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孟
简单释义:
孟
(形声。从子,皿声。本义妾媵生的长子称孟”,正妻生的长子称伯”,后来统称长子)
同本义
孟,长也。--《说文》
孟侯。--《书·康诰》
天子太子年十八曰孟侯。--《书·大传》
彼美孟姜。--《诗·郑风·有女同车》。传齐之长女。”
孟,姊也。--《方言十二》
惠公元妃孟子。--《左传·隐公元年》
胡卫道三子孟曰宽,仲曰定,季曰宕。--周密《癸辛杂识前集》
又如孟兄;孟孙;孟仲叔季(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顺次排行为大、二、三、四)
始,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
孟mèng
⒈旧时,兄弟姐妹排行用孟(伯)、仲、叔、季为序,孟是老大~兄。~女。
⒉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春。
⒊
详细解释:孟 meng 部首 子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8孟
mèng
(1)
(形声。从子,皿声。本义妾媵生的长子称孟”,正妻生的长子称伯”,后来统称长子)
(2)
同本义[eldest brother]
孟,长也。--《说文》
孟侯。--《书·康诰》
天子太子年十八曰孟侯。--《书·大传》
彼美孟姜。--《诗·郑风·有女同车》。传齐之长女。”
孟,姊也。--《方言十二》
惠公元妃孟子。--《左传·隐公元年》
胡卫道三子孟曰宽,仲曰定,季曰宕。--周密《癸辛杂识前集》
(3)
又如孟兄;孟孙;孟仲叔季(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顺次排行为大、二、三、四)
(4)
始,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 [the first month of a season]
孟,始也。--《广雅》
孟春之月。--《礼记·月令》
摄提贞于孟陬兮。--《楚辞·离骚》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曹操《步出夏门行》
(5)
又如孟月(四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四月、七月、十月);孟享(帝王宗庙祭礼。因于每年的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举行,故称)
(6)
假借为猛”。威猛 [be bold and powerful]
孟行以过其情,以遇其主矣。--《管子·任法》
孟
mèng
〈名〉
(1)
通氓”。民众 [the mass of people;common people]
昔宾孟之蔽者,乱家是也。--《荀子·解蔽》
(2)
姓。孟尝(齐国贵族,姓田名文;春申,楚国人,姓黄名歇。他们同赵国的平原君和魏国的信陵君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被称赤战国四君子”)
孟春
mèngchūn
[first month of spring] 春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
孟冬
mèngdōng
[first month of winter] 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十月
孟轲
mèng kē
[meng ke](约前372--前 289) 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曾游历齐、宋、滕、魏等国。孟子则宣扬仁义”,主张实行仁政”、王道”,与弟子著书七篇261章,即《孟子》。主张省刑罚,薄赋敛”,使民有恒产”,能安居乐业,并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劝告统治者要与民同乐”,反对虐政害民。《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杰出散文著作
孟浩然
mèng hàorán
[meng haoran] (689╠740) 唐代襄阳(现在湖北省襄阳县)人。他与王维很要好,并称王、孟,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过故人庄》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所作。他被一位村居的朋友邀请到家里作客,因而写了该诗。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景。过(guò,旧读阴平。),过访、访问
孟姜女
mèngjiāngnǚ
[meng jiangn黓 据民间传说,在秦始皇时,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被强迫修筑长城。她不远千里去送寒衣,然而却未找到。她在城下痛哭,城墙因而崩裂,露出了丈夫的尸骨。孟姜女痛不欲生,投海而死
孟郊
mèng jiāo
[meng jiao] (751╠814) 字东野,湖州武康(现在浙江省德清县)人。他写的一首歌颂母爱的诗,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孟浪
mènglàng
(1)
[speek heedlessly]∶言语轻率不当
夫子以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庄子·齐物论》
(2)
[impeturous;impulsive;rash]∶鲁莽;莽撞
酒后举动,过于孟浪。--《镜花缘》
孟秋
mèngqiū
[first month of autumn] 秋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七月
孟夏
mèngxià
[first month of summer] 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
孟
mèng ㄇㄥ╝
(1)
兄弟姊妹排行最大的~兄。~女(长女)。~孙。
(2)
农历四季中月份在开头的(其它两个月依次为仲、季)~春(农历正月)。
(3)
猛然不及思考,冒冒失失~行。~浪。
(4)
勉力~晋(勉力求进)。
(5)
姓。
郑码yalk,u5b5f,gbkc3cf
笔画数8,部首子,笔顺编号52125221
展开阅读
孟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志
简单释义:
誌
(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誌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同本义
誌,意也。--《说文》
誌,德义之府也。--《国语·晋语》
夫誌,气之帅也。--《孟子》
在心为誌。--《毛诗序》
思虑为誌。--《春秋·说题辞》
誌者,臧也。--《荀子·解蔽》
