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梓
简单释义:
梓
(形声。从木,宰省声。本义木名,即梓树)
同本义
建筑及制作木器用
梓,楸也。--《说文》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诗·鄘风·定之方中》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又如美国梓;海地梓;四川梓
制作木器的人
攻木之工,轮、舆、弓、炉、匠、车、梓。--《周礼·考工记》
又如梓人(古代木工的一种);梓匠(两种木工。梓,梓人,造器具;匠,匠人
梓zǐ
⒈
⒉雕版、刻制木板供作印刷的版~版。付~。
⒊称故乡~里。桑~。
详细解释:梓 zi 部首 木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1梓
catalpa;
梓
zǐ
(1)
(形声。从木,宰省声。本义木名,即梓树)
(2)
同本义 [chinese catalpa]。一种原产中国的梓树属落叶乔木,高6╠9米,叶对生,宽卵形,先端尖。大的圆锥花序,顶生,黄白色,略带紫色斑点,蒴果长丝状,种子扁平,木材可供建筑及制作木器用
梓,楸也。--《说文》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诗·鄘风·定之方中》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3)
又如美国梓;海地梓;四川梓
(4)
制作木器的人 [woodworker]
攻木之工,轮、舆、弓、炉、匠、车、梓。--《周礼·考工记》
(5)
又如梓人(古代木工的一种);梓匠(两种木工。梓,梓人,造器具;匠,匠人,主建筑);梓师(古代梓人之长);梓器(木工所制的器具)
(6)
雕刻印书的木版 [printing blocks]
闻以华严合论梓行,此希有功德也。--张居正《答奉常陆五台书》
(7)
又如梓人(指印刷业的刻版工人);梓行(刻版印行);梓刻(雕版,表示书将印行)
(8)
故乡的代称。桑梓的简称 [native place] 因为古代宅旁常栽的树,是梓和桑
吾不爱锦衣,荣归夸梓里。--刘迎《题刘德文戏彩堂》
(9)
如梓里(故乡);梓乡(故乡)
(10)
姓
梓
zǐ
(1)
刻板,付印 [print]
故归梓删去。--宋应星《天工开物序》
(2)
又
其友涂伯聚为之梓行。
(3)
又如付梓(付印)
梓里
zǐlǐ
[native place] 指故乡
荣归夸梓里。--刘迎《题刘德文戏彩堂》
梓童
zǐtóng
[empress] 皇帝对皇后的称呼(多见于旧小说、戏曲)
梓
zǐ ㄗˇ
(1)
落叶乔木。木材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器(棺材)。~宫(皇帝的棺材)。
(2)
治木器~人(古代制造器具的木工)。~匠。
(3)
木头雕刻成印刷用的木板付~(把稿件交付排印)。~行(xíng)。
(4)
指故里~里。桑~。
(5)
姓。
郑码fse,u6893,gbke8f7
笔画数11,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4143112
展开阅读
梓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陆
简单释义:
陆liu
数目字六”的大写
陆lu
(会意。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从坴(鑬??),土块很大。坴”亦兼表字音。本义陆地,高而平的地方)
同本义
陆,高平地。--《说文》
鸿渐于陆。--《易·渐卦》
陵阜陆墐。--《国语·齐语》
陵衍平陆。--《穆天子传》三
水陆草木。--宋·周敦颐《爱莲说》
水陆俱下。--《资治通鉴》
又
水陆并进。
又如大陆(广大的陆地);水陆(水面和陆地上);陆毛(陆地之所产。指兽类);陆田(旱田。对水田而言);陆径(即陆路);陆船(即旱船。船形的花车)
路;道
陆(陸)liù
⒈"六"的大写。
陆(陸)lù
⒈高出水面的土地~地。~路。登~。
⒉
⒊
详细解释:陆 lu 部首 阝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7陆
triphibian;
陆2
(1)
陸
lù
(2)
(会意。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从坴(lù),土块很大。坴”亦兼表字音。本义陆地,高而平的地方)
(3)
同本义 [land]
陆,高平地。--《说文》
鸿渐于陆。--《易·渐卦》
陵阜陆墐。--《国语·齐语》
陵衍平陆。--《穆天子传》三
水陆草木。--宋·周敦颐《爱莲说》
水陆俱下。--《资治通鉴》
(4)
又
水陆并进。
(5)
又如大陆(广大的陆地);水陆(水面和陆地上);陆毛(陆地之所产。指兽类);陆田(旱田。对水田而言);陆径(即陆路);陆船(即旱船。船形的花车)
