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为,我艺黍稷。我黍与与,我稷翼翼。
春秋·佚名《楚茨》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
先秦·屈原《招魂》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西周·姬昌《需卦》
六五:贞疾,恒不死。
西周·姬昌《豫卦》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西周·姬昌《恒卦》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
西周·姬昌《恒卦》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西周·姬昌《恒卦》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西周·姬昌《恒卦》
上六:振恒,凶。
西周·姬昌《恒卦》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西周·姬昌《益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唐代·韩愈《石鼓歌》
【典故出处】《思旧赋》
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
魏晋·向秀《思旧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观所恒,通其变
魏晋·左思《三都赋》
金石丝竹之恒韵,匏土革木之常调
魏晋·左思《三都赋》
穷岫泄云,日月恒翳
魏晋·左思《三都赋》
风俗以果为婳,人物以戕害为艺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虽有门而长闭,实无水而恒沉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北征赋》
乱曰:夫子固穷游艺文兮,乐以忘忧惟圣贤兮
两汉·班彪《北征赋》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其气皆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五节》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人恒过,然后能改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八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