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闵空宇之孤子兮,哀枯杨之冤雏
两汉·刘向《九叹》
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先秦·屈原《离骚》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先秦·屈原《九章》
幸而得脱,其外旷宇些
先秦·屈原《招魂》
高堂邃宇,槛层轩些
先秦·屈原《招魂》
雾露濛濛其晨降兮,云依斐而承宇
先秦·庄忌《哀时命》
使枭杨先导兮,白虎为之前後
先秦·庄忌《哀时命》
观中宇兮浩浩,纷翼翼兮上跻
两汉·王褒《九怀》
攀天阶兮下视,见鄢郢兮旧宇
两汉·王逸《九思》
潜周鼎于江淮兮,爨土鬵于中宇
两汉·刘向《九叹》
济杨舟于会稽兮,就申胥于五湖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春秋·佚名《东门之杨》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稚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无贰无虞,上帝临女。敦商之旅,克咸厥功。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春秋·佚名《閟宫》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西周·姬昌《大过卦》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西周·姬昌《大过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唐代·王昌龄《闺怨》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唐代·郑畋《马嵬坡》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唐代·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唐代·李商隐《隋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唐代·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变调如闻杨柳春, 上林繁花照眼新
唐代·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代·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唐代·王维《老将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宋代·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宋代·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宋代·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代·宋祁《玉楼春·春景》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宋代·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楼外垂杨千万缕
宋代·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绿满山川闻杜宇
宋代·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宋代·王安国《清平乐·春晚》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宋代·钱惟演《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宋代·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
宋代·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
宋代·李元膺《茶瓶儿·去年相逢深院宇》
天宇迥,物华幽
宋代·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
宋代·戴复古《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映水曲、翠瓦朱檐,垂杨里、乍见津亭
宋代·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江陵旧事,何曾再问杨琼
宋代·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
宋代·吴文英《望江南·三月暮》
门外垂杨岸侧,画桥谁系兰舟
宋代·万俟咏《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
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
宋代·寇准《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正拂面、垂杨堪揽结
宋代·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
宋代·岳珂《满江红·小院深深》
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
宋代·None《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移得绿杨栽后院
宋代·张先《蝶恋花·移得绿杨栽后院》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风赋》
猎蕙草,离秦衡,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
先秦·宋玉《风赋》
【典故出处】《登楼赋》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
两汉·王粲《登楼赋》
【典故出处】《思旧赋》
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
魏晋·向秀《思旧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然相如赋上林而引“卢橘夏熟”,杨雄赋甘泉而陈“玉树青葱”,班固赋西都而叹以出比目,张衡赋西京而述以游海若
魏晋·左思《三都赋》
翼翼京室,眈眈帝宇,巢焚原燎,变为煨烬,故荆棘旅庭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画雍豫之居,写八都之宇
魏晋·左思《三都赋》
造文昌之广殿,极栋宇之弘规
魏晋·左思《三都赋》
仪形宇宙,历像贤圣
魏晋·左思《三都赋》
驰道周屈於果下,延阁胤宇以经营
魏晋·左思《三都赋》
缭垣开囿,观宇相临
魏晋·左思《三都赋》
天宇骇,地庐惊
魏晋·左思《三都赋》
一六合而光宅,翔集遐宇
魏晋·左思《三都赋》
殷动宇宙,胡可胜原
魏晋·左思《三都赋》
增冈重阻,列真之宇
魏晋·左思《三都赋》
寒暑隔阂於邃宇,虹霓回带於云馆
魏晋·左思《三都赋》
竞其区宇,则并疆兼巷;矜其宴居,则珠服玉馔
魏晋·左思《三都赋》
廓灵关以为门,包玉垒而为宇
魏晋·左思《三都赋》
栋宇相望,桑梓接连
魏晋·左思《三都赋》
坛宇显敞,高门纳驷
魏晋·左思《三都赋》
喧哗鼎沸,则哤聒宇宙;嚣尘张天,则埃壒曜灵
魏晋·左思《三都赋》
碧出苌弘之血,鸟生杜宇之魄
魏晋·左思《三都赋》
王褒韡晔而秀发,杨雄含章而挺生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白杨早落,寒草前衰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观受釐于宣室,赋长杨于直庐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七发》
”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
两汉·枚乘《七发》
”然阳气见于眉宇之间,侵淫而上,几满大宅
两汉·枚乘《七发》
”客曰:“将为太子奏方术之士有资略者,若庄周、魏牟、杨朱、墨濯、便蜎、詹何之伦,使之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十人者,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封燕然山铭》
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杨墨之道不怠,孔子之道不着,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六节》
孟子曰:“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六节》
今之与杨墨辩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从而招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