【汉字释义】允
简单释义:
允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为以”(呂)字,下为儿”(人)字。以是任用,用人不贰就是允”。本义诚信)
同本义
允,信也。--《说文》
允,信也;允,诚也。--《尔雅》
众允。--《易·晋》
允恭克让。--《书·尧典》
允也天子。--《诗·商颂·长发》
命汝作纳言,风夜出纳联命,惟允。--《方言》
又如允元(信任仁厚之人);允直(诚实正真);允忠(忠信)
公平
祖父经,为郡县狱吏,案法平允,务存宽恕。--《后汉书》
又如允正(允当平正);允切(切当);允衷(恰 当);允情(合乎情理);允帖(妥贴,妥当)
允
答
允yǔn
⒈认可,答应~许。应~。
⒉公平,得当公~。平~。
⒊诚实,真实惟~。
详细解释:允 yun 部首 儿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4允
allow; permit; fair; just;
允
yǔn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为以”(呂)字,下为儿”(人)字。以是任用,用人不贰就是允”。本义诚信)
(2)
同本义 [sincere]
允,信也。--《说文》
允,信也;允,诚也。--《尔雅》
众允。--《易·晋》
允恭克让。--《书·尧典》
允也天子。--《诗·商颂·长发》
命汝作纳言,风夜出纳联命,惟允。--《方言》
(3)
又如允元(信任仁厚之人);允直(诚实正真);允忠(忠信)
(4)
公平 [fair]
祖父经,为郡县狱吏,案法平允,务存宽恕。--《后汉书》
(5)
又如允正(允当平正);允切(切当);允衷(恰 当);允情(合乎情理);允帖(妥贴,妥当)
允
yǔn
(1)
答应,许可 [allow;permit]
慰留不允。--清·张廷玉《明史》
(2)
又如允帖(旧时男家向女家求婚,女家表示同意的帖子);允从(允诺,依从)
(3)
符合 [accord with]。如允合(符合);允符(符合);允值(相符,相当)
(4)
使人信服;受人敬重 [believe;respect]
你吃我这杯酒,应允我的话,我才起来。--《儒林外史》
(5)
又如允孚(得人心,使人信服);允赖(信赖,依靠)
(6)
用,使用 [use]
允厘百工。--《书·尧典》
允
yǔn
(1)
确实,果真 [indeed]
度其夕阳,豳居允荒。--《诗·大雅·公刘》
(2)
又如允袭(确实相合);允臧(确实好;完善);允迪(认真履践或遵循)
允承
yǔnchéng
[promise or give assent to a reconciliation] 允许,答应承担
允当
yǔndàng
[suitable;proper] 平允;适当
褒贬自宜允当
允诺
yǔnnuò
[promise;consent;undertake] 允许;同意
欣然允诺
允许
yǔnxǔ
[permit;allow] 答应;同意
请允许我向你棕
允准
yǔnzhǔn
[permit] 准许;同意
允准请求
允
yǔn ㄩㄣˇ
(1)
答应,认可~许。~诺。不~。
(2)
公平得当~当。公~。
(3)
信,实~恭克让(诚信,谦逊能够忍让)。
郑码zsrd,u5141,gbkd4ca
笔画数4,部首儿厶,笔顺编号5435
展开阅读
允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恒
简单释义:
恒
(会意。金文,从心,从月,从二。二”,表示天地。本义永久,永恒)
同本义
恒,常也。--《说文》
恒者,久也。--《易·序卦传》
恒,德之固也。--《易·系辞下传》
无恒安处。--《诗·小雅·小明》
以求其恒。--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又如恒牙(恒齿。永久齿);恒风(持续吹佛的风);恒舞(历时长而不中断的舞);恒制(长久不变的法则)
寻常;普通
形貌奇伟,骨体不恒。--《三国志·吴主传》
人恒状。--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又如恒态(常态);恒恣(经常的状态);恒情(常情);恒品
恒(恒)héng
⒈经常,常常,一般~言。~态。蜀(四川)之南,~雨少日。
⒉永久,持久~久。有~心。永~。持之以~。
⒊
恒gèng 1.月上弦之貌。 2.周遍。 3.通"亘"。绵延;连续。
详细解释:恒 heng 部首 忄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9恒
constant; lasting; permanent; usual;
恒
(1)
恆
héng
(2)
