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御
简单释义:
禦〈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为行”的省写,中为绳索形,右是人”形。意为人握辔行于道中,即驾驶车马。本义驾驶车马)
同本义。也作驭”
禦,使马也。--《说文》
徒禦不惊。--《诗·小雅·车攻》
以禦见,侍中。--《汉书·荀彘传》
礼乐射禦书数。--《周礼·大司徒》
梁弘禦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夫以疲病之卒禦狐疑众…甚未足畏。--《资治通鉴》
又如禦轮(赶车);禦策(驾驭马匹的鞭子);禦正(驾驶使不偏斜);禦夫(驾驭车马的人)
后亦泛指驾驭一切运行或飞行之物
禦轻舟而上溯,
禦yù
⒈驾驭车马~车。又指驾驭车马的人~手。
⒉驾驭,控制安上~下。振长策而~宇内(策鞭子。宇内天下)。
⒊称与皇帝有关的~衣。~旨。~用。~河桥。
⒋侍奉,敬献~于君。~欲王公。
⒌抵挡,阻止~敌。抵~。~风寒。
禦yà 1.迎接。 2.向;面向。 3.逢迎;迎合。
详细解释:御 yu 部首 彳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2御
drive; imperial; keep out; resist;
御
yù
〈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为行”的省写,中为绳索形,右是人”形。意为人握辔行于道中,即驾驶车马。本义驾驶车马)
(2)
同本义。也作驭” [drive a carriage]
御,使马也。--《说文》
徒御不惊。--《诗·小雅·车攻》
以御见,侍中。--《汉书·荀彘传》
礼乐射御书数。--《周礼·大司徒》
梁弘御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众…甚未足畏。--《资治通鉴》
(3)
又如御轮(赶车);御策(驾驭马匹的鞭子);御正(驾驶使不偏斜);御夫(驾驭车马的人)
(4)
后亦泛指驾驭一切运行或飞行之物 [ride on]
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反。--三国魏·曹植《洛神赋》
(5)
又如御天(控御天道);御气(制御血气);御物(驾驭万物)
(6)
统治;治理 [rule;administer]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汉·贾谊《过秦论》
(7)
又如御世(治理天下);御民(统治人民);御宇(统治天下)
(8)
控制;约束以为己用 [control]。如御节(主掌季节);御气(制御血气)
(9)
统率;率领 [command]
皇帝亲御六师,即离三蜀,霜戈万队,铁马千群。--《旧唐书》
(10)
又如御兵(统率军队)
(11)
使用;应用 [use]
不可以御蓬。--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12)
又如御器(使用器具)
(13)
载,装运 [charge]
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说苑》
(14)
抵挡 [resist]
无御之者。--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不知御。--明·刘基《卖柑者言》
(15)
又如御寒
(16)
违逆 [run counter to]
天下服而无御,四境 静而无虞。--《新书》
(17)
[皇帝]驾临 [your arrival]
帝御温德殿。--《三国演义》
(18)
又如御便殿(皇帝驾临便殿)
(19)
指侍奉皇帝的妃嫔 [imperial concubine]
倚嫔御歌。--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御
yù
(1)
驾驶车马的人 [driver]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
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史记》
(2)
车和马 [carriage and horse]
沙市放船寒月白,渚宫留御古苔斑。--王安石《送王龙图》
(3)
仆役,侍从,陪伴主人提供服务的人 [attendant]
宾御如浮云,从风各消散。--李白《南奔书怀》
(4)
宫中女官名 [court" woman]
王御不参一族。--《国语》。韦昭注御,妇官也。”
(5)
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 [imperial]
出御便殿。--清·张廷玉《明史》
(6)
又如御膳(皇帝的饮食);御笔(皇帝亲笔书写);御酒(专供皇帝、宫廷饮用的酒);御弟(皇上的弟弟);御状(向皇帝告状)
(7)
宫禁 [court]。如御街(京城里的大街);御试(殿试);御堤(禁苑中的堤);御殿(宫殿)
御
yù
(1)
息止;禁止;阻止 [stop]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则不御。--《易·系辞上》
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于是又节用御欲。--《荀子·荣辱》
(2)
又如御水(避水旱灾);御火(避火灾);御守(防守);御捍(防御,保卫);御寇(防御贼寇);御备(防备)
(3)
抵御 [defense]
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御寒暑之美服。--《公羊传·桓公八年》
