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辛
简单释义:
辛〈名〉
(象形。据甲骨文,像古代刑刀。本义大罪)
同本义
辛,大罪也。--《说文》。段注辛痛泣出,罪人之象。凡辠(罪)、宰、辜、辭皆从辛者由此。”
辛所以煞伤之也。--《白虎通》
葱蒜等带刺激性的蔬菜
以辛养筋。--《周礼·疡医》
辛甘行些。--《楚辞·招魂》。注谓椒姜也。”
江南曰辣,中国曰辛。--《声类》
大蒜勿食,荤辛害目。--《养生要》李善注
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
辛xīn
⒈辣~味。
⒉劳苦,艰难~劳。~苦。艰~。千~万苦。
⒊悲伤~酸。悲~。
⒋天干第八位,也作次序第八。
详细解释:辛 xin 部首 辛 部首笔画 07 总笔画 07辛
laborious; pungent; suffering;
辛
xīn
〈名〉
(1)
(象形。据甲骨文,像古代刑刀。本义大罪)
(2)
同本义 [crime]
辛,大罪也。--《说文》。段注辛痛泣出,罪人之象。凡辠(罪)、宰、辜、辭皆从辛者由此。”
辛所以煞伤之也。--《白虎通》
[隆科多] 凡四十一款,当斩,妻子入辛者库,财产入官。--《清史稿》
(3)
葱蒜等带刺激性的蔬菜 [pungent vegetable]
以辛养筋。--《周礼·疡医》
辛甘行些。--《楚辞·招魂》。注谓椒姜也。”
江南曰辣,中国曰辛。--《声类》
大蒜勿食,荤辛害目。--《养生要》李善注
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义。--《五辛菜》
(4)
天干第八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the eigh of the ten heavenly stems]
其日庚辛。--《礼记·月令》。注辛之言新也,因以为日名焉。”
朔月辛卯。--《诗·小邪·十月之交》
太岁在辛曰重光。--《尔雅》
(5)
商帝号 [xin]
子辛立,是谓帝辛,天下谓之纣。--《史记》
(6)
又如辛甲(纣臣,屡谏纣王不听,去而至周,为太史);辛癸(商纣与夏桀)
(7)
姓
辛
xīn
〈形〉
(1)
辣味 [hot(in taste,flavor,etc.);pungent]
大苦咸酸,辛甘行些。--《楚辞·招魂》
曲直作酸,从草作辛。--《书·洪范》
苦而微辛。--元、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2)
又如辛刻(辛辣峻刻);辛凉(辛辣清凉)
(3)
劳苦;艰苦 [hard;laborious;toil;hard work;arduous]
柔武以匡辛苦。--《周书》。注辛苦,穷也。”
萦苦辛。--《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东君用意不辞辛,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宋·苏轼《浪淘沙·昨日出东城》
(4)
又如辛心(苦心);辛艰(辛苦艰难);辛毒(辛苦)
(5)
痛苦,悲伤 [painful;sad]
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曹植《赠白马王彪》
(6)
又如身受酸辛;辛楚(辛酸苦楚);辛伤(悲伤);辛切(悲切)
(7)
酸痛 [aching]
胆移热于脑,则辛额鼻渊。--《素问》
辛亥
xīn-hài
[the forty-eighth year in a cycle of sixty years] 六十甲子的第四十八位
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辛亥革命
xīn-hài gémìng
[the revolution of 1911 (the chinese bourgeois democratic revolution led by dr.sun yat-sen which overthrew the qing dynasty)] 由孙中山领导的、推翻满清统治的革命。继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相继起义响应,清王朝终于被推翻
辛苦
xīnkǔ
[pungent;hard;toilsome] 原指味道辛辣而苦,比喻艰难困苦
辛苦遭逢。--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辣
xīnlà
[pungent;hot;bitter] 味辣,比喻文章风格或人的性格厉害
鲁迅的杂文辛辣深刻,入木三分
辛劳
xīnláo
[pains;toil] 辛苦劳作
母亲一生辛劳
辛弃疾
xīn qìjí
[xin qiji] (1140╠1207) 南宋著名词人,号稼轩,少年参加抗金义军,后率军归宋,先后任大理寺少卿及湖南、江西、福建、湖北、浙东安抚使等职,后去职闲居江西上饶一带,善作词,抒发其渴望复国统一的壮志,抨击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投降妥协行经,著有《稼轩长短句》
辛勤
xīnqín
[hardworking;industrious;toilful] 勤劳而肯于吃苦
辛巳
xīn-sì
[the eighteenth year in a cycle of sixty years] 六十甲子第十八位
夏四月辛巳。--《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辛酸
xīnsuān
[pungent;sad;bitter] 指辣味和酸味;比喻悲苦
辛未
xīn-wèi
[the eight year in a cycle of sixty years] 六十甲子第八位
辛未三月念六夜。--清·林觉民《与妻书》
辛夷
xīnyí
[lily magnolia;magnolia wood] 香木名,指木兰
露申辛夷。--《楚辞·屈原·涉江》
辛
xīn ㄒㄧㄣˉ
(1)
辣~辣。五~。
(2)
劳苦,艰难~苦。~劳。
(3)
悲伤~酸。
(4)
天干的第八位,用于作顺序第八的代称~亥革命。
(5)
姓。
郑码se,u8f9b,gbkd0c1
笔画数7,部首辛,笔顺编号4143112
展开阅读
