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济
简单释义:
济
(形声。从水,齐声。本义水名,即济水。古四渎之一)
同本义。
济,济水也。出常山房子赞皇山东入沞--《说文》
济水源出赞皇山。--《穆天子传》
阴谷皆入济。--清·姚鼐《登泰山记》
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原在山东境内与黄河并行入渤海◇因黄河改道,下游被黄河淹没。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
州名
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置,治所在今山东省聊城东南
五代周置,在今山东省巨野县
金置,在今吉林省农安县
济
众多
济济多士。--《左传·成公二年》
济(濟)jǐ
⒈济水,〈古〉水名。发源于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今黄河下流河道即原济水河道。
⒉济南市,济宁市,均在山东省。
⒊
济(濟)jì
⒈渡,过河同船~水。同舟共~。
⒉帮助,援救接~。救~。~穷扶贫。
⒊有利,补益万民以~。
⒋成夫~大事必以人为本。
济qí 1.庄敬。 2.整治,使整齐。
详细解释:济 ji 部首 氵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9济
aid; cross a river; help;
济1
(1)
濟
jǐ
(2)
(形声。从水,齐声。本义水名,即济水。古四渎之一)
(3)
同本义。[ji river]
济,济水也。出常山房子赞皇山东入沞--《说文》
济水源出赞皇山。--《穆天子传》
阴谷皆入济。--清·姚鼐《登泰山记》
(4)
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原在山东境内与黄河并行入渤海◇因黄河改道,下游被黄河淹没。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
(5)
州名 [ji prefecture]
(6)
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置,治所在今山东省聊城东南
(7)
五代周置,在今山东省巨野县
(8)
金置,在今吉林省农安县
济
(1)
濟
jǐ
(2)
众多 [numerous]
济济多士。--《左传·成公二年》
(3)
又如人才济济;济济(众多);济济一堂(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济济彬彬(形容人才众多且文雅有礼)
(4)
整齐美好的样子 [neat and fine]
四骊济济。--《诗·齐风·载驱》
(5)
又如济然;济楚(整齐清洁);济济(整齐美好的样子)
另见jì
济楚
jǐchǔ
(1)
[neat]∶[衣着]整齐清洁;漂亮
衣冠济楚
(2)
[nice]∶美好
举意动容皆济楚。--宋·柳永《木兰花》
(3)
[outstanding]∶出色,出众
天生的济楚才能。--元·关汉卿《金线池》
济济跄跄
jǐjǐ-qiàngqiàng
[numerous] 形容人多而容止有节
会议期间各方代表济济跄跄聚集一堂,一时称盛
济南
jǐnán
[jinan] 山东省省会。位于山东省西部,南临泰山,北临黄河,面积4875平方公里,人口335万,其中市区132万。位于丘陵和平原交界地,泉水很多,素有泉城”之称。为山东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
济2
(1)
濟
jì
(2)
渡过水流 [cross a stream]
济乎江湖。--《楚辞·屈原·涉江》
济河,围令狐。--《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3)
又如同舟共济;济胜之具(指能登山涉水的健康身体);济水(渡水);济涉(渡水);济运(渡水运输)
(4)
帮助;救助 [help;assist;salve]
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欧阳修《朋党论》
惟以周穷济乏为事。--《晋书·何攀传》
济师来攻。--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5)
又如济人利物;济拔(从险恶的境地中救出);济惠(济会,济惠。周济,照顾);济物(帮助他人);济时(匡救时世)
(6)
拯救;救济 [relieve]
杀黑龙以济冀州。--《淮南子·览冥》
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三国志·方伎传》
(7)
又如济护(救护);济恤(救济);济救(救济);济众(救济众人);济难(拯救时难);济施(救济施舍)
(8)
[对事情]有益;成(多用于否定);发挥[作用][bring into play]
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刘邵《人物志》