晋人御师必于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4)
又如御凶(抗拒凶邪之气);御战(为抵御敌人的侵犯而作战)
御宝
yùbǎo
[imperial jade seal] 皇帝、君主的御印
御道
yùdào
[road used only by emperor] 供帝王通行的道路
御寒
yùhán
[keep out the cold] 防冷;保暖
御驾
yùjià
[emperor"s carriages] 皇帝的车驾
御驾亲征
御驾亲征
yùjià-qīnzhēng
[the emperor personally led his soldiers in a military operation] 指皇帝率领兵马,亲自出征
御林军
yùlínjūn
[palace guards] 保卫帝王和京城的军队
御容
yùróng
[emperor"portrait] 皇帝的画像
太祖御容。--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御史
yùshǐ
(1)
[the censor] 官名。秦以前指史官,明清指主管纠察的官吏
御史前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
顾召赵御史。
御史诣学宫。--清·张廷玉《明史》
(3)
又
御史齐康。
御史台
yùshǐtái
[yushi tai] 中国古代监察官署名称,又名宪台”
御手
yùshǒu
(1)
[soldier in charge of pack animals]∶见驭手”
(2)
[emperor"s hand]∶皇帝的手
御侮
yùwǔ
[resist foreign aggression] 抵抗外来欺侮
御玺
yùxǐ
(1)
[privy seal]∶英国国王的私人印章,用于超越国玺或不需国玺的赠与或事务
(2)
[significauit]∶从前在英格兰用以证实与执法有关问题的皇家授权的印记
御医
yùyī
[doctors who serve for the imperial family] 宫廷医师
御用
yùyòng
(1)
[for the use of an emperor]∶皇帝君主专用的
(2)
[serve as sb"s tool]∶帮凶,为反动统治者利用的人
御用文人
yùyòng wénrén
[scholar used by the emperor] 御用,帝王所用。御用文人,本是为帝王所豢养只知道歌功颂德的无聊文人,现在常用来比喻投靠有势力的集团或有势力的人物而为之吹嘘的文人
御苑
yùyuàn
[king"s garden] 皇帝、君主的花园
御
(④秗)
yù ㄩ╝
(1)
驾驶车马~车。~者。
(2)
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治理,统治百官~事”。~下。~众。
(3)
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用。~览。~旨。~赐。~驾亲征。
(4)
抵挡防~。~敌。~寒。
郑码oiiy,u5fa1,gbkd3f9
笔画数12,部首彳,笔顺编号332311212152
展开阅读
御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景
简单释义:
景
(形声。从日,京声。本义日光)
同本义
景,日光也。--《说文》
浊明外景,清明内景。--《荀子·解蔽》
四时和谓之景风。--《尔雅》
南方景风。--《广雅》。按,犹日光风也。
日出天而耀景。--江淹《别赋》
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文选·张载·七哀诗》
流景曜之韡晔。--张衡《西京赋》
景翳翳以将入。--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至若春和景明。--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景曜(光彩);景光(亮光);景焕(光彩照射);景辉(光辉)
太阳
景jǐng
⒈日光耀~。
⒉风光,风景~致。~色。佳~。美~。
⒊状况,情况,景象盛~。情~。远~。背~。
⒋敬慕,佩服~慕。~仰。
⒌大~山与京(京高丘)。
⒍
⒎
⒏
⒐〈古〉通"影"。影子。
景yǐng 1.后多作"影"。影子;阴影。《诗.墉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景。"孔颖达疏"泛泛然见其影之去往而不碍。"一说,通"憬"。远行的样子。见清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上》。
详细解释:景 jing 部首 日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2景
scape;
景
jǐng
(1)
(形声。从日,京声。本义日光)
(2)
同本义 [sunlight]
景,日光也。--《说文》
浊明外景,清明内景。--《荀子·解蔽》
四时和谓之景风。--《尔雅》
南方景风。--《广雅》。按,犹日光风也。
日出天而耀景。--江淹《别赋》
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文选·张载·七哀诗》
流景曜之韡晔。--张衡《西京赋》
景翳翳以将入。--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至若春和景明。--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景曜(光彩);景光(亮光);景焕(光彩照射);景辉(光辉)
