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
春秋·佚名《椒聊》
吉日维戊,既伯既祷。田车既好,四牡孔阜。升彼大阜,从其群丑。
春秋·佚名《吉日》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禄如茨。韎韐有奭,以作六师。
春秋·佚名《瞻彼洛矣》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
先秦·屈原《离骚》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先秦·屈原《离骚》
霜雪兮漼溰,冰冻兮洛泽
两汉·王逸《九思》
将升兮高山,上有兮猴猿
两汉·王逸《九思》
乘六蛟兮蜿蝉,遂驰骋兮升云
两汉·王逸《九思》
周流览于四海兮,志升降以高驰
两汉·刘向《九叹》
排帝宫与罗囿兮,升县圃以眩灭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攫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壹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翼如也,复其位,椒措如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撰,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与子乎?”子贡曰:“君子壹言以为知,壹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勤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西周·姬昌《同人卦》
《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西周·姬昌《升卦》
初六:允升,大吉。
西周·姬昌《升卦》
九三:升虚邑。
西周·姬昌《升卦》
六五:贞吉,升阶。
西周·姬昌《升卦》
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贞。
西周·姬昌《升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归雁洛阳边
唐代·王湾《次北固山下》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唐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唐代·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唐代·李颀《送陈章甫》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宋代·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
宋代·汪元量《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曾看洛阳旧谱
宋代·刘克庄《昭君怨·牡丹》
【典故出处】《洛神赋》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魏晋·曹植《洛神赋》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魏晋·曹植《洛神赋》
”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魏晋·曹植《洛神赋》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魏晋·曹植《洛神赋》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风赋》
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
先秦·宋玉《风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伊洛榛旷,崤函荒芜
魏晋·左思《三都赋》
习步顿以升降,御春服而逍遥
魏晋·左思《三都赋》
河洛开奥,符命用出
魏晋·左思《三都赋》
桃笙象簟,韬於筒中;蕉葛升越,弱於罗纨
魏晋·左思《三都赋》
军马弭髦而仰秣,渊鱼竦鳞而上升
魏晋·左思《三都赋》
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若乃玄律穷,严气升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凭云升降,从风飘零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七发》
发怒庢沓,清升踰跇,侯波奋振,合战于藉藉之口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东征赋》
乃举趾而升舆兮,夕予宿乎偃师
两汉·班昭《东征赋》
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门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余有行于京洛兮,遘淫雨之经时
两汉·蔡邕《述行赋》
顾大河于北垠兮,瞰洛汭之始并
两汉·蔡邕《述行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