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躬纯粹而罔愆兮,承皇考之妙仪
两汉·刘向《九叹》
朝发轫于太仪兮,夕始临乎于微闾
先秦·屈原《远游》
望三王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
先秦·屈原《九章》
穆眇眇之无垠兮,莽芒芒之无仪
先秦·屈原《九章》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春秋·佚名《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春秋·佚名《鄘风·柏舟》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春秋·佚名《相鼠》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春秋·佚名《猗嗟》
鳲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春秋·佚名《鳲鸠》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
春秋·佚名《菁菁者莪》
抑抑威仪,维德之隅。人亦有言:靡哲不愚,庶人之愚,亦职维疾。哲人之愚,亦维斯戾。
春秋·佚名《抑》
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春秋·佚名《我将》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西周·姬昌《渐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唐代·李商隐《韩碑》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唐代·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宋代·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
【典故出处】《洛神赋》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别赋》
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
南北朝·江淹《别赋》
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辨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着乎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神女赋》
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登楼赋》
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
两汉·王粲《登楼赋》
【典故出处】《思旧赋》
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
魏晋·向秀《思旧赋》
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
魏晋·向秀《思旧赋》
【典故出处】《归田赋》
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
两汉·张衡《归田赋》
【典故出处】《月赋》
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收妙舞,弛清县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三都赋》
控弦简发,妙拟更嬴
魏晋·左思《三都赋》
干戚羽旄之饰好,清讴微吟之要妙
魏晋·左思《三都赋》
莫黑匪乌,三趾而来仪
魏晋·左思《三都赋》
四海齐锋,一口所敌,张仪、张禄亦足云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威仪所不摄,宪章所不缀
魏晋·左思《三都赋》
湛淡羽仪,随波参差
魏晋·左思《三都赋》
斯实神妙之响象,嗟难得而覙缕
魏晋·左思《三都赋》
仰南斗以斟酌,兼二仪之优渥
魏晋·左思《三都赋》
若吾子之所传,孟浪之遗言,略举其梗概,而未得其要妙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金马骋光而绝景,碧鸡儵忽而曜仪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至夫缤纷繁骛之貌,皓皔曒洁之仪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东都妙姬,南国佳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穷尘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七发》
”客曰:“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之,不欲闻之乎
两汉·枚乘《七发》
此亦天下要言妙道也,太子岂欲闻之乎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其妙声,则清静厌瘱,顺叙卑达,若孝子之事父也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高唐赋》
”惟高唐之大体兮,殊无物类之可仪比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幽通赋》
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
两汉·班固《幽通赋》
黄神邈而靡质兮,仪遗谶以臆对
两汉·班固《幽通赋》
嬴取威于伯仪兮,姜本支乎三趾
两汉·班固《幽通赋》
虞韶美而仪凤兮,孔忘味于千载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蚊对》
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典故出处】《北征赋》
达人从事有仪则兮,行止屈申与时息兮
两汉·班彪《北征赋》
【典故出处】《鹦鹉赋》
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辉
两汉·祢衡《鹦鹉赋》
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追刘定之攸仪兮,美伯禹之所营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一节》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书曰:‘享多仪,仪不及物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五节》
”曰:“鲁缪公之时,公仪子为政,子柳、子思为臣,鲁之削也滋甚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
春秋·曾子《第四章》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春秋·曾子《第十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
春秋·子思《第四章》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春秋·子思《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