臼杵之利,万民以济。--《易·系辞下》
(9)
又如无济于事;人少了不济事;济事(顶用)
(10)
成就 [achieve]
必以忍,其乃有济。--《书·君陈》
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后汉书·荀彧传》
以济大事。--《资治通鉴》
共济世业。
事之不济。
(11)
又如济胜(取胜);济勋(济功。成就功业);济办(成功地把事办妥);济克(成功)
(12)
停;止 [stop]
三月春风不济。--《淮南子·时则》
(13)
增加 [increase;add]
盍请济师于王。(盍为什么不。)--《左传·桓公十一年》
(14)
弥补 [make up]
又因中国文字太难,只得用图画来济文字之穷的产物。--鲁迅《且介亭杂文》
(15)
及,比得上 [can compare with]
果然我们就不济凤丫头了?--《红楼梦》
(16)
成;可以 [all right;well]
所言之事济否?--《警世通言》
济
(1)
濟
jì
(2)
渡口,过河的地方 [ferry crossing]
川既漾(水流长)而济深。--王粲《登楼赋》
济
(1)
濟
jì
(2)
整齐,漂亮 [in good order; neat;nice]。如济楚(整整齐齐;整洁;雅致;潇洒;端庄);济美(承继先人美好的事业)
(3)
能干,中用 [capable;useful;effective]
你忒不济,不济!又要马骑,又不放我去,似这般看着行李,坐到老罢!--《西游记》
另见jǐ
济度
jìdù
(1)
[provide salvation for the masses]∶以佛法救济众生脱离苦海
(2)
[succor]∶渡水而到达彼岸,比喻救助
济度百姓
济急
jìjí
[help sb. to cope with emergency; help meet an urgent need] 在急难时解决别人需要,或帮人解决困难
济困扶危
jìkùn-fúwēi
[help those in distress and aid those in peril] 亦称扶危济困”,指救济、扶助生活困难或境况危急的人
济美
jìměi
[devep and expand] 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扬光大
世济其美,不陨其名。--《左传·文公十八年》
济贫
jìpín
[help the poor] 向穷人提供救济和帮助
济世
jìshì
[assist one"s generation] 在金钱、物质等方面救济世人
济世之举
济世爱民
jìshì-àimín
[assist one"s generation and love the common people] 匡济艰危世道,恤爱苦难民众
济世救人
jìshì-jiùrén
[assist one"s generation and relieve the common people] 匡济时世于危亡,解救人民于水火
济世之才
jìshìzhīcái
[a person endowed with a talent to govern and to serve] 有匡救世人的才能
济事
jìshì
[be of help;benefit] 顶事;成事
空谈不济事
济私
jìsī
[serve a selfish purpose] 谋求私利
济增
jìzēng
[increase] 成功地增长
台湾与美国的双边贸易额由1970年的九亿多美元济增为将近一百六十亿美元
济助
jìzhù
[relieve] 救济,帮助
热心济助
济1
(濟)
jì ㄐㄧ╝
(1)
渡,过河同舟共~。
(2)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世。救~。赈~。周~。接~。
(3)
补益无~于事。
郑码vsnd,u6d4e,gbkbcc3
笔画数9,部首氵,笔顺编号441413432
aid;cross a river;help;
济2
(濟)
jǐ ㄐㄧˇ
〔~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
郑码vsnd,u6d4e,gbkbcc3
笔画数9,部首氵,笔顺编号441413432
展开阅读
济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恒
简单释义:
恒
(会意。金文,从心,从月,从二。二”,表示天地。本义永久,永恒)
同本义
恒,常也。--《说文》
恒者,久也。--《易·序卦传》
恒,德之固也。--《易·系辞下传》
无恒安处。--《诗·小雅·小明》
以求其恒。--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又如恒牙(恒齿。永久齿);恒风(持续吹佛的风);恒舞(历时长而不中断的舞);恒制(长久不变的法则)
寻常;普通
形貌奇伟,骨体不恒。--《三国志·吴主传》
人恒状。--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又如恒态(常态);恒恣(经常的状态);恒情(常情);恒品
恒(恒)héng
