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春秋·佚名《柏舟》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春秋·佚名《柏舟》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
先秦·屈原《远游》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先秦·None《渔父》
退静默而莫余知兮,进号呼又莫吾闻
先秦·屈原《九章》
眴兮杳杳,孔静幽默
先秦·屈原《九章》
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
先秦·屈原《九章》
像设君室,静闲安些
先秦·屈原《招魂》
天白颢颢,寒凝凝只
先秦·屈原《大招》
闲以静只
先秦·屈原《大招》
思忠登九灵兮游神,静女歌兮微晨
两汉·王褒《九怀》
欲静居兮自娱,心愁慼兮不能
两汉·王逸《九思》
叹曰:登山长望中心悲兮,菀彼青青泣如颓兮,留思北顾涕渐渐兮,折锐摧矜凝氾滥兮,念我茕茕魂谁求兮,仆夫慌悴散若流兮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唐代·刘长卿《听弹琴》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唐代·王昌龄《闺怨》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唐代·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唐代·王维《酬张少府》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唐代·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唐代·杜牧《旅宿》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唐代·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溪常道士》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唐代·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唐代·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唐代·卢纶《晚次鄂州》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唐代·韩翃《同题仙游观》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唐代·王维《青溪 / 过青溪水作》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唐代·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唐代·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唐代·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唐代·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唐代·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唐代·李颀《琴歌》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唐代·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唐代·韩愈《山石》
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唐代·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唐代·王维《桃源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唐代·李白《清平调·其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宋代·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宋代·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夜寂静,寒声碎
宋代·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应是夜寒凝
宋代·黄升《南乡子·冬夜》
此时凝睇
宋代·王禹偁《点绛唇·感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宋代·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
宋代·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短樯吟倚闲凝伫
宋代·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宋代·寇准《踏莎行·春暮》
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宋代·韩元吉《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柳摇台榭东风软,帘栊静,幽禽调舌
宋代·阮逸女《花心动·春词》
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
宋代·岳珂《满江红·小院深深》
官河水静阑干暖,徙倚斜阳怨晚秋
宋代·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枕席而卧,则清冷冷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洛神赋》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
魏晋·曹植《洛神赋》
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魏晋·曹植《洛神赋》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别赋》
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
南北朝·江淹《别赋》
春宫閟此青苔色,秋帐含此明月光,夏簟清兮昼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长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神女赋》
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
先秦·宋玉《神女赋》
澹清静其兮,性沉详而不烦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鵩鸟赋》
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乎若深渊止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典故出处】《月赋》
绿苔生阁,芳尘凝榭
南北朝·谢庄《月赋》
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祇雪凝,圆灵水镜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白露凝,微霜结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焦溪涸,汤谷凝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回散萦积之势,飞聚凝曜之奇,固展转而无穷,嗟难得而备知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若乃申娱玩之无已,夜幽静而多怀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玄阴凝不昧其洁,太阳不固其节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洞箫赋》
惟详察其素体兮,宜清静而弗喧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其妙声,则清静厌瘱,顺叙卑达,若孝子之事父也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逐贫赋》
我行尔动,我静尔休
两汉·扬雄《逐贫赋》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升望海墩,东向凝睇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东征赋》
清静少欲,师公绰兮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玄云黯以凝结兮,集零雨之溱溱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春秋·曾子《第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春秋·子思《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