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春秋·佚名《鸡鸣》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齐桓九会,卒然身杀
先秦·屈原《天问》
武发杀殷,何所悒
先秦·屈原《天问》
勋阖梦生,少离散亡
先秦·屈原《天问》
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先秦·屈原《九歌》
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
先秦·屈原《九章》
”巫阳对曰:“掌梦
先秦·屈原《招魂》
与王趋梦兮,课后先
先秦·屈原《招魂》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君子不以绀诹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诊稀裕,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霓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抉。必有寝衣,长壹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管仲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壹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和苕,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耘。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尧曰第二十》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西周·姬昌《既济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唐代·金昌绪《春怨 / 伊州歌》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唐代·白居易《后宫词》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唐代·杜牧《遣怀》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唐代·张泌《寄人》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代·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唐代·温庭筠《瑶瑟怨》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唐代·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唐代·李商隐《凉思》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唐代·杜牧《旅宿》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唐代·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唐代·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唐代·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唐代·张九龄《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唐代·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唐代·钱起《送僧归日本》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唐代·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唐代·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唐代·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代·李商隐《锦瑟》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唐代·李商隐《春雨》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唐代·杜甫《佳人》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唐代·王维《老将行》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唐代·王昌龄《长信怨》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唐代·李白《长相思·其一》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唐代·李白《蜀道难》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宋代·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仿佛梦魂归帝所
宋代·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宋代·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关河梦断何处
宋代·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宋代·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宋代·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
宋代·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宋代·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宋代·周邦彦《兰陵王·柳》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宋代·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
宋代·高观国《少年游·草》
年事梦中休
宋代·吴文英《唐多令·惜别》
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宋代·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宋代·赵佶《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宋代·苏轼《贺新郎·夏景》
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
宋代·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宋代·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
宋代·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宋代·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宋代·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宋代·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门隔花深梦旧游
宋代·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
宋代·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人道有情须有梦,无梦岂无情
宋代·None《武陵春·人道有情须有梦》
夜夜相思直到明,有梦怎生成
宋代·None《武陵春·人道有情须有梦》
伊若忽然来梦里,邻笛又还惊
宋代·None《武陵春·人道有情须有梦》
春梦笙歌里
宋代·吴文英《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宋代·秦观《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
宋代·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记醉踏南屏, 彩扇咽寒蝉,倦梦不知蛮素
宋代·吴文英《霜叶飞·重九》
归来独卧逍遥夜,梦里相逢酩酊天
宋代·晏几道《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
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
宋代·贺铸《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
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
宋代·贺铸《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
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
宋代·晁冲之《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战舰东风慳借便,梦断神州故里
宋代·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洛浦梦回留佩客,秦楼声断吹箫侣
宋代·岳珂《满江红·小院深深》
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
宋代·姜夔《江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而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
宋代·姜夔《江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而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离魂难倩招清此,梦缟衣、解佩溪边
宋代·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叙别梦、扬州一觉
宋代·吴文英《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
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
宋代·孔夷《南浦·旅怀》
情思乱,梦魂浮
宋代·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共东风、几番吹梦,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
宋代·周密《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幽梦觉,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
宋代·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隔屋秦筝依约,谁品春词?回首繁华梦,流水斜晖
宋代·None《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春梦人间须断
宋代·吴文英《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
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
宋代·吴文英《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别赋》
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神女赋》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其夜玉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
先秦·宋玉《神女赋》
王曰:“其梦若何
先秦·宋玉《神女赋》
寐而梦之,寤不自识;罔兮不乐,怅然失志
先秦·宋玉《神女赋》
于是抚心定气,复见所梦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风赋》
蹶石伐木,梢杀林莽
先秦·宋玉《风赋》
【典故出处】《书幽芳亭记》
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典故出处】《李夫人赋》
欢接狎以离别兮,宵寤梦之芒芒
两汉·刘彻《李夫人赋》
【典故出处】《随园记》
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清代·袁枚《随园记》
【典故出处】《高唐赋》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先秦·宋玉《高唐赋》
”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幽通赋》
宣曹兴败于下梦兮,鲁卫名谥于铭谣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四节》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六节》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六节》
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二节》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故曰,国人杀之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一节》
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曰‘人可杀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八节》
彼如曰‘孰可以杀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八节》
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八节》
”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一节》
’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葛伯率其民,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夺之,不授者杀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五节》
有童子以黍肉饷,杀而夺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五节》
为其杀是童子而征之,四海之内皆曰:‘非富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雠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五节》
太誓曰:‘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则取于残,杀伐用张,于汤有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五节》
’他日,其母杀是鹅也,与之食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四节》
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四节》
孟子曰:“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四节》
逄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不识舜不知象之将杀己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万章问曰:“象日以杀舜为事,立为天子,则放之,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三节》
”万章曰:“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三节》
孔子不悦于鲁卫,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而过宋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八节》
康诰曰:‘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譈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徒取诸彼以与此,然且仁者不为,况于杀人以求之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八节》
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二节》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五节》
孟子曰:“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七节》
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七节》
孟子曰:“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节》
”盆成括见杀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九节》
门人问曰:“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九节》
”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