辛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普
简单释义:
普〈形〉
(会意兼形声。小篆字形,从日,从并。并”亦可以看作声。普”是二人并排站着。本义日无光)
同本义
普,日无色也。--《说文》。徐锴注日无光,则近远皆同。”
遍,普遍;全面
普天之下。--《孟子·万章下》
广矣普矣。--《文选·宋评论·高唐赋》
天丽且弥,地普而深。--《汉书·扬雄传下》
普施明法。--《史记·秦始皇本纪》
普天一统,于是定矣。--《三国志·吴主传》
又如普席(全席);普及本(即普及版);普天(遍天下);普加(普遍赐与;普遍施与);普存(普遍富足);普讯(遍
普pǔ
⒈全,全面,广泛~查。~选。~遍。~天同庆。
⒉
⒊
⒋
详细解释:普 pu 部首 日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2普
general; universal;
普
pǔ
〈形〉
(1)
(会意兼形声。小篆字形,从日,从并。并”亦可以看作声。普”是二人并排站着。本义日无光)
(2)
同本义 [dusky]
普,日无色也。--《说文》。徐锴注日无光,则近远皆同。”
(3)
遍,普遍;全面 [general;universal;widespread]
普天之下。--《孟子·万章下》
广矣普矣。--《文选·宋评论·高唐赋》
天丽且弥,地普而深。--《汉书·扬雄传下》
普施明法。--《史记·秦始皇本纪》
普天一统,于是定矣。--《三国志·吴主传》
(4)
又如普席(全席);普及本(即普及版);普天(遍天下);普加(普遍赐与;普遍施与);普存(普遍富足);普讯(遍及;普遍);普施(普遍施与);普恩(普施的恩泽)
(5)
广大 [universal]
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墨子》
普
pǔ
〈名〉
(1)
对历史上普鲁士王国的简称 [prussia]。如普法战争
(2)
吐蕃俗称丈夫(成年男子)为普 [husband]
(3)
姓
普遍
pǔbiàn
[universal;general;widespread;common] 全面。指广泛而有共同性
人们普遍的弱点
普遍不满
普遍性
pǔbiànxìng
(1)
[universality]∶普遍的性质或状态(例如指范围、发生或应用)
(2)
[universalism]∶作为宇宙性的状况
普测
pǔcè
[general survey] 普遍的测量,测试或调查
普查
pǔchá
[general investigation] 全面调查
全国人口普查即将开始
普度
pǔdù
[release … from sufferings] 佛教用语,指广施法力,超度众生,也指广行剃度
普度众生
普洱茶
pǔěrchá
[tea produced in yunnan province] 云南省西南部,清代属普洱府一带出产的茶,多压制成块
普法
pǔfǎ
[promulgate the laws] 普及法律常识的简称
普泛
pǔfàn
[general] 普遍;广泛
普泛的常识
普及
pǔjí
(1)
[diffuse;spread]∶普遍传播
普及教育
(2)
[popularize;disseminate]∶普遍推广
普及学术成果
普及本
pǔjíběn
[popular edition] 发行量很大的书籍,在原有版本外又发行的价格低廉,装订简单的版本
普降
pǔjiàng
[rain or snow in many places] 雨雪大范围地普遍降下
普降瑞雪
普降喜雨
普客
pǔ-kè
[ordinary passenger train] 普通旅客列车的简称
普快
pǔ-kuài
[ordinary passenger express train] 普通旅客快车的简称
普特
pǔtè
[pood] 俄制重量单位,一普特合16.38千克
普天同庆
pǔtiān-tóngqìng
[the whole world or nation joins in the jubilation] 天下的人们共同庆贺
殷洪乔谢曰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而猥颁厚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普天之下
pǔtiānzhīxià
[universally] 整个天下
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左传·昭公七年》
普通
pǔtōng
(1)
[ordinary;common]∶平常;一般
普通人
普通科学课程
(2)
[universal;general]∶普遍
这些乡邻普通一请,一连儿热闹了三天。--《儿女英雄传》
普通电报
pǔtōng diànbào
[ordinary telegraph] 电报业务的一种,和加急电报”对称
普通话
pǔtōnghuà
(1)
[ordinary speech]∶平常的话
原是一句普通话
(2)
[common speech of the chinese language]∶现代汉语的标准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人
pǔtōngrén
(1)
[citizen]∶与任何集团无利害关系或成员关系的人
(2)
[people]∶与特殊阶级有别的社会群众
(3)
[man in the street]∶一般人
(4)
[mass man]∶尤其被视为缺乏个性或社会责任心,其老一套思想乃来自报纸、电视一类的宣传工具,而且易被经济、社会或文化界的上层人士所操纵的芸芸众生的典型
(5)
[john q.public]∶公众或社会的成员
(6)
[street]∶一般的人
苏格拉底认为普通人征服了知识分子和贵族
普选
pǔxuǎn
(1)
[general election]
(2)
普遍盐
(3)
一种选举方式,有选举权的公民普遍地参加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选举
普照
pǔzhào
[illuminate all things] 普遍地照耀
阳光普照
普
pǔ ㄆㄨˇ
全,广,遍~遍。~通。~查。~照。~天同庆。
郑码uakk,u666e,gbkc6d5
笔画数12,部首日,笔顺编号431224312511
展开阅读
普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