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淮
简单释义:
淮〈名〉
(形声。从水,隹声。本义水名。也称淮河) 同本义
淮,淮水也。--《说文》。朱骏声曰出今河南南阳府桐柏县桐柏山,经安微至江苏清河县合于河,经安东县至云梯关入海。”
江淮河济为四渎。--《尔雅》
其浸淮泗。--《周礼·职方式》
淮左名都。--宋·姜夔《扬州慢》
又如淮洪(淮河与洪河,一说淮河中的洪水。也比喻善言健谈);淮军(李鸿章在安徽一带组织的军队);淮南耆阳(淮河以南的年高而有声望的人)
淮 犊
大
淮雨。--《尚书大传》。注大雨之名也。”
淮huái淮河,我国大河之一。源出河南省,流经安徽省,到江苏省入洪泽湖。全长约1000公里。
详细解释:淮 huai 部首 氵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1淮
huái
〈名〉
(1)
(形声。从水,隹(zhuī)声。本义水名。也称淮河) 同本义 [the huaihe river]
淮,淮水也。--《说文》。朱骏声曰出今河南南阳府桐柏县桐柏山,经安微至江苏清河县合于河,经安东县至云梯关入海。”
江淮河济为四渎。--《尔雅》
其浸淮泗。--《周礼·职方式》
淮左名都。--宋·姜夔《扬州慢》
(2)
又如淮洪(淮河与洪河,一说淮河中的洪水。也比喻善言健谈);淮军(李鸿章在安徽一带组织的军队);淮南耆阳(淮河以南的年高而有声望的人)
淮
huái
犊
大 [torrential]
淮雨。--《尚书大传》。注大雨之名也。”
淮安
huái ān
[huai"an] 江苏省淮阴市属县。位于省中部偏北,人口112万。为苏北主要水利枢纽。周恩来的故乡
淮北
huáiběi
(1)
[north anhui province]∶指淮河以北的地区,特指安徽的北部
(2)
[huaibei]∶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北部,面积2725平方公里,人口133万,其中市区人口43万。淮北煤田为中国主要煤炭基地之一
淮海
huáihǎi
[huaihai,the area centered around xuzhou in the north of the huaihe river] 指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河以北及海州(现在的连云港市西南)一带的地区
淮海战役
huáihǎi zhànyì
[huaihai batttle]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与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决战,经过两个多月,歼灭国民党军55万人,与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合称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
淮河
huái hé
[the huaihe river] 中国长江和黄河之间的大河。发源于桐柏山,原注入黄海,后因黄河改道,淤高下游河床后,它才流入洪泽湖,经高邮湖入长江,长845公里,流域16.4万平方公里
淮剧
huáijù
[huai opera] 江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原名江淮戏”,流行于淮阴、盐城等地
淮南
huáinán
(1)
[the middle part of anhui province]∶指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特指安徽的中部
(2)
[huainan]∶安徽省的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偏北,面积212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91平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100万。淮南煤矿是中国主要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淮南方
huáinánfāng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works lost in ancient times] 失传医药著作
读《淮南方》。--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淮南子
huáinánzi
[huainan zi] 书名。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等所著,又名《淮南鸿烈》。属于杂家著作,它揉合儒、法和阴阳五行家的观点。现流传下来的二十一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
淮
huái ㄏㄨㄞˊ
〔~河〕水名,源于中国河南省桐柏山,流经安徽、江苏两省入洪泽湖。简称淮”,如~北”。~南”。
郑码vni,u6dee,gbkbbb4
笔画数11,部首氵,笔顺编号44132411121
展开阅读
淮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舟
简单释义:
舟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汉以后用船”渐多起来。本义船)
同本义
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说文》
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谓之舟。--《方言九》
作舟以行水。--《考工记·总目》
舟以行川谷。--《墨子·节用》。按,舟之始,古以自空大木为之,曰俞,后因集板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易·系辞下》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诗·邶风·二子乘舟》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
舟zhōu船小~。扁~。轻~已过万重山。
详细解释:舟 zhou 部首 舟 部首笔画 06 总笔画 06舟
boat;
舟
zhōu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汉以后用船”渐多起来。本义船)
(2)
同本义 [boat]
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说文》
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谓之舟。--《方言九》
作舟以行水。--《考工记·总目》
舟以行川谷。--《墨子·节用》。按,舟之始,古以自空大木为之,曰俞,后因集板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易·系辞下》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诗·邶风·二子乘舟》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舟人大恐。(舟人,船夫)。--宋· 苏轼《石钟山记》
舟人指点。--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
又如舟人(掌舟的人。即船夫);舟次(船只及船只停留之处);舟牧(古时掌船的官);舟师(古时的水上军队,即今海军;船夫);舟航(由舟相连而成的浮桥。也作舟杭”);舟梁(连船为桥;船和桥)
(4)
尊彝等器的托盘 [dish]
皆有舟。--《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尊下台,若今之承盘。”
(5)
酒器名 [wine vessel]
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王舟。--《东坡诗》
(6)
姓
舟
zhōu
用船过渡 [ferry sb.through]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诗·邶风·谷风》
商人舟米以来者相望。--李翱《故东川节度使卢公传》
舟车
zhōuchē
(1)
[vessel and vehicle]∶交通船只和车辆
舟车之利
(2)
[journey]∶长途旅行或旅途
舟车劳顿
舟楫
zhōují
(1)
[boat and oar]∶船和桨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荀子·劝学》
(2)
[vessels]∶水上船只
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之利
舍鞍马仗舟楫。--《资治通鉴》
幸有舟楫迟。--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舟桥
zhōuqiáo
(1)
[bridge of boats]∶用并列停泊的船只组成的跨越水域的通道
(2)
[temporary bridge made by joining boats together]∶用专用船只或民船架设的浮桥
舟子
zhōuzi
[boatman] 驾船的人--亦称船夫”
至河问渡,舟子拒之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明·魏学洢《核舟记》
舟
zhōu ㄓㄡˉ
船~辑。龙~。轻~。一叶扁~。泛~。同~共济。
郑码py,u821f,gbkd6db
笔画数6,部首舟,笔顺编号335414
展开阅读
舟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