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春秋·佚名《鼓钟》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既出我车,既设我旟。匪安匪舒,淮夷来铺。
春秋·佚名《江汉》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
先秦·屈原《九章》
望淮兮沛沛,滨流兮则逝
两汉·王褒《九怀》
潜周鼎于江淮兮,爨土鬵于中宇
两汉·刘向《九叹》
譬若王侨之乘云兮,载赤霄而凌太清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唐代·杜牧《泊秦淮》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唐代·杜甫《春宿左省》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唐代·李商隐《春雨》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唐代·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唐代·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唐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唐代·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唐代·李颀《琴歌》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唐代·杜甫《兵车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霜日明霄水蘸空
宋代·张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
宋代·姜夔《江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而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三都赋》
恒碣碪?於青霄,河汾浩涆而皓溔
魏晋·左思《三都赋》
云雀踶甍而矫首,壮翼摛镂於青霄
魏晋·左思《三都赋》
思假道於丰隆,披重霄而高狩
魏晋·左思《三都赋》
置酒若淮泗,积肴若山丘
魏晋·左思《三都赋》
干青霄而秀出,舒丹气而为霞
魏晋·左思《三都赋》
扇飞云,拂轻霄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非淮海兮可变,非金丹兮能转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十人者,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