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春秋·佚名《击鼓》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存彷佛而不见兮,心踊跃其若汤
先秦·屈原《九章》
蓍蔡兮踊跃,孔鹤兮回翔
两汉·王褒《九怀》
水跃兮余旌,继以兮微蔡
两汉·王褒《九怀》
惶悸兮失气,踊跃兮距跳
两汉·王逸《九思》
哀我兮寡独,靡有兮齐伦
两汉·王逸《九思》
三苗之徒以放逐兮,伊皋之伦以充庐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和苕,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耘。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西周·姬昌《乾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唐代·李商隐《贾生》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唐代·杜甫《阁夜》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唐代·杜甫《阁夜》
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唐代·韩愈《石鼓歌》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唐代·王维《洛阳女儿行》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唐代·杜甫《丽人行》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缪默语之常伦,牵胶言而逾侈
魏晋·左思《三都赋》
奔龟跃鱼,有祭吕梁
魏晋·左思《三都赋》
介胄重袭,旍旗跃茎
魏晋·左思《三都赋》
冻醴流澌,温酎跃波
魏晋·左思《三都赋》
若离若合者,相与腾跃乎莽之野
魏晋·左思《三都赋》
若夫王孙之属,郤公之伦
魏晋·左思《三都赋》
斯盖宅土之所安乐,观听之所踊跃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公孙跃马而称帝,刘宗下辇而自王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七发》
阳鱼腾跃,奋翼振鳞
两汉·枚乘《七发》
”客曰:“将为太子奏方术之士有资略者,若庄周、魏牟、杨朱、墨濯、便蜎、詹何之伦,使之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迁延徙迤,鱼瞰鸟睨,垂喙转,瞪瞢忘食,况感阴阳之和,而化风俗之伦哉
两汉·王褒《洞箫赋》
搅搜捎,逍遥踊跃,若坏颓兮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王在灵沼,於韧鱼跃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二节》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圣人,人伦之至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节》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九节》
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以不告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二节》
今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节》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