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春秋·佚名《兔罝》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春秋·佚名《采蘩》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春秋·佚名《载驰》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春秋·佚名《硕人》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春秋·佚名《羔裘》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春秋·佚名《猗嗟》
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殽核维旅。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发彼有的,以祈尔爵。
春秋·佚名《宾之初筵》
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刘,瘼此下民。不殄心忧,仓兄填兮。倬彼昊天,宁不我矜?
春秋·佚名《桑柔》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旂。其旂茷茷,鸾声哕哕。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春秋·佚名《泮水》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稚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无贰无虞,上帝临女。敦商之旅,克咸厥功。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春秋·佚名《閟宫》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东君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驾龙輈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儋兮忘归;縆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敝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先秦·屈原《九歌》
窃慕诗人之遗风兮,原讬志乎素餐
先秦·宋玉《九辩》
凌阳侯之汜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先秦·屈原《九章》
介眇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
先秦·屈原《九章》
九侯淑女,多迅众些
先秦·屈原《招魂》
二八接舞,投诗赋只
先秦·屈原《大招》
三圭重侯,听类神只
先秦·屈原《大招》
诸侯毕极,立九卿只
先秦·屈原《大招》
昭质既设,大侯张只
先秦·屈原《大招》
志憾恨而不逞兮,杼中情而属诗
先秦·庄忌《哀时命》
悲九州兮靡君,抚轼叹兮作诗
两汉·王褒《九怀》
赴阳侯之潢洋兮,下石濑而登洲
两汉·刘向《九叹》
叹曰:飘风蓬龙埃坲々兮,草木摇落时槁悴兮,遭倾遇祸不可救兮,长吟永欷涕究究兮,舒情陈诗冀以自免兮,颓流下陨身日远兮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诗三百篇,壹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壹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管仲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壹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子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壹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西周·姬昌《屯卦》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西周·姬昌《屯卦》
豫:利建侯,行师。
西周·姬昌《豫卦》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西周·姬昌《蛊卦》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西周·姬昌《晋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唐代·王昌龄《闺怨》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代·韩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唐代·杜甫《天末怀李白》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唐代·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唐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唐代·温庭筠《苏武庙》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唐代·李商隐《韩碑》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唐代·杜甫《古柏行》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唐代·李颀《送陈章甫》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唐代·韩愈《石鼓歌》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唐代·韩愈《石鼓歌》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唐代·王维《老将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宋代·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宋代·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酒意诗情谁与共
宋代·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宋代·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宋代·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衣上酒痕诗里字
宋代·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旧日王侯园圃
宋代·刘克庄《昭君怨·牡丹》
既归,不寝,追和四章,多用古人诗赋,各有一笑字,聊以自宽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长歌诗
宋代·蔡伸《长相思·村姑儿》
短歌诗
宋代·蔡伸《长相思·村姑儿》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洛神赋》
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别赋》
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
南北朝·江淹《别赋》
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今则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三都赋》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魏晋·左思《三都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魏晋·左思《三都赋》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发言为诗者,咏其所志也;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
魏晋·左思《三都赋》
千乘为之轼庐,诸侯为之止戈
魏晋·左思《三都赋》
隋侯於是鄙其夜光,宋王於是陋其结绿
魏晋·左思《三都赋》
汔可休而凯归,揖天吴与阳侯
魏晋·左思《三都赋》
感鱘鱼,动阳侯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王乃歌北风于卫诗,咏南山于周雅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七发》
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
两汉·枚乘《七发》
发怒庢沓,清升踰跇,侯波奋振,合战于藉藉之口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终诗卒曲,尚馀音兮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有秦客者,乃为诗曰: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虽遭斥逐,不忍于疏,谓予不信,请质诗书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剑阁铭》
秦得百二,并吞诸侯
魏晋·张载《剑阁铭》
昔在武侯,中流而喜
魏晋·张载《剑阁铭》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北征赋》
寤旷怨之伤情兮,哀诗人之叹时
两汉·班彪《北征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是时梁翼新诛,而徐璜、左悺等五侯擅贵于其处
两汉·蔡邕《述行赋》
勤诸侯之远戍兮,侈申子之美城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封燕然山铭》
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二节》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流连荒亡,为诸侯忧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其诗曰:‘畜君何尤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诸侯将谋救燕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一节》
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一节》
吾之不遇鲁侯,天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六节》
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无严诸侯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九节》
’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一节》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曰:“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礼曰:‘诸侯耕助,以供粢盛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彭更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公孙丑问曰:“不见诸侯,何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七节》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诸侯不仁,不保社稷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三节》
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七节》
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三节》
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四节》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一节》
万章问曰:“诗云:‘娶妻如之何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是时孔子当阨,主司城贞子,为陈侯周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八节》
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曰:“今之诸侯取之于民也,犹御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曰:“子以为有王者作,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万章曰:“士之不托诸侯,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
诸侯失国,而后托于诸侯,礼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
士之托于诸侯,非礼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
万章曰:“敢问不见诸侯,何义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庶人不传质为臣,不敢见于诸侯,礼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曰:“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八节》
’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公孙丑问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三节》
”曰:“固哉,高叟之为诗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三节》
固矣夫,高叟之为诗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三节》
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是故天子讨而不伐,诸侯伐而不讨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五霸者,搂诸侯以伐诸侯者也,故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今之诸侯,皆犯此五禁,故曰: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恶,故曰: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八节》
诸侯之地方百里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八节》
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无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节》
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二节》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四节》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四节》
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春秋·曾子《第三章》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春秋·曾子《第四章》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春秋·曾子《第四章》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
春秋·曾子《第四章》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
春秋·曾子《第四章》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
春秋·曾子《第四章》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春秋·曾子《第十章》
《诗》云:“宜兄宜弟
春秋·曾子《第十章》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春秋·曾子《第十章》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春秋·子思《第三章》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春秋·子思《第四章》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春秋·子思《第四章》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
春秋·子思《第四章》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
春秋·子思《第四章》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
春秋·子思《第四章》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春秋·子思《第十章》
《诗》云:“宜兄宜弟
春秋·子思《第十章》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春秋·子思《第十章》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