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递
简单释义:
递
(形声。从辵,虒声。本义轮流;交替)
同本义
递,更易也。--《说文》
国之递甚也。--《战国策·齐策六》
二八侍宿射递代些。--《楚辞·招魂》
诈术递用。--《吕氏春秋·先巳》
合场递进。--傅毅《舞赋》
日月递炤(照)。--《荀子·天论》
又如递嬗(不断地更迭、变化);递代(互相替换);递衣(轮流换穿同一件衣服);递兴(交替兴起);递迁(更易变化)
传;传送
递 dì
①传送;传递;投~、~眼色。
②顺次~补、~增。
【递补】顺次补充。
【递减】一次比一次减少。
【递减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面一项的数列。称递减数列。如1,1/2,1/3,…,1/n,…。其中,n是自然数。
【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的句子,后一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分句更进一层。如"他不但会干,而且干得很好"。
【递进句群】表示递进关系的句群。它与递进复句相同的是都表示递进关系,而不同的是它的前一分句或后一分句不是单句,而是由一组单句紧密结合起来表达一个中心意思的
句群。
【递推公式】通过初始的条件,可以初步推出所需要的结论的公式。
【递增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面一项的数列。如1,2,3,…,n,…。又称上升数列。
【递质】〈医〉指神经末梢兴奋时释放的某种特殊化学物质。它可以使效应器官发生反应,如腺体分泌,也可以使突触后神经原兴奋或抑制。如乙酰胆碱。又称介质。
递shì 1.通"适"。适宜。 2.通"逝"。往;去。
递dài 1.围绕。
详细解释:递 di 部首 辶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0递
give; hand over; pass; in the proper order; successively;
递
(1)
遞
dì
(2)
(形声。从辵(chuò),虒(sī)声。本义轮流;交替)
(3)
同本义 [take turns;do sth.in turn]
递,更易也。--《说文》
国之递甚也。--《战国策·齐策六》
二八侍宿射递代些。--《楚辞·招魂》
诈术递用。--《吕氏春秋·先巳》
合场递进。--傅毅《舞赋》
日月递炤(照)。--《荀子·天论》
(4)
又如递嬗(不断地更迭、变化);递代(互相替换);递衣(轮流换穿同一件衣服);递兴(交替兴起);递迁(更易变化)
(5)
传;传送 [pass;hand over;transmit]。如恭敬地递上;递钟(传杯,把盏);递传帖(递送帖子);递局(递眼色;示意);递夫(古代在驿站间运送官方货物的役仆);递铺(传送官方文书或货物的驿站);递禀(向上级呈关报告);递盏(传杯饮酒);递盗(转移偷盗之物)
(6)
特指通过驿站传递公文、货物等 [deliver]
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宋·沈括《梦溪笔谈》
(7)
如递运(转运;驿站运输)
(8)
押送 [escort]。如递解还乡(押送犯人返回原籍);递发(挥送);递流(放逐)
递
(1)
遞
dì
(2)
顺次地;一个一个地 [in proper order;successively]
向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唐·杜牧《阿房宫赋》
(3)
如递加;递减;递相(顺次,一个接一个,各自);递转(依次转动);递演(逐步演变);递毁(依次毁废);递化(顺次改变);递日(一日接一日)
递
(1)
遞
dì
(2)
驿站 [post]。如递铺(驿站,邮局);递卒(驿站的役卒);递角(邮包)
(3)
驿车;驿马 [post carriage]
黄衣小使录姓名,领出长安乘递行。--唐·白居易《缚戎人》
递补
dìbǔ
[fill vacancies in the proper order] 顺次补充
递归,递推
dìguī,dìtuī
[recursion] 按照某一包含有限步数的法则或公式对一个或多个前面的元素进行运算,以确定一系列元素(如数或函数)的方法
递加
dìjiā
[increase by degress;increase successively] 一次比一次增加
递减
dìjiǎn
[decrease by degress;decrease successively] 依次减少
递降
dìjiàng
[descend step by step] 一次比一次降低
递交
dìjiāo
(1)
[present]∶正式当面交给
递交国书
(2)
[submit]
(3)
呈送上去供考虑、研究或决定
递交辞职报告
(4)
将现存东西送去以便于使用、研究
将手稿递交出版社
递解
dìjiè
[escort(a criminal)from one place toanother] 旧指把犯人押解远地且由沿途各地官衙依次派人押送
递进
dìjìn
[go forward one by one] 程度依次加深逐步前进
递嬗
