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
先秦·屈原《九歌》
免众患而不惧兮,世莫知其所如
先秦·屈原《远游》
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先秦·屈原《九歌》
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先秦·屈原《九歌》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莫之能善御
先秦·宋玉《九辩》
忠昭昭而原见兮,然霠曀而莫达
先秦·宋玉《九辩》
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
先秦·屈原《离骚》
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
先秦·屈原《离骚》
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
先秦·屈原《离骚》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而并驰
先秦·屈原《离骚》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先秦·屈原《离骚》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先秦·屈原《离骚》
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证之不远
先秦·屈原《九章》
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
先秦·屈原《九章》
情沉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也
先秦·屈原《九章》
心郁邑余侘傺兮,又莫察余之中情
先秦·屈原《九章》
退静默而莫余知兮,进号呼又莫吾闻
先秦·屈原《九章》
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先秦·屈原《九章》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先秦·屈原《九章》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先秦·屈原《九章》
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先秦·屈原《九章》
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
先秦·屈原《九章》
世浑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先秦·屈原《九章》
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沉菀而莫达
先秦·屈原《九章》
秦篝齐缕,郑绵络些
先秦·屈原《招魂》
翡翠珠被,烂齐光些
先秦·屈原《招魂》
二八齐容,起郑舞些
先秦·屈原《招魂》
菉蘋齐叶兮,白芷生
先秦·屈原《招魂》
青骊结驷兮,齐千乘
先秦·屈原《招魂》
悠悠苍天兮,莫我振理
两汉·东方朔《七谏》
独廉洁而不容兮,叔齐久而逾明
两汉·东方朔《七谏》
列子隐身而穷处兮,世莫可以寄讬
两汉·东方朔《七谏》
众人莫可与论道兮,悲精神之不通
两汉·东方朔《七谏》
怫郁兮莫陈,永怀兮内伤
两汉·王褒《九怀》
卒莫有兮纤介,永余思兮怞怞
两汉·王褒《九怀》
道莫贵兮归真,羡余术兮可夷
两汉·王褒《九怀》
硃紫兮杂乱,曾莫兮别诸
两汉·王逸《九思》
抱昭华兮宝璋,欲衒鬻兮莫取
两汉·王逸《九思》
时昢昢兮且旦,尘莫莫兮未晞
两汉·王逸《九思》
士莫志兮羔裘,竞佞谀兮谗阋
两汉·王逸《九思》
哀我兮寡独,靡有兮齐伦
两汉·王逸《九思》
时混混兮浇饡,哀当世兮莫知
两汉·王逸《九思》
光明齐于日月兮,文采耀燿于玉石
两汉·刘向《九叹》
叹曰:山中槛槛余伤怀兮,征夫皇皇其孰依兮,经营原野杳冥冥兮,乘骐骋骥舒吾情兮,归骸旧邦莫谁语兮,长辞远逝乘湘去兮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今天下地醜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五节》
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五节》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六节》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六节》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九节》
天下固畏齐之强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一节》
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二节》
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二节》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三节》
事齐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三节》
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吾甚恐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四节》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如耻之,莫如为仁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七节》
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八节》
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三节》
若于齐,则未有处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三节》
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驩为辅行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六节》
王驩朝暮见,反齐滕之路,未尝与之言行事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六节》
公孙丑曰:“齐卿之位,不为小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六节》
孟子自齐葬于鲁,反于齐,止于嬴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七节》
”齐人伐燕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八节》
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八节》
孟子去齐,宿于昼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一节》
客不悦曰:“弟子齐宿而后敢言,夫子卧而不听,请勿复敢见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一节》
孟子去齐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孟子去齐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
孟子去齐,居休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四节》
久于齐,非我志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四节》
成覸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一节》
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饘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龙子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一节》
今将行王政,齐楚恶而伐之,则如之何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五节》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
”曰:“使齐人傅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
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曰:“仲子,齐之世家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如耻之,莫若师文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七节》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五节》
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八节》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节》
乐正子从于子敖之齐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四节》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节》
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五节》
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一节》
虽有恶人,齐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五节》
”子思居于卫,有齐寇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信斯言也,宜莫如舜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书曰:‘只载见瞽瞍,夔夔齐栗,瞽瞍亦允若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万章问曰:“或谓孔子于卫主痈疽,于齐主侍人瘠环,有诸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八节》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一节》
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出入无时,莫知其乡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八节》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由平陆之齐,不见储子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五节》
