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宋代·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宋代·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宋代·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宋代·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宋代·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
月移花影约重来
宋代·李清照《浣溪沙·闺情》
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
宋代·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泪融残粉花钿重
宋代·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宋代·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宋代·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宋代·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宋代·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宋代·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旧时天气旧时衣
宋代·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长亭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
宋代·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衣上酒痕诗里字
宋代·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
宋代·赵佶《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宋代·苏轼《贺新郎·夏景》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宋代·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宋代·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
宋代·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宋代·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宋代·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
宋代·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绿杯红袖趁重阳
宋代·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
宋代·吴文英《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
宋代·张炎《解连环·孤雁》
叹往事、不堪重省
宋代·陆游《清商怨·葭萌驿作》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
宋代·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今岁重寻携手处,空物是人非春暮
宋代·李元膺《茶瓶儿·去年相逢深院宇》
晓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
宋代·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马上离魂衣上泪
宋代·程垓《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舜盖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
宋代·辛弃疾《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宋代·周邦彦《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晴碧万重云
宋代·范成大《菩萨蛮·湘东驿》
更听胡笳、哀怨泪沾衣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漂零客、泪满衣
宋代·姜夔《江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而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妻子一船衣百结
宋代·洪适《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离魂难倩招清此,梦缟衣、解佩溪边
宋代·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
宋代·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帽檐尘重风吹野,帐角香销月满楼
宋代·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临行愁见理征衣
宋代·夏竦《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
江山重叠倍销魂
宋代·李之仪《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
宋代·周密《玉京秋·烟水阔》
红袖衣
宋代·蔡伸《长相思·村姑儿》
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苎萝衣
宋代·None《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春秋·佚名《葛覃》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春秋·佚名《柏舟》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春秋·佚名《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春秋·佚名《绿衣》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春秋·佚名《淇奥》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春秋·佚名《硕人》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春秋·佚名《大车》
大车啍啍,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春秋·佚名《大车》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春秋·佚名《缁衣》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春秋·佚名《清人》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春秋·佚名《出其东门》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春秋·佚名《出其东门》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春秋·佚名《东方未明》
卢重环,其人美且鬈。
春秋·佚名《卢令》
卢重鋂,其人美且偲。
春秋·佚名《卢令》
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春秋·佚名《山有枢》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春秋·佚名《唐风·扬之水》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春秋·佚名《无衣》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春秋·佚名《无衣》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春秋·佚名《终南》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春秋·佚名《秦风·无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春秋·佚名《蜉蝣》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々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春秋·佚名《东山》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春秋·佚名《七月》
九罭之鱼,鳟鲂。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春秋·佚名《九罭》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稚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无贰无虞,上帝临女。敦商之旅,克咸厥功。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春秋·佚名《閟宫》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先秦·屈原《卜居》
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先秦·屈原《远游》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先秦·屈原《天问》
增城九重,其高几里
先秦·屈原《天问》
汤出重泉,夫何辠尤
先秦·屈原《天问》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先秦·None《渔父》
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先秦·屈原《九歌》
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
先秦·屈原《九歌》
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先秦·屈原《九歌》
东君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驾龙輈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儋兮忘归;縆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敝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先秦·屈原《九歌》
君之门以九重
先秦·宋玉《九辩》
食不媮而为饱兮,衣不苟而为温
先秦·宋玉《九辩》
无衣裘以御冬兮,恐溘死不得见乎阳春
先秦·宋玉《九辩》
谅城郭之不足恃兮,虽重介之何益
先秦·宋玉《九辩》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先秦·屈原《离骚》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先秦·屈原《离骚》
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敶词: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先秦·屈原《离骚》
欲儃徊以干傺兮,恐重患而离尤
先秦·屈原《九章》
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
先秦·屈原《九章》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先秦·屈原《九章》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先秦·屈原《九章》
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
先秦·屈原《九章》
骤谏君而不听兮,重任石之何益
先秦·屈原《九章》
三圭重侯,听类神只
先秦·屈原《大招》
非重躯以虑难兮,惜伤身之无功
两汉·贾谊《惜誓》
凿山楹而为室兮,下被衣于水渚
先秦·庄忌《哀时命》
执权衡而无私兮,称轻重而不差
先秦·庄忌《哀时命》
众轻积而折轴兮,原咎杂而累重
两汉·东方朔《七谏》
我决死而不生兮,虽重追吾何及
两汉·东方朔《七谏》
红采兮骍衣,翠缥兮为裳
两汉·王褒《九怀》
袭英衣兮缇[糹習],披华裳兮芳芬
两汉·王褒《九怀》
修余兮袿衣,骑霓兮南上
两汉·王褒《九怀》
周八极兮历九州,求轩辕兮索重华
两汉·王逸《九思》
念灵闺兮隩重深,原竭节兮隔无由
两汉·王逸《九思》
摄衣兮缓带,操我兮墨阳
两汉·王逸《九思》
裳襜襜而含风兮,衣纳纳而掩露
两汉·刘向《九叹》
薜荔饰而陆离荐兮,鱼鳞衣而白蜺裳
两汉·刘向《九叹》
游清灵之飒戾兮,服云衣之披披
两汉·刘向《九叹》
今反表以为里兮,颠裳以为衣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于其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血。禹,吾无间然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曰:“衣敝韫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祈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攫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谵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君子不以绀诹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诊稀裕,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霓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抉。必有寝衣,长壹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齐,必有明衣。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壹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尧曰第二十》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尧曰第二十》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
