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春秋·佚名《鹊巢》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春秋·佚名《二子乘舟》
猗嗟娈兮,清扬婉兮。舞则选兮,射则贯兮。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春秋·佚名《猗嗟》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春秋·佚名《既醉》
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春秋·佚名《潜》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祝融戒而跸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
先秦·屈原《远游》
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
先秦·屈原《远游》
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
先秦·屈原《九歌》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莫之能善御
先秦·宋玉《九辩》
无衣裘以御冬兮,恐溘死不得见乎阳春
先秦·宋玉《九辩》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先秦·屈原《离骚》
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
先秦·屈原《九章》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先秦·屈原《九章》
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
先秦·屈原《九章》
入景响之无应兮,闻省想而不可得
先秦·屈原《九章》
借光景以往来兮,施黄棘之枉策
先秦·屈原《九章》
廓抱景而独倚兮,超永思乎故乡
先秦·庄忌《哀时命》
蓬艾亲入御于床笫兮,马兰踸踔而日加
两汉·东方朔《七谏》
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
两汉·东方朔《七谏》
铅刀进御兮,遥弃太阿
两汉·东方朔《七谏》
铅刀厉御兮,顿弃太阿
两汉·王褒《九怀》
俓娵觜兮直驰,御者迷兮失轨
两汉·王逸《九思》
云服阴阳之正道兮,御后土之中和
两汉·刘向《九叹》
芳若兹而不御兮,捐林薄而菀死
两汉·刘向《九叹》
纤阿不御焉舒情兮,曾哀悽欷心离离兮,还顾高丘泣如洒兮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公伯寮诉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吾未见其人也。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得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西周·姬昌《蒙卦》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西周·姬昌《渐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唐代·王维《鹿柴》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代·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代·韩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唐代·郑畋《马嵬坡》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唐代·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唐代·李颀《送魏万之京》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唐代·杜甫《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唐代·杜甫《阁夜》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唐代·薛逢《宫词》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先帝御马五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芙蓉旌旗烟雾落,影动倒景摇潇湘
唐代·杜甫《寄韩谏议 / 寄韩谏议注》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唐代·王昌龄《长信怨》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唐代·杜甫《丽人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宋代·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宋代·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
宋代·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惟有御沟声断,似知人呜咽
宋代·韩元吉《好事近·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
岁在壬戌,甫临长至,张总侍御邀饮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倦游燕、风光满目,好景良辰,谁共携手
宋代·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洛神赋》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魏晋·曹植《洛神赋》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
魏晋·曹植《洛神赋》
”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魏晋·曹植《洛神赋》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魏晋·曹植《洛神赋》
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醉翁亭记》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典故出处】《别赋》
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
南北朝·江淹《别赋》
日出天而曜景,露下地而腾文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神女赋》
褰余而请御兮,愿尽心之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风赋》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
先秦·宋玉《风赋》
【典故出处】《归田赋》
于时曜灵俄景,继以望舒
两汉·张衡《归田赋》
【典故出处】《月赋》
歌响未终,余景就毕,满堂变容,回遑如失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习步顿以升降,御春服而逍遥
魏晋·左思《三都赋》
备法驾,理秋御
魏晋·左思《三都赋》
亲御监门,嗛嗛同轩
魏晋·左思《三都赋》
汉罪流御,秦馀徙<列巾>
魏晋·左思《三都赋》
潜龙浮景,而幽泉高镜
魏晋·左思《三都赋》
”东吴王孙冁然而咍,曰:“夫上图景宿,辨於天文者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龙眼橄榄,榴御霜
魏晋·左思《三都赋》
结根比景之阴,列挺衡山之阳
魏晋·左思《三都赋》
阹以九疑,御以沅湘
魏晋·左思《三都赋》
魂褫气慑而自踢伏者,应弦饮羽,形偾景僵者,累积而增益,杂袭错缪
魏晋·左思《三都赋》
习御长风,狎玩灵胥
魏晋·左思《三都赋》
金马骋光而绝景,碧鸡儵忽而曜仪
魏晋·左思《三都赋》
吉日良辰,置酒高堂,以御嘉宾
魏晋·左思《三都赋》
饮御酣,宾旅旋
魏晋·左思《三都赋》
天帝运期而会昌,景福肸飨而兴作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酌湘吴之醇酎,御狐貉之兼衣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制磁石以御冲,糊赪壤以飞文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随园记》
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
清代·袁枚《随园记》
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清代·袁枚《随园记》
【典故出处】《七发》
于是伯乐相其前后,王良、造父为之御,秦缺、楼季为之右
两汉·枚乘《七发》
”客曰:“既登景夷之台,南望荆山,北望汝海,左江右湖,其乐无有
两汉·枚乘《七发》
使先施、徵舒、阳文、段干、吴娃、闾、傅予之徒,杂裾垂髾,目窕心与;揄流波,杂杜若,蒙清尘,被兰泽,嬿服而御
两汉·枚乘《七发》
于是极犬马之才,困野兽之足,穷相御之智巧,恐虎豹,慑鸷鸟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吹参差而入道德兮,故永御而可贵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宜其目领而心解,景会而理得也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幽通赋》
上圣迕而后拔兮,虽群黎之所御
两汉·班固《幽通赋》
昔卫叔之御昆兮,昆为寇而丧予
两汉·班固《幽通赋》
恐魍魉之责景兮,羌未得其云已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东征赋》
勉仰高而蹈景兮,尽忠恕而与人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封燕然山铭》
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其如是,孰能御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六节》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六节》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其若是,孰能御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七节》
”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成覸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一节》
”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一节》
’御者且羞与射者比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一节》
齐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七节》
”万章曰:“今有御人于国门之外者,其交也以道,其馈也以礼,斯可受御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曰:“今之诸侯取之于民也,犹御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六节》
孟子曰:“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