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唐代·皇甫冉《春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唐代·孟浩然《宿建德江》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唐代·王昌龄《春宫曲》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唐代·岑参《逢入京使》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唐代·张祜《集灵台·其一》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唐代·郑畋《马嵬坡》
长乐宫连上苑春,玉楼金殿艳歌新
唐代·顾况《宫词》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代·刘方平《月夜 / 夜月》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唐代·王维《山居秋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唐代·韩偓《已凉》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唐代·王维《过香积寺》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唐代·李商隐《凉思》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唐代·李商隐《风雨》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唐代·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唐代·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唐代·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唐代·崔涂《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唐代·刘长卿《新年作》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唐代·钱起《送僧归日本》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唐代·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唐代·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唐代·李商隐《春雨》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唐代·杜甫《阁夜》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唐代·杜甫《阁夜》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唐代·杜甫《登高》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唐代·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唐代·薛逢《宫词》
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
唐代·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唐代·杜甫《赠卫八处士》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唐代·杜甫《佳人》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唐代·杜甫《佳人》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唐代·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 山行寻隐者不遇》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唐代·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变调如闻杨柳春, 上林繁花照眼新
唐代·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唐代·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唐代·韩愈《石鼓歌》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唐代·韩愈《山石》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唐代·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代·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代·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唐代·李白《清平调·其二》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唐代·李白《蜀道难》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唐代·杜甫《哀王孙》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唐代·杜甫《哀王孙》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唐代·杜甫《丽人行》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唐代·杜甫《哀江头》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唐代·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一》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呈此菑亩。方叔涖止,其车三千。师干之试,方叔率止。乘其四骐,四骐翼翼。路车有奭,簟茀鱼服,钩膺鞗革。
春秋·佚名《采芑》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春秋·佚名《文王》
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厘尔成,来咨来茹。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畲?于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
春秋·佚名《臣工》
载见辟王,曰求厥章。龙旂阳阳,和铃央央。鞗革有鸧,休有烈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寿,永言保之,思皇多祜。烈文辟公,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
春秋·佚名《载见》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逶蛇
先秦·屈原《远游》
河海应龙
先秦·屈原《天问》
烛龙何照
先秦·屈原《天问》
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先秦·屈原《天问》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先秦·None《渔父》
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先秦·屈原《九歌》
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
先秦·屈原《九歌》
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先秦·屈原《九歌》
东君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驾龙輈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儋兮忘归;縆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敝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先秦·屈原《九歌》
河伯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灵何惟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先秦·屈原《九歌》
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
先秦·宋玉《九辩》
左硃雀之茇茇兮,右苍龙之躣躣
先秦·宋玉《九辩》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先秦·屈原《离骚》
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
先秦·屈原《离骚》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先秦·屈原《离骚》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先秦·屈原《九章》
鱼葺鳞以自别兮,蛟龙隐其文章
先秦·屈原《九章》
仰观刻桷,画龙蛇些
先秦·屈原《招魂》
敶钟按鼓,造新歌些
先秦·屈原《招魂》
螭龙并流,上下悠悠只
先秦·屈原《大招》
北有寒山,趠龙赩只
先秦·屈原《大招》
苍龙蚴虯于左骖兮,白虎骋而为右騑
两汉·贾谊《惜誓》
神龙失水而陆居兮,为蝼蚁之所裁
两汉·贾谊《惜誓》
夫黄鹄神龙犹如此兮,况贤者之逢乱世哉
两汉·贾谊《惜誓》
蛟龙潜于旋渊兮,身不挂于罔罗
先秦·庄忌《哀时命》
故人疏而日忘兮,新人近而俞好
两汉·东方朔《七谏》
驾青龙以驰骛兮,班衍衍之冥冥
两汉·东方朔《七谏》
杂橘柚以为囿兮,列新夷与椒桢
两汉·东方朔《七谏》
从水蛟而为徙兮,与神龙乎休息
两汉·东方朔《七谏》
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
两汉·东方朔《七谏》
乘龙兮偃蹇,高回翔兮上臻
两汉·王褒《九怀》
蛟龙兮导引,文鱼兮上濑
两汉·王褒《九怀》
驾八龙兮连蜷,建虹旌兮威夷
两汉·王褒《九怀》
白龙兮见射,灵龟兮执拘
两汉·王逸《九思》
投剑兮脱冕,龙屈兮蜿蟤
两汉·王逸《九思》
就传说兮骑龙,与织女兮合婚
两汉·王逸《九思》
斥蜥蜴兮进龟龙,策谋从兮翼机衡
两汉·王逸《九思》
登逢龙而下陨兮,违故都之漫漫
两汉·刘向《九叹》
揄扬涤荡飘流陨往触崟石兮,龙卬脟圈缭戾宛转阻相薄兮,遭纷逢凶蹇离尤兮,垂文扬采遗将来兮
两汉·刘向《九叹》
若龙逢之沉首兮,王子比干之逢醢
两汉·刘向《九叹》
