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溱与洧,方涣涣兮。
春秋·佚名《溱洧》
士与女,方秉蕑兮。
春秋·佚名《溱洧》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春秋·佚名《烝民》
访予落止,率时昭考。于乎悠哉,朕未有艾。将予就之,继犹判涣。维予小子,未堪家多难。绍庭上下,陟降厥家。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
春秋·佚名《访落》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该秉季德,厥父是臧
先秦·屈原《天问》
恒秉季德,焉得夫朴牛
先秦·屈原《天问》
伯昌号衰,秉鞭作牧
先秦·屈原《天问》
扬彗光兮为旗,秉电策兮为鞭
两汉·王逸《九思》
执棠谿以刜蓬兮,秉干将以割肉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于其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西周·姬昌《涣卦》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西周·姬昌《涣卦》
六三:涣其躬,无悔。
西周·姬昌《涣卦》
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西周·姬昌《涣卦》
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西周·姬昌《涣卦》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西周·姬昌《涣卦》
【典故出处】《七发》
”于是太子据几而起,曰:“涣乎若一听圣人辩士之言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气旁迕以飞射兮,驰散涣以逫律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女谒掩其视听兮,近习秉其威权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封燕然山铭》
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民之秉夷,好是懿德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