誌者,欲之使也。--《鬼谷子·阴府》
诗言誌,歌永言。--《书·舜典》
父在观其誌。--《论语·学而》
燕雀安知鸿鹄之誌哉!--《史记·陈涉世家》
小子安知壮士誌哉!--《后汉书·班超传》
又曰士誌
誌zhì
⒈心意,意向,决心诗言~。意~。立~。~在四方。有~者事竟成。
⒉记,记住博闻强~。永~不忘。〈引〉表示不忘乔迁~喜。沉痛~哀。
⒊记述,又指记事物的书或文章杂~。碑~。墓~。《三国~》。地方~。
⒋记号,标记标~。栽树为~。
⒌〈方〉称轻重,量长短用秤~一~。拿尺~一~。
⒍
⒎
①自愿。
②誌向,意愿。
详细解释:志 zhi 部首 心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07志
ideal; keep in mind; mark; records; will;
志
zhì
(1)
(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2)
同本义 [will]
志,意也。--《说文》
志,德义之府也。--《国语·晋语》
夫志,气之帅也。--《孟子》
在心为志。--《毛诗序》
思虑为志。--《春秋·说题辞》
志者,臧也。--《荀子·解蔽》
志者,欲之使也。--《鬼谷子·阴府》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父在观其志。--《论语·学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汉书·班超传》
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唐·韩愈《县斋有怀》
(3)
又如志志诚诚(真心实意);志局(意志和器量);志干(意志坚强);志意(意志);志坚如钢;有志者事竟成;志分(志向与才分);志虑(志向思虑);志抱(志向和抱负);志尚(志向;理想);志况(志趣);志好(志趣好尚);志略(志气谋略);志局(志气器量);志介(志气和节操);志高气扬(志气高昂而自得)
(4)
记事的文章 [record;annals]。如风土志;志乘(志书)
(5)
心情 [frame of mind]
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6)
又如志情(心情);志意(志愿;思想;精神);志识(思想意识;见解);志度(气度);志思(情志,怀抱)
(7)
神志 [consciousness]
罔兮不乐,怅然失志。--《神女赋》
(8)
通帜”。旗帜 [flag]
卫宫设兵张旗志。--《史记·叔孙通传》
沛公以周昌为职志。--《史记·张丞相传》。索隐志,旗帜也。”
不用麾志,举矛为行伍。--《华阳国志》
(9)
皮肤上生的班痕◇作痣” [nevus]
约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梁书》
志
zhì
(1)
有志;立志;专心 [devote]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2)
又如志于学(专心求学);志道(有志于道);志古(笃信古道)
(3)
记着 [keep in mind]
疆志而用命。--《国语·晋语七》
一经目辄志于心。--《新唐书·褚亮传》
博闻彊志。(知识广博,记诵的事多。闻,学识。彊,同强”。志,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
又如永志不忘
(5)
向慕 [admire]
老生惜岁月,烈士志功名。--陆游《感秋》
(6)
记载,记录 [record]
《齐谐》者,志怪者也。--《庄子·逍遥游》。释文志,记也。”
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周礼·春官·保章氏》
就是张华的《博物志》,也不过志其一二。--《醒世恒言》
(7)
又如志书(记事的书);志乘(记载历史的书);杂志
(8)
叙述 [narrate]
汝将行,盍志而子美德乎?--《荀子·尧问》
志
(1)
読
zhì
(2)
(形声。言形志声。本义记忆)
(3)
同本义 [remember;recall]
読,记読也。--《说文新附》
読,记也。--《字诂》
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新唐书》
(4)
又如志而不忘(牢记心中,永远不会忘怀)
(5)
记录 [take notes;record]
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列子》
(6)
又如志异(记载奇异之事);志怪(记载怪异之事);志记(史书中的志和记)
(7)
做记号 [mark]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晋·陶潜《桃花源记》
(8)
又
寻向所志。
志
(1)
読
zhì
(2)
标记;记号 [sign;mark]
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
(3)
又如志桩(刻有尺度的木桩)
(4)
记事的文章或书籍 [record]。如墓志;地方志;志表(墓表);志铭(墓志名)
志哀
zhì āi
[indicate mourning;express one"s mourning for the deceased] 表示哀悼
下半旗志哀
志大才疏
zhìdà-cáishū
[have great ambition but little talent] 立志远大而能力低下
从小就要扎扎实实,不要志大才疏,贻误终生
志气
zhìqì
[aspiration;ambition] 积极上进或做成某事的决心和勇气
人小志气大
志趣
zhìqù
[aspiration and interest] 志向与情趣;心意所向
志趣相投
志士
zhìshì
[person of ideals and integrity] 有远大志向和高尚节操的人
爱国志士
志同道合
zhìtóng-dàohé
[cherish the same ideals and follow the same path;have a common goal] 志向相同,意见一致
志行
zhìxíng
[aspiration and behaviour] 志向和操行
志学
zhìxué
[dedicate oneself to the pursuit of learning in one"s fifteen years old] 《论语·为政》指人十五岁的代称;专心求学
志学之年
志愿
zhìyuàn
(1)
[aspiration]∶志气与心愿
他的志愿是当个教师
(2)
[volunteer]∶自告奋勇;甘愿
志愿提供情况
志
zhì ㄓ╝
(1)
意向~愿。~气。~趣(志向和兴趣)。~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学。
(2)
记,记在心里~喜。~哀。永~不忘。
(3)
记号标~。
(4)
记载的文字杂~。~怪(记载怪异的事)。
(5)
称轻重,量长短、多少~子。用碗~~。
(6)
姓。
郑码bwz,u5fd7,gbkd6be
笔画数7,部首心,笔顺编号1214544
展开阅读
志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