dìshàn
[change in succession] 依次更替,逐步演变
新旧更嬗
递升
dìshēng
[ascend successively] 顺次提升
递送
dìsòng
(1)
[send]∶经由传达信息的手段(如邮件或电报)送发
递送情报
(2)
[deliver]∶投递
递送信件
递条子
dì tiáozi
[send a brief informal note] 喻指利用职权或私人关系写短信示意别人给予照顾
递眼色
dì yǎnsè
[give message by a wink] 用眼色给人提示、暗示或给信号
看见他递眼色,她就回屋去了
递增
dìzēng
[increase by degress] 依次增加
产量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十五
递
(遞)
dì ㄉㄧ╝
(1)
传送,传达传~。投~。~送。~交。~眼色(以目示意)。呈~国书。
(2)
顺着次序~补。~变。~增。~减。~升。~降(jiàng)。
(3)
古代指驿车。
郑码wuyz,u9012,gbkb5dd
笔画数10,部首辶,笔顺编号4351523454
展开阅读
递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刚
简单释义:
刚
(形声。从刀,冈声。本义坚硬)
同本义
刚,坚也。--《增韵》
刚,彊断也。--《说文》
挢然刚折。--《荀子·臣道》
断之以刚。--《左传·昭公六年》
柔则茹之,刚则吐之。--《诗经·焌民》
又如刚巨(坚硬锐利的爪);刚条(坚硬的树枝);刚木(木质坚硬的树木);刚土(硬土)
坚强
刚,强也。--《广韵》
柔弱胜刚强。--《老子》
刚而塞。--《书·皋谟》
吾未见刚者。--《论语·公冶长》
强者必刚斗其意。--《商君书·立本》
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韩非子·十过》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刚(剛)gāng
⒈坚硬,坚定,坚强跟"柔"相对~正。~毅。~强。以柔克~。
⒉副词。才,方才~才。她~走。
⒊副词。正好,恰好~好。~ ~合适。
⒋
详细解释:刚 gang 部首 刂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6刚
exactly;immediately;just;strong;firm;freshness;
刚刚;刚才;
柔;
刚
(1)
剛
gāng
(2)
(形声。从刀,冈声。本义坚硬)
(3)
同本义 [hard]
刚,坚也。--《增韵》
刚,彊断也。--《说文》
挢然刚折。--《荀子·臣道》
断之以刚。--《左传·昭公六年》
柔则茹之,刚则吐之。--《诗经·焌民》
(4)
又如刚巨(坚硬锐利的爪);刚条(坚硬的树枝);刚木(木质坚硬的树木);刚土(硬土)
(5)
坚强 [firm]
刚,强也。--《广韵》
柔弱胜刚强。--《老子》
刚而塞。--《书·皋谟》
吾未见刚者。--《论语·公冶长》
强者必刚斗其意。--《商君书·立本》
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韩非子·十过》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
(6)
又如刚明(严明);刚绠(刚强正直);刚气儿(刚强的气质);刚傲(刚强傲岸);刚猛(刚强勇猛)
(7)
刚正,刚直方正 [upright]
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明史·海瑞传》
祭彤武节刚方,动用安重。--《后汉书·祭彤传》论
(8)
又如刚特(刚正而不随流俗);刚峭(刚正严峻);刚亮(刚正信实);刚方(刚直方正)
(9)
倔强固执 [forward]
性刚愎,好自用。--《金史·赤盏合喜传》
(10)
又如刚戾(固执凶暴;不讲道理);刚褊(固执而气量狭小);刚求(强求);刚隘(刚愎褊急);刚狠(刚愎)
(11)
刚直 [outspoken and upright]
然而刚肠激发,不遑辞候,惊扰宫中,复忤宾客。--唐·李朝威《柳毅传》
允性刚棱疾恶。--《后汉书·王允传》
(12)
又如刚硬(刚直倔犟);刚棱(刚直而有锋芒);刚折(刚直不阿);刚切(刚直恳切)
(13)
年富力强,坚强有力 [firm and powerful]。如刚捷(刚健敏捷);刚武(刚健勇武)
刚
(1)
剛
gāng
(2)
表示行为、动作只及于某个范围,相当于仅仅”、只” [barely]。如这山洞刚能容一人进去;刚强(偏偏,偏要)
(3)
表示事物正好达到某种程度,有不多不少”的意思,相当于恰好” [just right]。如水刚剩下一杯了
(4)
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之前,相当于刚才” [just now]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叫明月送将来。--宋·苏轼《花影》
(5)
又如战斗刚结束;刚然(刚,刚刚);刚子(刚只。刚刚,刚才)
(6)