佩苍龙之蚴虬兮,带隐虹之逶蛇
两汉·刘向《九叹》
背龙门而入河兮,登大坟而望夏首
两汉·刘向《九叹》
叹曰:飘风蓬龙埃坲々兮,草木摇落时槁悴兮,遭倾遇祸不可救兮,长吟永欷涕究究兮,舒情陈诗冀以自免兮,颓流下陨身日远兮
两汉·刘向《九叹》
驰六龙于三危兮,朝西灵于九滨
两汉·刘向《九叹》
贯澒濛以东朅兮,维六龙于扶桑
两汉·刘向《九叹》
叹曰:譬彼蛟龙乘云浮兮,汎淫澒溶纷若雾兮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初九:潜龙勿用。
西周·姬昌《乾卦》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西周·姬昌《乾卦》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西周·姬昌《乾卦》
上九:亢龙有悔。
西周·姬昌《乾卦》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西周·姬昌《乾卦》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西周·姬昌《坤卦》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宋代·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为赋新词强说愁
宋代·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宋代·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宋代·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宋代·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
宋代·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宋代·苏轼《贺新郎·夏景》
依旧赏新晴
宋代·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宋代·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
宋代·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
宋代·吴文英《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
宋代·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
宋代·李清照《庆清朝·禁幄低张》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
宋代·秦观《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
宋代·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恨旧愁新
宋代·淮上女《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鸳机新寄断锦
宋代·陆游《清商怨·葭萌驿作》
可堪更近乾龙节
宋代·向子諲《秦楼月·芳菲歇》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
宋代·王琪《望江南·江南月》
眼波低处事还新
宋代·晏几道《浣溪沙·闲弄筝弦懒系裙》
兰皋新涨绿溶溶
宋代·戴复古《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
宋代·贺铸《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
夜来处处试新妆
宋代·刘辰翁《西江月·新秋写兴》
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
宋代·刘辰翁《西江月·新秋写兴》
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
宋代·陈允平《唐多令·秋暮有感》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
宋代·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
宋代·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宋代·陈与义《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
宋代·周密《玉京秋·烟水阔》
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
宋代·None《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西风落日惨新亭,几人坠泪
宋代·曹豳《西河·和王潜斋韵》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龙鳞之石,均荫其上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洛神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阿房宫赋》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别赋》
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
南北朝·江淹《别赋》
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辨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着乎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神女赋》
振绣衣,被袿裳,秾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风赋》
猎蕙草,离秦衡,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
先秦·宋玉《风赋》
【典故出处】《墨池记》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典故出处】《归田赋》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
两汉·张衡《归田赋》
【典故出处】《吊屈原赋》
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暨圣武之龙飞,肇受命而光宅
魏晋·左思《三都赋》
齐龙首而涌霤,时梗概於滮池
魏晋·左思《三都赋》
矞云翔龙,泽马亍阜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其中则有鸳鸯交谷,虎涧龙山
魏晋·左思《三都赋》
潜龙浮景,而幽泉高镜
魏晋·左思《三都赋》
玩其碛砾而不窥玉渊者,未知骊龙之所蟠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指衡岳以镇野,目龙川而带坰
魏晋·左思《三都赋》
跃龙腾蛇,鲛鲻琵琶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其荒陬谲诡,则有龙穴内蒸,云雨所储
魏晋·左思《三都赋》
抗神龙之华殿,施荣楯而捷猎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六军袀服,四骐龙骧
魏晋·左思《三都赋》
比饰虬龙,蛟螭与对
魏晋·左思《三都赋》
拥之者龙腾,据之者虎视
魏晋·左思《三都赋》
“繇此而揆之,西蜀之於东吴,小大之相绝也,亦犹棘林萤燿,而与夫木龙烛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旁挺龙目,侧生荔枝
魏晋·左思《三都赋》
潜龙蟠于沮泽,应鸣鼓而兴雨
魏晋·左思《三都赋》
营新宫于爽垲,拟承明而起庐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李夫人赋》
饰新官以延贮兮,泯不归乎故乡
两汉·刘彻《李夫人赋》
既不新宫,不复故庭兮
两汉·刘彻《李夫人赋》
【典故出处】《雪赋》
若乃积素未亏,白日朝鲜,烂兮若烛龙,衔耀照昆山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若夫藻扃黼帐,歌堂舞阁之基;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皆薰歇烬灭,光沉响绝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不暴骨于龙门,终低头于马坂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七发》
”客曰:“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两汉·枚乘《七发》
螭龙、德牧,邕邕群鸣
两汉·枚乘《七发》
六驾蛟龙,附从太白,纯驰皓蜺,前后络绎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高唐赋》
遇天雨之新霁兮,观百谷之俱集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窃具船与车,备载糗粻,日吉时良,利行四方,子饭一盂,子啜一觞,携朋挚俦,去故就新,驾尘风,与电争先,子无底滞之尤,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幽通赋》
戎女烈而丧孝兮,伯徂归于龙虎
两汉·班固《幽通赋》
登孔昊而上下兮,纬群龙之所经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蚊对》
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东征赋》
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怆悢而怀悲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是时梁翼新诛,而徐璜、左悺等五侯擅贵于其处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封燕然山铭》
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之谓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春秋·曾子《第三章》
”《康诰》曰:“作新民
春秋·曾子《第三章》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春秋·曾子《第三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春秋·子思《第三章》
”《康诰》曰:“作新民
春秋·子思《第三章》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春秋·子思《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