”问曰:“夫子之任见季子,之齐不见储子,为其为相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五节》
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可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八节》
太公之封于齐也,亦为方百里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八节》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节》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节》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节》
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六节》
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六节》
孟子曰:“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四节》
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四节》
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六节》
虽加一日愈于已,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九节》
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五节》
去齐,接淅而行,去他国之道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七节》
虎负嵎,莫之敢撄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三节》
盆成括仕于齐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九节》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五节》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春秋·佚名《葛覃》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春秋·佚名《殷其雷》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春秋·佚名《凯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春秋·佚名《谷风》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春秋·佚名《北门》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春秋·佚名《蝃蝀》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春秋·佚名《硕人》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春秋·佚名《竹竿》
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春秋·佚名《葛藟》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终远兄弟,谓他人母。谓他人母,亦莫我有。
春秋·佚名《葛藟》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终远兄弟,谓他人昆。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春秋·佚名《葛藟》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春秋·佚名《南山》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春秋·佚名《敝笱》
鲁道有荡,齐子发夕。
春秋·佚名《载驱》
鲁道有荡,齐子岂弟。
春秋·佚名《载驱》
鲁道有荡,齐子翱翔。
春秋·佚名《载驱》
鲁道有荡,齐子游遨。
春秋·佚名《载驱》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春秋·佚名《汾沮洳》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春秋·佚名《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春秋·佚名《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春秋·佚名《硕鼠》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春秋·佚名《蟋蟀》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春秋·佚名《衡门》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春秋·佚名《常棣》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
春秋·佚名《天保》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春秋·佚名《采薇》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春秋·佚名《沔水》
弁彼鸴斯,归飞提提。民莫不穀,我独于罹。何辜于天?我罪伊何?心之忧矣,云如之何?
春秋·佚名《小弁》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春秋·佚名《思齐》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维此二国,其政不获。维彼四国,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顾,此维与宅。
春秋·佚名《皇矣》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壁既卒,宁莫我听?
春秋·佚名《云汉》
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叠。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
春秋·佚名《时迈》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菲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
春秋·佚名《思文》
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厘尔成,来咨来茹。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畲?于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
春秋·佚名《臣工》
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
春秋·佚名《小毖》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至壹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于其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齐壹变,至于鲁,鲁壹变,至于道。”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之所慎:齐,战,疾。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攫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壹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翼如也,复其位,椒措如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寝不尸,居不容。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定公问:“壹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壹言而兴邦乎?”曰:“壹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壹言而丧邦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壹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铿铿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吾未见其人也。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得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鼓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堕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
西周·姬昌《遯卦》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西周·姬昌《益卦》
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