(会意。金文,从心,从月,从二。二”,表示天地。本义永久,永恒)
(3)
同本义 [lasting;permanent]
恒,常也。--《说文》
恒者,久也。--《易·序卦传》
恒,德之固也。--《易·系辞下传》
无恒安处。--《诗·小雅·小明》
以求其恒。--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4)
又如恒牙(恒齿。永久齿);恒风(持续吹佛的风);恒舞(历时长而不中断的舞);恒制(长久不变的法则)
(5)
寻常;普通 [constant;common]
形貌奇伟,骨体不恒。--《三国志·吴主传》
人恒状。--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6)
又如恒态(常态);恒恣(经常的状态);恒情(常情);恒品(常类;常物);恒士(常人,平凡的人);恒常(正常的规律);恒医(普通的医生);恒言(常用的言语)
恒
héng
〈名〉
(1)
恒心,持之以恒的决心 [perseverance]。如有恒
(2)
规律;法则 [law]。如恒式(常规;常法);恒典(常典;常制);恒例(常规,惯例);恒规(常规)
(3)
即恒山 [hengshan mountain]。古山名,在今河北省曲阳西北与山西接壤处。五岳中的北岳
五岳华、岱、恒、衡、嵩。--张华《博物志》
恒
(1)
恆
héng
〈副〉
(2)
经常,常常 [always]
人恒过。--《孟子·告子下》
国恒亡。
恒答言见。--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3)
又如恒谈(常谈);恒常(常常;经常)
恒产
héngchǎn
[fixed property of family] 指家庭固定的产业,土地、田园、房屋等
无恒产而有恒心。--《孟子·梁惠王上》
则无恒产。
恒齿
héngchǐ
[permanent tooth] 哺乳动物的第二套牙齿,在乳牙之后出现,典型的恒齿一直存留到老年。人类的恒齿共32颗,上下颌各有4颗切齿、2颗犬齿、10颗前臼齿和臼齿
恒等
héngděng
[identical] 完全相等的;产生或实现同一的--主要指逻辑命题和数学的方程与演算所表示、产生或实现的方面
恒定
héngdìng
[constant;stable] 永恒而稳定
不受力物体以恒定的速度运动
恒河
héng hé
[the ganges river] 印度北部大河。全长2506公里。有两条主要源流其中较长的阿勒格嫩达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楠达德维山以北约48公里处;另一主源帕吉勒提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麓的根戈德里冰穴。两河汇合后称恒河,在赫尔德瓦尔进入平原。注入孟加拉湾°河平原十分平坦,从德里到孟加拉湾长约1600公里,高差只有210米。平原面积78万平方公里,流域人口达3亿
恒河沙数
hénghé-shāshù
[countless like the sand of the ganges] 本为佛经用语°河,南亚大河,比喻数量多到像恒河里的沙子那样无法计算
恒河沙数蠃者。--[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恒量
héngliàng
[constant] 具有固定的或接近固定的价值的抽象数目或物理的尺寸数
恒心
héngxīn
(1)
[perserverance]∶持之以恒的毅力;坚持达到目的或执行某项计划的决心
你要是没有恒心可学不好
(2)
[constancy of purpose]∶持久不变的意志
(3)
[be good and honest]∶指人所常有的善良本心
有恒心者。--《孟子·梁惠王上》
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
恒星
héngxīng
[star] 自身能发出光和热的星体。以前认为这些星体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起名叫恒星。其实,任何恒星也都在运动中,只是由于距离地球太远,不容易到它们位置的变化
恒性
héngxìng
[constance] 坚定、持久的劲头
他这个人干事很有恒性
恒
héng ㄏㄥˊ
(1)
持久~心。~久。~定。~齿。永~。~星。~温。
(2)
经常的,普通的~言。
(3)
姓。
郑码ubk,u6052,gbkbae3
笔画数9,部首忄,笔顺编号442125111
展开阅读
恒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