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春秋·佚名《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春秋·佚名《葛覃》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春秋·佚名《桃夭》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春秋·佚名《匏有苦叶》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春秋·佚名《杕杜》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独行睘睘。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春秋·佚名《杕杜》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
春秋·佚名《权舆》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春秋·佚名《东门之杨》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春秋·佚名《小雅·鹿鸣》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我觏之子,我心写兮。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
春秋·佚名《裳裳者华》
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
春秋·佚名《隰桑》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春秋·佚名《瓠叶》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
春秋·佚名《行苇》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
先秦·屈原《远游》
凤凰翼其承旂兮,遇蓐收乎西皇
先秦·屈原《远游》
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
先秦·屈原《远游》
何承谋夏桀,终以灭丧
先秦·屈原《天问》
初汤臣挚,后兹承辅
先秦·屈原《天问》
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先秦·屈原《九歌》
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先秦·屈原《九歌》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先秦·屈原《离骚》
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
先秦·屈原《离骚》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先秦·屈原《九章》
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
先秦·屈原《九章》
愿承閒而自察兮,心震悼而不敢
先秦·屈原《九章》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先秦·屈原《九章》
菉蘋齐叶兮,白芷生
先秦·屈原《招魂》
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
先秦·屈原《招魂》
衣摄叶以储与兮,左袪挂于榑桑;右衽拂于不周兮,六合不足以肆行
先秦·庄忌《哀时命》
雾露濛濛其晨降兮,云依斐而承宇
先秦·庄忌《哀时命》
愿承闲而效志兮,恐犯忌而干讳
两汉·东方朔《七谏》
款冬而生兮,凋彼叶柯
两汉·王褒《九怀》
愿承闲而自恃兮,径淫曀而道壅
两汉·刘向《九叹》
躬纯粹而罔愆兮,承皇考之妙仪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西周·姬昌《师卦》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西周·姬昌《否卦》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西周·姬昌《恒卦》
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
西周·姬昌《归妹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唐代·王昌龄《春宫曲》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唐代·张祜《集灵台·其二》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唐代·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唐代·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唐代·李商隐《北青萝》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唐代·李商隐《风雨》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唐代·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唐代·马戴《灞上秋居》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唐代·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唐代·温庭筠《送人东游》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唐代·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唐代·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一》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唐代·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唐代·杜甫《蜀相》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唐代·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唐代·王维《渭川田家》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唐代·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唐代·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唐代·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唐代·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唐代·杜甫《古柏行》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唐代·李颀《送陈章甫》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唐代·杜甫《寄韩谏议 / 寄韩谏议注》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唐代·韩愈《山石》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代·王昌龄《长信怨》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唐代·李白《长干行·其一》
翠微盍叶垂鬓唇
唐代·杜甫《丽人行》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唐代·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碧云天,黄叶地
宋代·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夜来风叶已鸣廊
宋代·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宋代·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纷纷坠叶飘香砌
宋代·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宋代·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莲子已成荷叶老
宋代·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宋代·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宋代·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宋代·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
宋代·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一丛萱草,数竿修竹,数叶芭蕉
宋代·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想移根换叶
宋代·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
宋代·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浪卷涛翻一叶浮
宋代·陈亮《南乡子·风雨满苹洲》
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
宋代·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酒市渐闲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
宋代·孔夷《南浦·旅怀》
碧碪度韵,银床飘叶
宋代·周密《玉京秋·烟水阔》
几叶小眉寒不展
宋代·张先《蝶恋花·移得绿杨栽后院》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揭跣而往,折竹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洛神赋》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风赋》
抵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
先秦·宋玉《风赋》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吊屈原赋》
谊追伤之,因自喻,其辞曰: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典故出处】《月赋》
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阐钩绳之筌绪,承二分之正要
魏晋·左思《三都赋》
弱葼系实,轻叶振芳
魏晋·左思《三都赋》
攒柯挐茎,重葩殗叶
魏晋·左思《三都赋》
绿叶翠茎,冒霜停雪
魏晋·左思《三都赋》
槟榔无柯,椰叶无阴
魏晋·左思《三都赋》
虽累叶百叠,而富强相继
魏晋·左思《三都赋》
布绿叶之萋萋,结朱实之离离
魏晋·左思《三都赋》
锐气剽于中叶,蹻容世于乐府
魏晋·左思《三都赋》
红葩紫饰,柯叶渐苞
魏晋·左思《三都赋》
总茎柅柅,裛叶蓁蓁
魏晋·左思《三都赋》
营新宫于爽垲,拟承明而起庐
魏晋·左思《三都赋》
考四海而为儁,当中叶而擅名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尔其流滴垂冰,缘溜承隅,粲兮若冯夷,剖蚌列明珠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风触楹而转响,月承幌而通晖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践霜雪之交积,怜枝叶之相违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落叶半床,狂花满屋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门有通德,家承赐书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七发》
今如太子之病者,独宜世之君子,博见强识,承间语事,变度易意,常无离侧,以为羽翼
两汉·枚乘《七发》
女桑、河柳,素叶紫茎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朝露清冷而陨其侧兮,玉液浸润而承其根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高唐赋》
绿叶紫裹,丹茎白蒂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幽通赋》
系高顼之玄胄兮,氏中叶之炳灵
两汉·班固《幽通赋》
形气发于根柢兮,柯叶汇而零茂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虽一叶一茎之微,亦莫不冰缠而雾结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四节》
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跛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春秋·曾子《第十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春秋·子思《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