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译
简单释义:
译
(形声。从言,瞘声。本义翻译,把一种语言文字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
同本义
译,传译四夷之言者。--《说文》
译,传也。--《方言十三》
北方曰译。--《礼记·王制》
重舌之人九译。--张衡《东京赋》
译者称西人。--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译欧西人之言。--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汉语被译成日语;译品(翻译的作品);译义(意译);译写(翻译写作);译经(翻译经典)
解释;阐述
夫圣人为天口,贤者为圣译。--《潜夫论》
通择”。选择
周道衰微,失爵亡邦,后嗣乖散,各
译yì
①翻译。把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
②指翻译人员。
③指语言不通的异域。
④阐述;诠释。
⑤变易,改变。如"译形借声"。
⑥通"绎"。寻绎。
⑦通"擇"。选择。
详细解释:译 yi 部首 讠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7译
interpret;translate;decrypt;
译
(1)
譯
yì
(2)
(形声。从言,瞘(yì)声。本义翻译,把一种语言文字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
(3)
同本义 [translate]
译,传译四夷之言者。--《说文》
译,传也。--《方言十三》
北方曰译。--《礼记·王制》
重舌之人九译。--张衡《东京赋》
译者称西人。--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译欧西人之言。--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汉语被译成日语;译品(翻译的作品);译义(意译);译写(翻译写作);译经(翻译经典)
(5)
解释;阐述 [explain]
夫圣人为天口,贤者为圣译。--《潜夫论》
(6)
通择”。选择 [choose;select]
周道衰微,失爵亡邦,后嗣乖散,各相土译居。--《隶释·汉孟郁修尧庙碑》
(7)
又如译居(择居)
译
(1)
譯
yì
(2)
翻译人员 [interpreter]
于是乃召越译,乃楚说之。--刘向《说苑》
(3)
又如译费(支付给翻译人员的钱);译界(翻译界);译员(翻译工作者)
(4)
异域 [foreign lands]
沧波伏忠信,译语辨讴谣。--唐·顾况《送从兄使新罗》
(5)
又如译语(异域的语言)
译本
yìběn
[translated version] 翻译的成果(作品)
译笔
yìbǐ
[quality or style of a translation] 指译文的文笔
译笔流畅
译电
yìdiàn
(1)
[encode;encipher]∶把文字译成电码
(2)
[decode;decipher]∶把电码译成文字
译稿
yìgǎo
[manuscript with another language translation] 将某种语言写成的稿子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的稿子
译码
yìmǎ
[decode;decipher] 把编成电码的电报从电码转换成普通语言
译名
yìmíng
[translated name] 翻译过来的名称
译谱
yìpǔ
[realize] 根据数字,低音写出或在键盘乐器上视奏出它的带有复杂装饰或不带复杂装饰的全部和声
译述
yìshù
[render freely] 指不严格按照原文翻译,而对原文的内容加以叙述
译文
yìwén
[translated text;translation] 翻译成的文字
译意风
yìyìfēng
[simultaneous translation installation] 翻译装置。翻译在隔音室内将讲演人或影片里的对白随时译成各种语言,听者可在座位上的耳机中选择能听懂的语言,多用于国际会议、电影院
译音
yìyīn
[transliteration] 将某种语言的词用另外一种语言与其发音相同或近似的词的音调表达,如tank”译成坦克”
译员
yìyuán
[interpreter;dragoman] 从事翻译的人,尤指口译人员
译者
yìzhě
[translator] 把一种语言或体系译成另一种的人
译制
yìzhì
[synchronizate;dub] 影片的翻译和制作
译制片
yìzhìpiàn
[dubbed film] 配有新声带的外国影片
译注
yìzhù
[translation and annotation] 通常指对古代文献的翻译和注释
古文译注
译著