西周·姬昌《夬卦》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西周·姬昌《渐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唐代·金昌绪《春怨 / 伊州歌》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唐代·权德舆《玉台体》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代·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唐代·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代·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唐代·杜甫《登楼》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唐代·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唐代·王维《西施咏》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唐代·王维《送别》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唐代·杜甫《古柏行》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唐代·李颀《古意》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唐代·李白《将进酒》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唐代·李白《将进酒》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唐代·李白《蜀道难》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唐代·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唐代·杜甫《丽人行》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唐代·None《金缕衣》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代·None《金缕衣》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宋代·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宋代·严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宋代·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宋代·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
宋代·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遍绿野,嬉游醉眠,莫负青春
宋代·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宋代·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人生莫放酒杯干
宋代·黄庭坚《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清歌莫断肠
宋代·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宋代·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
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
宋代·寇准《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君莫说中州
宋代·刘克庄《昭君怨·牡丹》
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宋代·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
宋代·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无情莫问江水
宋代·曹豳《西河·和王潜斋韵》
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宋代·张元干《菩萨蛮·春来春去催人老》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钻鉧潭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由溪口而西,陆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洛神赋》
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
魏晋·曹植《洛神赋》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阿房宫赋》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神女赋》
他人莫睹,王览其状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登楼赋》
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两汉·王粲《登楼赋》
【典故出处】《鵩鸟赋》
怵迫之徒兮,或趋西东;大人不曲兮,意变齐同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典故出处】《吊屈原赋》
国无人兮,莫我知也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銛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典故出处】《月赋》
沈吟齐章,殷勤陈篇,抽毫进牍,以命仲宣
南北朝·谢庄《月赋》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亲懿莫从,羇孤递进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若大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虎丘记》
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而论者莫不诋讦其研精,作者大氐举为宪章
魏晋·左思《三都赋》
风谣歌舞,各附其俗;魁梧长者,莫非其旧
魏晋·左思《三都赋》
尔其疆域,则旁极齐秦,结凑冀道
魏晋·左思《三都赋》
蔼蔼列侍,金蜩齐光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八极可围於寸眸,万物可齐於一朝
魏晋·左思《三都赋》
厦屋一揆,华屏齐荣
魏晋·左思《三都赋》
世笃玄同,奚遽不能与之踵武而齐其风
魏晋·左思《三都赋》
四海齐锋,一口所敌,张仪、张禄亦足云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安得齐给守其小辩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火齐之宝,骇鸡之珍
魏晋·左思《三都赋》
开北户以向日,齐南冥於幽都
魏晋·左思《三都赋》
悠悠旆旌者,相与聊浪乎昧莫之坰
魏晋·左思《三都赋》
“於是弭节顿辔,齐镳驻跸
魏晋·左思《三都赋》
将转西日而再中,齐既往之精诚
魏晋·左思《三都赋》
黍稷油油,稻莫莫
魏晋·左思《三都赋》
虽星毕之滂遝,尚未齐其膏液
魏晋·左思《三都赋》
一人守隘,万夫莫向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若夫藻扃黼帐,歌堂舞阁之基;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皆薰歇烬灭,光沉响绝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东都妙姬,南国佳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穷尘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随园记》
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
清代·袁枚《随园记》
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清代·袁枚《随园记》
【典故出处】《七发》
今太子肤色靡曼,四支委随,筋骨挺解,血脉淫濯,手足堕窳;越女侍前,齐姬奉后;往来游宴,纵恣于曲房隐间之中
两汉·枚乘《七发》
于是榛林深泽,烟云闇莫,兕虎并作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故闻其悲声,则莫不怆然累欷,撇涕抆泪;其奏欢娱,则莫不惮漫衍凯,阿那腲腇者已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逐贫赋》
”言辞既磬,色厉目张,摄齐而兴,降阶下堂
两汉·扬雄《逐贫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能使我迷,人莫能间,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閟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幽通赋》
周贾荡而贡愤兮,齐死生与祸福
两汉·班固《幽通赋》
三仁殊于一致兮,夷惠舛而齐声
两汉·班固《幽通赋》
忧伤夭物,忝莫痛兮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蚊对》
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
明代·方孝孺《蚊对》
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虽一叶一茎之微,亦莫不冰缠而雾结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春秋·曾子《第一章》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春秋·曾子《第一章》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春秋·曾子《第一章》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春秋·曾子《第六章》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春秋·曾子《第九章》
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春秋·曾子《第九章》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春秋·曾子《第九章》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春秋·曾子《第十章》
故治国在齐其家
春秋·曾子《第十章》
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春秋·曾子《第十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春秋·子思《第一章》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春秋·子思《第一章》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春秋·子思《第一章》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春秋·子思《第六章》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春秋·子思《第九章》
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春秋·子思《第九章》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春秋·子思《第九章》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春秋·子思《第十章》
故治国在齐其家
春秋·子思《第十章》
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春秋·子思《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