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春秋·佚名《汾沮洳》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何冯弓挟矢,殊能将之
先秦·屈原《天问》
遂踢达兮邪造,与日月兮殊道
两汉·王逸《九思》
方圜殊而不合兮,钩绳用而异态
两汉·刘向《九叹》
惜今世其何殊兮,远近思而不同
两汉·刘向《九叹》
服觉皓以殊俗兮,貌揭揭以巍巍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唐代·王维《终南山》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唐代·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唐代·韦庄《章台夜思》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唐代·王维《西施咏》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唐代·元结《贼退示官吏》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唐代·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唐代·王维《桃源行》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唐代·杜甫《哀王孙》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宋代·张元干《菩萨蛮·春来春去催人老》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洛神赋》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魏晋·曹植《洛神赋》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风赋》
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先秦·宋玉《风赋》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书幽芳亭记》
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典故出处】《冷泉亭记》
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
唐代·白居易《冷泉亭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魏国先生有睟其容,乃盱衡而诰曰:“异乎交益之士,盖音有楚夏者,土风之乖也;情有险易者,习俗之殊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至於山川之倬诡,物产之魁殊
魏晋·左思《三都赋》
览大易与春秋,判殊隐而一致
魏晋·左思《三都赋》
原隰殊品,窊隆异等
魏晋·左思《三都赋》
倜傥之极异,誳诡之殊事,藏理於终古,而未寤於前觉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水物殊品,鳞介异族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高唐赋》
”惟高唐之大体兮,殊无物类之可仪比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其名曰智穷:矫矫亢亢,恶园喜方,羞为奸欺,不忍伤害;其次名曰学穷:傲数与名,摘抉杳微,高挹群言,执神之机;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祗以自嬉;又其次曰命穷:影与行殊,而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又其次曰交穷:磨肌戛骨,吐出心肝,企足以待,寘我仇怨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幽通赋》
三仁殊于一致兮,夷惠舛而齐声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东征赋》
到长垣之境界,察农野之居民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屯烟佛照,无殊阴火之潜,故为葕阳之所不入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鹦鹉赋》
虽同族于羽毛,固殊智而异心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经圃田而瞰北境兮,悟卫康之封疆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封燕然山铭》
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二节》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六节》
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