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诚
简单释义:
诚
(形声。从言,成声。本义诚实,真诚)
同本义
诚,信也。--《说文》
币必诚。--《礼记·郊特牲》
诚者自成也。--《礼记·中庸》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列子·汤问》
行之发于至诚。--《汉书·赵广汉传》
乃能衔哀致诚。--韩愈《祭十二郎文》
又如诚款(真诚恳切);诚敬(真诚,敬重);诚虔(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真实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礼记·大学》
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说林上
诚 chéng
①真实的(心意)~心~意。
②实在;的确;~然。
【诚笃】诚实真挚。
【诚惶诚恐】原为封建时代臣下给皇帝奏章中的套语,表示敬畏之意。形容十分谨慎恐慌不安的样子。有时含讽刺意味。
【诚然】
①实在;的确这本书~可以一读。
②固然(引起下文转折)你说的~有理,但他说的也不为错。
【诚心诚意】实心实意。形容十分诚挚。
【诚挚】诚恳真挚。
诚chéng
⒈真心,不虚伪~实。~挚。~信。真~。~心~意。
⒉确实,的确~然。~说此言。
详细解释:诚 cheng 部首 讠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8诚
(1)
誠
chéng
(2)
(形声。从言,成声。本义诚实,真诚)
(3)
同本义[sincere;honest]
诚,信也。--《说文》
币必诚。--《礼记·郊特牲》
诚者自成也。--《礼记·中庸》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列子·汤问》
行之发于至诚。--《汉书·赵广汉传》
乃能衔哀致诚。--韩愈《祭十二郎文》
(4)
又如诚款(真诚恳切);诚敬(真诚,敬重);诚虔(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5)
真实 [real]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礼记·大学》
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说林上》
(6)
又如诚理(真理);诚谛(真实而详审)
诚
(1)
誠
chéng
(2)
确实,的确 [indeed]
诚既勇兮又以武。--《楚辞·九歌·国殇》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所谓无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韩愈《祭十二郎文》
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如诚不能免;诚恐(只怕,恐怕)
(4)
果真;如果 [actually]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诚笃
chéngdǔ
[honest] 诚实真挚
诚服
chéngfú
[be completely convinced] 真诚地信服或顺服;真心地服从或佩服
心悦诚服
诚惶诚恐
chénghuáng-chéngkǒng
[with reverence and awe;in fear and trepidatioh] 原是封建社会中臣子向皇帝上奏章时所用的套语,现在常用来形容小心谨慎,惶恐不安的样子
诚恳
chéngkěn
[true-hearted;cordiality;in all honesty and sincerety] 多指人的态度真诚恳挚
诚恳地接受批评
诚朴
chéngpǔ
[honest] 真诚而质朴
诚然
chéngrán
(1)
[indeed]∶确实实在
诚然可敬的长者
(2)
[it is true]∶虽然;固然
勇敢诚然可贵,智慧却万不可少
诚实
chéngshí
[honest] 内心与言行一致,不虚假
诚心
chéngxīn
[whole heartedness] 诚恳的心意
诚意
chéngyì
[sincerity;good faith] 诚恳的心意;使其意念发于精诚,不欺人,也不自欺
没有诚意
诚挚
chéngzhì
(1)
[sincere]∶真诚恳切的,敞开胸怀的
诚挚友好的气氛
(2)
[cordial]∶诚恳真挚的
诚挚的接待
诚
(誠)
chéng ㄔㄥˊ
(1)
真心~恳。~朴。~实。~挚。忠~。心悦~服。
(2)
实在,的确~然。~有此事。
郑码shy,u8bda,gbkb3cf
笔画数8,部首讠,笔顺编号45135534
展开阅读
诚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壹
简单释义:
壹
(形声。小篆字形。从壶,吉声。一”的大写。本义专一)
同本义
壹,专一也。--《说文》
君子壹教,凝子壹学,亟成。--《荀子·大略》
与人之壹也。--《左传·文公三年》。注壹,无贰心。”
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左传·昭二十年》
又如壹心(同心;专心);壹德(谓一心一意);壹意(专心致志);壹定(一贯不变,固定不变)
统一;一致
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商君书·赏刑》
又如壹同(统一);壹统(一统);壹意(统一意志);壹体(一致,如同一个整体);壹气(元气,统一不杂之气)
壹(弌)yī"一"的大写。
壹yīn 1.见"壹郁"。
详细解释:壹 yi 部首 士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2壹
one;
壹
(1)
弌
yī
(2)
(形声。小篆字形。从壶,吉声。一”的大写。本义专一)
(3)
同本义 [single-minded]
壹,专一也。--《说文》
君子壹教,凝子壹学,亟成。--《荀子·大略》
与人之壹也。--《左传·文公三年》。注壹,无贰心。”
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左传·昭二十年》
(4)
又如壹心(同心;专心);壹德(谓一心一意);壹意(专心致志);壹定(一贯不变,固定不变)
(5)
统一;一致 [united;identical]
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商君书·赏刑》
(6)
又如壹同(统一);壹统(一统);壹意(统一意志);壹体(一致,如同一个整体);壹气(元气,统一不杂之气)
(7)
皆;一概;一律 [all;one and all]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一修身为本。--《礼记·大学》
(8)
又如壹是(一概,一律);壹概(一概,犹言齐一);壹切(一切;全部);壹匡(一匡。使一切得到匡正)
(9)
一样;等同;同一 [same;equal]
镇静者修之,则壹。--《国语·晋语七》
(10)
又如壹齐(齐一,划一);壹体(如同一个整体)
壹
yī
(1)
一”的大写 [one]
节以壹惠。--《礼记·表记》
君答壹拜。--《仪礼·士相见礼》
(2)
--常用于支票、银行票据等,以避免差错或涂改
古书及汉人用字,如一之与壹,二之与贰,三之与叁,其义皆同。--《容斋五笔》
(3)
表示数量、次数 [one]。如壹再(一再。一次再次,再三);壹倡三叹(谓一人歌唱,三人应和);壹尊(一尊。谓共尊立一帝);壹适(一度贡举或推荐)
壹
yī ㄧˉ
一”的大写。
郑码bwju,u58f9,gbkd2bc
笔画数12,部首士,笔顺编号121451251431
展开阅读
壹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