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春秋·佚名《烝民》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羡咎繇兮建典谟,懿风后兮受瑞图
两汉·王逸《九思》
芳懿懿而终败兮,名靡散而不彰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
宋代·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神女赋》
含然诺其不分兮,喟扬音而哀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月赋》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亲懿莫从,羇孤递进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七发》
”太子曰:“诺
两汉·枚乘《七发》
诚不必悔,决绝以诺;贞信之色,形于金石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公曰:“诺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六节》
礼曰:‘父召无诺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民之秉夷,好是懿德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