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先秦·屈原《九歌》
音乐博衍无终极兮,焉乃逝以徘徊
先秦·屈原《远游》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先秦·屈原《天问》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先秦·屈原《天问》
洪泉极深,何以窴之
先秦·屈原《天问》
璜台十成,谁所极焉
先秦·屈原《天问》
成汤东巡,有莘爰极
先秦·屈原《天问》
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
先秦·屈原《九歌》
河伯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灵何惟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先秦·屈原《九歌》
私自怜兮何极
先秦·宋玉《九辩》
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
先秦·宋玉《九辩》
独悲愁其伤人兮,冯郁郁其何极
先秦·宋玉《九辩》
霰雪雰糅其增加兮,乃知遭命之将至
先秦·宋玉《九辩》
莽洋洋而无极兮,忽翱翔之焉薄
先秦·宋玉《九辩》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先秦·屈原《离骚》
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先秦·屈原《离骚》
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
先秦·屈原《离骚》
吾使厉神占之兮,曰有志极而无旁
先秦·屈原《九章》
同极而异路兮,又何以为此援也
先秦·屈原《九章》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先秦·屈原《九章》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
先秦·屈原《九章》
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
先秦·屈原《九章》
夫何极而不至兮,故远闻而难亏
先秦·屈原《九章》
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水之相击
先秦·屈原《九章》
彷徉无所倚,广大无所极些
先秦·屈原《招魂》
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
先秦·屈原《招魂》
人有所极,同心赋些
先秦·屈原《招魂》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先秦·屈原《招魂》
盈北极只
先秦·屈原《大招》
四上竞气,极声变只
先秦·屈原《大招》
诸侯毕极,立九卿只
先秦·屈原《大招》
攀北极而一息兮,吸沆瀣以充虚
两汉·贾谊《惜誓》
乐穷极而不厌兮,愿从容虖神明
两汉·贾谊《惜誓》
循四极而回周兮,见盛德而後下
两汉·贾谊《惜誓》
骋骐骥于中庭兮,焉能极夫远道
先秦·庄忌《哀时命》
独冤抑而无极兮,伤精神而寿夭
两汉·东方朔《七谏》
驾蹇驴而无策兮,又何路之能极
两汉·东方朔《七谏》
独便悁而怀毒兮,愁郁郁之焉极
两汉·东方朔《七谏》
匡机极运兮不中,来将屈兮困穷
两汉·王褒《九怀》
宣游兮列宿,顺极兮彷徉
两汉·王褒《九怀》
周八极兮历九州,求轩辕兮索重华
两汉·王逸《九思》
愍余命兮遭六极,委玉质兮於泥涂
两汉·王逸《九思》
霜雪兮漼溰,冰冻兮洛泽
两汉·王逸《九思》
冬夜兮陶陶,雨雪兮冥冥
两汉·王逸《九思》
棹舟杭以横濿兮,济湘流而南极
两汉·刘向《九叹》
引日月以指极兮,少须臾而释思
两汉·刘向《九叹》
谗人諓諓孰可愬兮,征夫罔极谁可语兮
两汉·刘向《九叹》
徵九神于回极兮,建虹采以招指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春秋·佚名《北风》
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无自暱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
春秋·佚名《菀柳》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春秋·佚名《崧高》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菲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
春秋·佚名《思文》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代·柳宗元《江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唐代·祖咏《终南望余雪》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唐代·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唐代·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唐代·崔涂《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唐代·卢纶《李端公 / 送李端》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唐代·杜甫《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唐代·杜甫《阁夜》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唐代·杜甫《登楼》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唐代·杜甫《野望》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唐代·杜甫《野望》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唐代·祖咏《望蓟门》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唐代·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唐代·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唐代·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唐代·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唐代·李商隐《韩碑》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唐代·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唐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唐代·杜甫《古柏行》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唐代·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
唐代·杜甫《寄韩谏议 / 寄韩谏议注》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唐代·王维《老将行》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唐代·李白《将进酒》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唐代·李颀《古从军行》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唐代·杜甫《哀王孙》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唐代·杜甫《丽人行》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唐代·杜甫《哀江头》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唐代·高适《燕歌行》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唐代·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宋代·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宋代·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怨极弦能说
宋代·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宋代·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斜阳冉冉春无极
宋代·周邦彦《兰陵王·柳》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宋代·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
宋代·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宋代·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