⒈经常,常常,一般~言。~态。蜀(四川)之南,~雨少日。
⒉永久,持久~久。有~心。永~。持之以~。
⒊
恒gèng 1.月上弦之貌。 2.周遍。 3.通"亘"。绵延;连续。
详细解释:恒 heng 部首 忄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9恒
constant; lasting; permanent; usual;
恒
(1)
恆
héng
(2)
(会意。金文,从心,从月,从二。二”,表示天地。本义永久,永恒)
(3)
同本义 [lasting;permanent]
恒,常也。--《说文》
恒者,久也。--《易·序卦传》
恒,德之固也。--《易·系辞下传》
无恒安处。--《诗·小雅·小明》
以求其恒。--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4)
又如恒牙(恒齿。永久齿);恒风(持续吹佛的风);恒舞(历时长而不中断的舞);恒制(长久不变的法则)
(5)
寻常;普通 [constant;common]
形貌奇伟,骨体不恒。--《三国志·吴主传》
人恒状。--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6)
又如恒态(常态);恒恣(经常的状态);恒情(常情);恒品(常类;常物);恒士(常人,平凡的人);恒常(正常的规律);恒医(普通的医生);恒言(常用的言语)
恒
héng
〈名〉
(1)
恒心,持之以恒的决心 [perseverance]。如有恒
(2)
规律;法则 [law]。如恒式(常规;常法);恒典(常典;常制);恒例(常规,惯例);恒规(常规)
(3)
即恒山 [hengshan mountain]。古山名,在今河北省曲阳西北与山西接壤处。五岳中的北岳
五岳华、岱、恒、衡、嵩。--张华《博物志》
恒
(1)
恆
héng
〈副〉
(2)
经常,常常 [always]
人恒过。--《孟子·告子下》
国恒亡。
恒答言见。--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3)
又如恒谈(常谈);恒常(常常;经常)
恒产
héngchǎn
[fixed property of family] 指家庭固定的产业,土地、田园、房屋等
无恒产而有恒心。--《孟子·梁惠王上》
则无恒产。
恒齿
héngchǐ
[permanent tooth] 哺乳动物的第二套牙齿,在乳牙之后出现,典型的恒齿一直存留到老年。人类的恒齿共32颗,上下颌各有4颗切齿、2颗犬齿、10颗前臼齿和臼齿
恒等
héngděng
[identical] 完全相等的;产生或实现同一的--主要指逻辑命题和数学的方程与演算所表示、产生或实现的方面
恒定
héngdìng
[constant;stable] 永恒而稳定
不受力物体以恒定的速度运动
恒河
héng hé
[the ganges river] 印度北部大河。全长2506公里。有两条主要源流其中较长的阿勒格嫩达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楠达德维山以北约48公里处;另一主源帕吉勒提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麓的根戈德里冰穴。两河汇合后称恒河,在赫尔德瓦尔进入平原。注入孟加拉湾°河平原十分平坦,从德里到孟加拉湾长约1600公里,高差只有210米。平原面积78万平方公里,流域人口达3亿
恒河沙数
hénghé-shāshù
[countless like the sand of the ganges] 本为佛经用语°河,南亚大河,比喻数量多到像恒河里的沙子那样无法计算
恒河沙数蠃者。--[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恒量
héngliàng
[constant] 具有固定的或接近固定的价值的抽象数目或物理的尺寸数
恒心
héngxīn
(1)
[perserverance]∶持之以恒的毅力;坚持达到目的或执行某项计划的决心
你要是没有恒心可学不好
(2)
[constancy of purpose]∶持久不变的意志
(3)
[be good and honest]∶指人所常有的善良本心
有恒心者。--《孟子·梁惠王上》
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
恒星
héngxīng
[star] 自身能发出光和热的星体。以前认为这些星体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起名叫恒星。其实,任何恒星也都在运动中,只是由于距离地球太远,不容易到它们位置的变化
恒性
héngxìng
[constance] 坚定、持久的劲头
他这个人干事很有恒性
恒
héng ㄏㄥˊ
(1)
持久~心。~久。~定。~齿。永~。~星。~温。
(2)
经常的,普通的~言。
(3)
姓。
郑码ubk,u6052,gbkbae3
笔画数9,部首忄,笔顺编号442125111
展开阅读
恒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