用在复句里,后面用就”等相呼应,表示两件事紧接着进行 [as soon as]。如刚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
刚愎
gāngbì
(1)
[headstrong]∶倔强执拗,固执己见
其佐先縠,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左传·宣公十二年》
(2)
[opinionated]∶反对正确、合理、恰当或公认事物的性格与意向
刚愎自用
gāngbì-zìyòng
(1)
[be obstinate and self-opinionated]∶固执己见,对阻止、劝告或建议不耐烦
由于他这个人过度任性,刚愎自用
(2)
[opinionated]∶固执地反对正确、合理、恰当或公认事物的性格与意向
李自成不是刚愎自用的人,他对于明室的待遇也非常宽大--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刚才
gāngcái
[just a short while ago;a moment ago;just now] 指刚过去不久的时间
他刚才吃了药,现在睡着了
她猛然想起来了,刚才她看见那登记表上,还有前街上黄有才的名字。--《党员登记表》
刚度
gāngdù
[rigidity,stiffness,inflexibility] 机件或结构物在受载时抵抗变形的能力
刚刚
gānggāng
(1)
[just now;a moment ago]∶仅仅非常短的时间以前;刚才
刚刚出版
刚刚来到这儿
(2)
[only;just]∶恰恰好
不多不少,刚刚十斤
刚刚走到山脚,突然听到山上响了一枪。--《党员登记表》
刚好,刚巧
gānghǎo,gāngqiǎo
(1)
[it so happened that;happen to]∶恰巧,正合适
他进来时,刚好十点正
(2)
[only;just]∶正巧
他今年刚好七岁
他在我家刚好住了一个月
刚健
gāngjiàn
[robust;energetic;vigorous] 指性格、风格、姿态等坚强有力;壮健
我们都以为应该来扶植一点刚健质朴的文艺。--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刚劲
gāngjìng
[sturdy;bold;vigorous] 强劲有力
笔力刚劲
刚烈
gāngliè
[be fiery and forthright] 刚强、贞烈
禀性刚烈
刚毛
gāngmáo
[bristle] 长在人或动物身上的硬毛,如猪鬃
刚强
gāngqiáng
[strong;staunch;firm] 意志性格等坚强、不在恶势力前低头、不畏艰难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刚巧
gāngqiǎo
[happen to;it so happened that] 正好碰上,正巧(他刚巧也要去那儿,你们就一块吧)
刚柔相济
gāngróu-xiāngjì
[temper force with grace;the strong and weak mutually assist each other] 刚烈与柔顺相互弥补,柔硬兼施,恩威并用
凡为将者,当以刚柔相济,不可徒恃其勇。--罗贯中《三国演义》
刚体
gāngtǐ
[rigid body] 一种理想固体,它的尺寸和形状完全是固定的,当施加外力时,仍保持不变
刚性
gāngxìng
[stiffness] [物体]坚硬不易变形的性质
刚性
gāngxìng
[strong character] 刚强不屈的性格
一个男子汉应该有刚性
刚毅
gāngyì
[be resolute and steadfast] 刚强坚毅
罗盛教闭着眼,抿着嘴,嘴角微微下弯,显出一种刚毅的神色。--《罗盛教》
刚硬
gāngyìng
(1)
[firm]∶刚强
性格刚硬
(2)
[strong]∶强硬
刚硬的口气
(3)
[solid]∶坚硬
刚硬的工具
刚玉
gāngyù
[aluminium oxide;corundum] 刚石
刚正
gāngzhèng
[principled;honourable;upright] 为人刚强正直
他具有公认的高风亮节和刚正无邪品德
刚正廉洁
刚正不阿
gāngzhèng-bù ē
[be upright and never stooping to flattery] 为人刚直公正,不逢迎趋附
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聊斋志异·一官员》
刚直
gāngzhí
[be upright and outspoken] 刚强正直
您是那样满怀激情地给我讲汉朝的范滂如何刚直不阿,挺身就险。--《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刚
(剛)
gāng ㄍㄤˉ
(1)
硬,坚强,与柔”相对~强。~直。~烈。~劲(姿态、风格等挺拔有力)。~健。~毅。~决。~正不阿(ē)。~愎自用。
(2)
恰好,恰巧~~(a.恰好;b.才)。~好。
(3)
才~才。~来就走。
(4)
姓。
郑码ldkd,u521a,gbkb8d5
笔画数6,部首刂,笔顺编号253422
展开阅读
刚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