西周·姬昌《既济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代·李白《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唐代·李商隐《隋宫 / 隋堤》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唐代·李商隐《瑶池》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唐代·刘禹锡《乌衣巷》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唐代·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唐代·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唐代·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唐代·李商隐《落花》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唐代·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唐代·杜荀鹤《春宫怨》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唐代·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 赋得暮雨送李曹》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代·张九龄《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
唐代·温庭筠《送人东游》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唐代·刘昚虚《阙题》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唐代·骆宾王《咏蝉 / 在狱咏蝉》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唐代·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唐代·王维《酬郭给事》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唐代·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一》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唐代·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唐代·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唐代·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唐代·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唐代·李商隐《春雨》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唐代·李商隐《隋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唐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唐代·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唐代·秦韬玉《贫女》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唐代·薛逢《宫词》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唐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唐代·王维《西施咏》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唐代·王维《西施咏》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唐代·杜甫《赠卫八处士》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唐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唐代·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 秋登万山寄张五 / 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 秋登万山》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唐代·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唐代·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唐代·李商隐《韩碑》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唐代·李颀《琴歌》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唐代·杜甫《古柏行》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唐代·韩愈《山石》
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
唐代·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唐代·王维《秋夜曲》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唐代·王维《老将行》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唐代·王昌龄《长信怨》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唐代·王昌龄《长信怨》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唐代·王维《桃源行》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二》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代·李白《清平调·其一》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代·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唐代·杜甫《兵车行》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唐代·杜甫《丽人行》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唐代·None《金缕衣》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唐代·孟郊《游子吟》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唐代·高适《燕歌行》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唐代·高适《燕歌行》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间厕曲折,平者深墨,峻者沸白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洛神赋》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别赋》
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神女赋》
振绣衣,被袿裳,秾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
先秦·宋玉《神女赋》
于是摇佩饰,鸣玉鸾;奁衣服,敛容颜;顾女师,命太傅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月赋》
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虎丘记》
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思重爻,摹大壮
魏晋·左思《三都赋》
绮井列疏以悬蒂,华莲重葩而倒披
魏晋·左思《三都赋》
上累栋而重霤,下冰室而沍冥
魏晋·左思《三都赋》
四门,隆厦重起
魏晋·左思《三都赋》
肃肃阶,重门再扃
魏晋·左思《三都赋》
介胄重袭,旍旗跃茎
魏晋·左思《三都赋》
襁负赆贽,重译贡篚
魏晋·左思《三都赋》
追亘卷领与结绳,睠留重华而比踪
魏晋·左思《三都赋》
贵非吾尊,重士逾山
魏晋·左思《三都赋》
由重山之束厄,因长川之裾势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兼重以崒缪,偭辰光而罔定
魏晋·左思《三都赋》
振荡汪流,雷抃重渊
魏晋·左思《三都赋》
增冈重阻,列真之宇
魏晋·左思《三都赋》
攒柯挐茎,重葩殗叶
魏晋·左思《三都赋》
山鸡归飞而来栖,翡翠列巢以重行
魏晋·左思《三都赋》
郛郭周匝,重城结隅
魏晋·左思《三都赋》
纻衣絺服,杂沓傱萃
魏晋·左思《三都赋》
旗鱼须,常重光
魏晋·左思《三都赋》
思假道於丰隆,披重霄而高狩
魏晋·左思《三都赋》
带二江之双流,抗峨眉之重阻
魏晋·左思《三都赋》
华阙双邈,重门洞开
魏晋·左思《三都赋》
列隧百重,罗肆巨千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曹风》以麻衣比色,楚谣以幽兰俪曲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于是台如重璧,逵似连璐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酌湘吴之醇酎,御狐貉之兼衣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于是乃作而赋积雪之歌,歌曰:携佳人兮披重幄,援绮衾兮坐芳褥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岂必连闼洞房,南阳樊重之第;赤墀青锁,西汉王根之宅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藏狸并窟,乳鹊重巢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七发》
虚中重听,恶闻人声,精神越渫,百病咸生
两汉·枚乘《七发》
饮食则温淳甘脆,脭醲肥厚;衣裳则杂遝曼煖,燂烁热暑
两汉·枚乘《七发》
于是使射千镒之重,争千里之逐
两汉·枚乘《七发》
壁垒重坚,沓杂似军行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高唐赋》
交加累积,重叠增益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九重既不可启,又群吠之狺狺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逐贫赋》
徒行负笈,出处易衣
两汉·扬雄《逐贫赋》
人皆重蔽,予独露居;人皆怵惕,予独无虞
两汉·扬雄《逐贫赋》
【典故出处】《剑阁铭》
覆车之轨,无或重迹
魏晋·张载《剑阁铭》
【典故出处】《幽通赋》
发还师以成命兮,重醉行而自耦
两汉·班固《幽通赋》
木偃息以蕃魏兮,申重茧以存荆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蚊对》
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
明代·方孝孺《蚊对》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北征赋》
抚长剑而慨息,泣涟落而沾衣
两汉·班彪《北征赋》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相视褫气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鹦鹉赋》
绀趾丹觜,绿衣翠衿
两汉·祢衡《鹦鹉赋》
流飘万里,崎岖重阻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权,然后知轻重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老者衣锦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一节》
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一节》
谓棺椁衣衾之美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六节》
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九节》
”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许子衣褐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夫人蚕缫,以为衣服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牺牲不成,粢盛不洁,衣服不备,不敢以祭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一节》
’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一节》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曰:“礼重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色与礼孰重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曰:“礼重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节》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二节》
”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六节》
及其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六节》
孟子曰:“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七节》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