宋代·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宋代·韩元吉《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
宋代·贺铸《子夜歌·三更月》
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宋代·贺铸《子夜歌·三更月》
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宋代·张炎《解连环·孤雁》
江南江北雪漫漫
宋代·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宋代·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乍雪晴犹凛
宋代·陆游《清商怨·葭萌驿作》
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
宋代·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燕塞雪,片片大如拳
宋代·None《望江南·燕塞雪》
春睡起,积雪满燕山
宋代·金德淑《望江南·春睡起》
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馀满地梨花雪
宋代·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朝京道上风和雪
宋代·刘辰翁《忆秦娥·中斋上元客散感旧》
风和雪
宋代·刘辰翁《忆秦娥·中斋上元客散感旧》
今宵独钓南溪雪
宋代·洪适《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
宋代·孔夷《南浦·旅怀》
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销肌雪
宋代·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
宋代·周密《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
宋代·周密《玉京秋·烟水阔》
正柳腴花瘦,绿云冉冉,红雪霏霏
宋代·None《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洛神赋》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阿房宫赋》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别赋》
辽水无极,雁山参云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神女赋》
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其状峨峨,何可极言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墨池记》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典故出处】《登楼赋》
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两汉·王粲《登楼赋》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
两汉·王粲《登楼赋》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书幽芳亭记》
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典故出处】《鵩鸟赋》
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命不可说兮,孰知其极
两汉·贾谊《鵩鸟赋》
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典故出处】《吊屈原赋》
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典故出处】《月赋》
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祇雪凝,圆灵水镜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虎丘记》
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夫泰极剖判,造化权舆
魏晋·左思《三都赋》
而子大夫之贤者,尚弗曾庶翼等威,附丽皇极
魏晋·左思《三都赋》
尔其疆域,则旁极齐秦,结凑冀道
魏晋·左思《三都赋》
造文昌之广殿,极栋宇之弘规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八极可围於寸眸,万物可齐於一朝
魏晋·左思《三都赋》
壹八方而混同,极风采之异观
魏晋·左思《三都赋》
出乎大荒之中,行乎东极之外
魏晋·左思《三都赋》
穷性极形,盈虚自然
魏晋·左思《三都赋》
绿叶翠茎,冒霜停雪
魏晋·左思《三都赋》
穷陆饮木,极沈水居
魏晋·左思《三都赋》
倜傥之极异,誳诡之殊事,藏理於终古,而未寤於前觉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李夫人赋》
念穷极之不还兮,惟幼眇之相羊
两汉·刘彻《李夫人赋》
【典故出处】《雪赋》
俄而微霰零,密雪下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曰:臣闻雪宫建于东国,雪山峙于西域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霰淅沥而先集,雪纷糅而遂多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践霜雪之交积,怜枝叶之相违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于是乃作而赋积雪之歌,歌曰:携佳人兮披重幄,援绮衾兮坐芳褥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又续写而为白雪之歌,歌曰:曲既扬兮酒既陈,朱颜酡兮思自亲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君宁见阶上之白雪,岂鲜耀于阳春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未若兹雪,因时兴灭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龟言此地之寒,鹤讶今年之雪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不雪雁门之踦,先念鸿陆之远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七发》
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邪气袭逆,中若节轖
两汉·枚乘《七发》
冬则烈风漂霰、飞雪之所激也,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两汉·枚乘《七发》
小飰大歠,如汤沃雪
两汉·枚乘《七发》
于是使博辩之士,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比物属事,离辞连类
两汉·枚乘《七发》
梧桐、并闾,极望成林
两汉·枚乘《七发》
于是极犬马之才,困野兽之足,穷相御之智巧,恐虎豹,慑鸷鸟
两汉·枚乘《七发》
虹洞兮苍天,极虑乎崖涘
两汉·枚乘《七发》
横暴之极,鱼鳖失势,颠倒偃侧,沋沋湲湲,蒲伏连延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数极自然变化,非是故相反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逐贫赋》
礼薄义弊,相与群聚,惆怅失志,呼贫与语:“汝在六极,投弃荒遐
两汉·扬雄《逐贫赋》
长与汝居,终无厌极
两汉·扬雄《逐贫赋》
【典故出处】《剑阁铭》
穷地之险,极路之峻
魏晋·张载《剑阁铭》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道,遂陟椒极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北征赋》
飞云雾之杳杳,涉积雪之皑皑
两汉·班彪《北征赋》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风起云落,即冻飘山,以故霜雪常积也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述行赋》
并日夜而遥思兮,宵不寐以极晨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
’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节》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三节》
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三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春秋·曾子《第三章》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春秋·曾子《第六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春秋·子思《第三章》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春秋·子思《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