yìzhù
[translation of works] 将用某种语言写成的著作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的著作
译作
yìzuò
[translation of books] 翻译的作品;译著
译
(譯)
yì ㄧ╝
把一种语言文字依照原义改变成另一种语言文字~本。~文。~注。~著。~制。~音。口~。笔~。意~。直~。翻~。
郑码sxbi,u8bd1,gbkd2eb
笔画数7,部首讠,笔顺编号4554112
展开阅读
译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肯
简单释义:
肯
(会意。小篆字形从肉,从冎省。本义着骨之肉) 同本义
肯,骨间肉肯肯着也。--《说文》。俗字误作肯。
技经肯綮之未尝。--《庄子·养生主》
又如肯綮
肯 〈动〉
假借为可”。表示应允,同意
太后不肯。--《战国策·赵策》
留为小吏,不肯。--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又如劝说了半天,他才肯了;肯认(认可,同意);肯可(赞成,同意);肯首(点头表示同意);肯酒(允婚酒。表示女方应允亲事)
愿意,心甘情愿、乐意
莫肯我顾。--《诗·魏风·硕鼠》
肯kěn
⒈愿意他~帮助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⒉同意,许可首~(点头同意)。
⒊贴附在骨头上的肉。
⒋
①正面承认~定优点,指出缺点。
②一定,无疑问答案是~定的。
③确定,明确~定明天走。~定可行。
详细解释:肯 ken 部首 月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08肯
agree; be willing to; consent;
肯
(1)
胓
kěn
(2)
(会意。小篆字形从肉,从冎(guǎ)省。本义着骨之肉) 同本义 [flesh attached to bone]
胓,骨间肉胓胓着也。--《说文》。俗字误作肯。
技经肯綮之未尝。--《庄子·养生主》
(3)
又如肯綮
肯
kěn
〈动〉
(1)
假借为可”。表示应允,同意 [agree;consent]
太后不肯。--《战国策·赵策》
留为小吏,不肯。--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2)
又如劝说了半天,他才肯了;肯认(认可,同意);肯可(赞成,同意);肯首(点头表示同意);肯酒(允婚酒。表示女方应允亲事)
(3)
愿意,心甘情愿、乐意 [be willing to;be ready to]
莫肯我顾。--《诗·魏风·硕鼠》
客肯为靖郭君末寡人乎。--《战国策·齐策》。注犹可也。”
不肯者,可以肯也。--《谷梁传·宣公三年》
秦王不肯击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明·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大将军仁慈不肯发令。--《广东军务记》
(4)
又如肯干;他肯吗?肯吃苦;肯心儿(心甘情愿);肯心(心甘情愿;顺心);肯道(愿意)
肯
kěn
〈副〉
(1)
恰恰 [just]。如肯分(恰恰;凑巧)
(2)
[方]∶表示时常、易于 [often]
你又拿我作情,倒说我小性儿,行动肯恼。--《红楼梦》
(3)
又如这几天肯下雨
肯板
kěnbǎn
[slab] 从做成方的或准备锯成木板的原木上切出的不规则的边材
肯不肯
kěn bukěn
[are you willing or not?] 愿意不愿意
他肯不肯来
肯定
kěndìng
(1)
[affirm;approve;assert]∶对事物持确认的或赞成的态度。与否定”相对
肯定成绩
(2)
[be positive;be sure]∶有把握;无疑,有信心,有理由确信
你肯定会受到欢迎
(3)
[decide]∶确定
他们的关系还没有肯定下来,还谈什么结婚呢
肯定
kěndìng
[certainly;undoubtedly;definitely;surely] 毫无疑问;必定
肯定能增产
肯尼亚
kěnníyà
[kenya] 肯尼亚共和国位于非洲东部,地跨赤道,东南临印度洋。面积582646平方公里,人口22397000,首都内罗毕
肯綮
kěnqìng
[meat joints;crux;key] 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要害或最重要的关键
深中肯綮
肯
kěn ㄎㄣˇ
(1)
许可,愿意首~(点头答应)。
(2)
骨头上附着的肉~綮(qīng)(筋骨结合的地方,喻重要的关键)。中(zhòng)~(喻言论正中要害)。
郑码iiq,u80af,gbkbfcf
笔画数8,部首月,笔顺编号21212511
展开阅读
肯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