(6)
路;道 [road]
复陆重阁,转石成雷。--张衡《西京赋》
(7)
陆路 [land route]
运盐之法,凡行百里,陆运斤四钱,船运近一钱。--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一》
(8)
又如水陆兼程;水陆交通
(9)
西汉侯国名 [lu state],在今山东省寿光县东
(10)
象声词。如陆陆(状声词。形容辘轳沿着绳索下降的声音)
(11)
姓。如陆费(复姓)
陆
(1)
陸
lù
(2)
通碌”。平凡 [ordinary]。如陆陆(很平凡的样子。同碌碌”)
陆
(1)
陸
lù
(2)
通踛”。跳跃 [jump; spring]
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庄子·马蹄》
(3)
卸;摘 [unload;pick]
一边就摘了帽子,陆了网子,脱了布衫子。--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
(4)
通虏”。掳掠 [loot;pillage]
会公孙瓒师旅南驰,陆掠北境。--《后汉书·袁绍传》
另见liù
陆沉
lùchén
(1)
[land sinks]∶陆地沉没
(2)
[perishing of territory]∶比喻国土沦丧,也比喻隐居
陆沉于俗
陆稻
lùdào
[upland rice;dryland rice] 不用灌溉也能生长(如在高雨量地区)的水稻
陆地
lùdì
[land;drylamd] 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与海洋的水域形成对照
航行到看不见陆地了
陆风
lùfēng
[land breeze] 通常在夜晚自降冷更快的陆地吹向海面的微风
陆贾、郦生
lù jiǎ,lì shēng
[lu jia,li sheng] 汉代有名的辩士。陆贾,楚人,汉初曾随高祖定天下,常出使诸侯做说客。郦生,就是郦食其,秦汉之际多次给刘邦献计,后说齐王田广归汉
陆九渊
lù jiǔyuān
[lu jiuyuan] (1139╠1193) 与朱熹齐名的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曾结庐讲学于象山(今江西贵溪县南),学者称象山先生。著作有《陆象山语录》、《象山先生全集》等
陆架
lùjià
[continental shelf] 见大陆架”
陆军
lùjūn
[ground force; army] 在陆地上作战的军队。是军种之一。一般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学兵等兵种
陆离
lùlí
[weirdly colorful; weirdly beautiful] 形容色彩绚丽繁杂
光怪陆离
带长铗之陆离兮。--《楚辞·屈原·涉江》
陆路
lùlù
[land route] 陆地上的交通道路
陆桥
lùqiáo
[land bridge] 连接两块大陆的陆地,如地质史上的连接亚洲和北美洲的陆地,和现在连接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巴拿马地峡
陆上
lùshàng
[on land] 生长在陆地上或生活、活动在陆地上
陆上动物
陆上鸟类
陆上旅行
陆续
lùxù
[constantly;continually;all the time;one after another; in succession] 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
散会后,大家陆续回去了
方陆续退出。--《广东军务记》
陆游
lù yóu
[lu you] (1125╠1210) 南宋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字务观,别号放翁。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清新圆润,自成一家,且多是抒发爱国主义的诗作。以爱蜀中风土,题其诗集曰《剑南诗稿》,后世称为剑南派”。他一生中共作了九千多首诗词,在中国文学历史实属罕见,是一位多产作家。共著有《入蜀记》、《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等著作
陆运
lùyùn
[land transportation; land carriage] 陆地上交通运输
陆1
(陸)
lù ㄌㄨ╝
(1)
高出水面的土地~地。大~。
(2)
随从的样子~~续续。
(3)
跳跃……翘足而~,此马之真性也”。
(4)
姓。
〔~离〕a.色彩繁杂,如斑驳~~”;b.长(cháng),如带长铗之~~兮,冠切云之崔嵬”。
郑码ybzi,u9646,gbkc2bd
笔画数7,部首阝,笔顺编号5211252
展开阅读
陆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