(4)
太阳 [sun]。如景夕(黄昏;天黑);景纬(日与星);景西(太阳西斜)
(5)
风景,景致 [landscape]
四时之景不同。--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正则无景。--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景状益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山水必自实景。
(6)
又如西湖十景;景儿(风景画);景候(不同时候的景象);景澄(风景清明);景趣(由景色而生的情趣);景语(诗词中描写景物的文字);景概(景观);秋景;晚景;夜景
(7)
布景 [setting;flats]。如内景;舞台背景;换景
(8)
时光 [time]。如景刻(时间);景光(光阴;光景);景迈(时间太晚,过时);景旦(指冬至日)
(9)
剧本的一幕中因布景不同而划分的段落 [scene]。如第二幕第一景
(10)
景象;情况 [view; circumstances]
晚景之计如何?--《琵琶记》
(11)
古代出门御尘的罩衣 [gown]
妇乘以几,姆加景,乃驱。--《仪礼》
(12)
钟乳,即钟面上隆起的部分 [swell on bell surface]
(13)
中国山名 [jing mountain]
(14)
指河北省邯郸县境的景山
(15)
指河南省景山
(16)
姓
景
jǐng
(1)
仰慕 [admire;respect]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李白《与韩荆州书》
(2)
又如景伏(敬仰信服);景企(景仰企慕);景附(旧附,随从);景从(比喻紧密追随);景佩(仰慕佩服)
景
jǐng
(1)
大的 [great]
景星者,大星也。--《白虎通·封禅》
承天景命。--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
又如景业(大勋业。多指帝位);景福(大福);景山(大山;高山);景功(大功);景员(广大的疆域。员幅员,疆界)
(3)
祥瑞 [lucky]
辛卯夜,若景光十有二期。--《汉书·武帝纪》
(4)
又如景光(瑞祥的光气。也指恩德);景云(瑞祥的云气);景瑞(吉兆)
(5)
高 [high]。如 景行(崇高光明的德行);景望(崇高的声望)
景德镇
jǐngdézhèn
[jindezhen] 江西省地级市。位于江西东北部,面积3235平方公里,人口50万,为中国著名瓷都,已有近千年的烧瓷史
景点
jǐngdiǎn
[sight spot] 景物布局集中的地方
景观
jǐngguān
[landscape] 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创造的景色
森林景观
景况
jǐngkuàng
[situation] 事物的各种情况;状况;光景
她家的景况越来越好了
景慕
jǐngmù
[respect and admire] 景仰;仰慕
他怀着景慕的心情参观雷锋纪念馆
景气
jǐngqì
(1)
[prosperity]∶经济繁荣、兴旺
(2)
[scenery]∶景象;景致
眼前呈现一片萧杀的景气
景区
jǐngqū
[scenic spot] 供游客游览观赏的风景区
自然景区
景色
jǐngsè
[scene] 风景;景致
一片森林的景色
景深
jǐngshēn
[depth of field] 在摄影机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沿着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器轴线所测定的物体距离范围
景胜
jǐngshèng
[scenic spots and historical sites] 风景名胜
香山景胜美不胜收
景泰蓝
jǐngtàilán
[cloisonne] 中国工艺品之一,用铜做胎,把铜丝掐成花纹焊在胎上,填上珐琅彩釉烧制而成。明代景泰年间开始大量制造,珐琅彩釉多用蓝色
景物
jǐngwù
[scenery] 可供观赏的景色和事物
景物清幽
有何景物。--[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景象
jǐngxiàng
(1)
[view]∶情景;气象
从取景窗看到的景象
(2)
[omen]∶迹象;征兆
景炎
jǐngyán
[the eitle of emperor zhao shi"s reign in song dynasty] 宋端宗赵昰的年号。(1276╠1278)
改元景炎。--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景仰
jǐngyǎng
[respect and admire] 敬佩尊重;仰慕
景遇
jǐngyù
[circumstances;one"s lot] 境况和遭遇
景遇转好
景致
jǐngzhì
[scenery] 风景
景致新奇
景1
jǐng ㄐㄧㄥˇ
(1)
环境的风光~色。~致。~物。~观。~气(a.景色;b.指经济繁荣现象,统指兴旺)。~深。
(2)
情况,状况~象。~况。年~。
(3)
佩服,敬慕~仰。~慕。
(4)
高,大~行(xíng)。
(5)
姓。
郑码ksjk,u666f,gbkbeb0
笔画数12,部首日,笔顺编号251141251234
scape;
景2
yǐng ㄧㄥˇ
古同影”,影子。
郑码ksjk,u666f,gbkbeb0
笔画数12,部首日,笔顺编号251141251234
展开阅读
景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