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春秋·佚名《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春秋·佚名《鄘风·柏舟》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
先秦·屈原《天问》
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先秦·屈原《九歌》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先秦·屈原《九歌》
鹄酸臇凫,煎鸿鸧些
先秦·屈原《招魂》
鵾鸿群晨,杂鶖鸧只
先秦·屈原《大招》
斥逐鸿鹄兮,近习鸱枭,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
两汉·东方朔《七谏》
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
两汉·东方朔《七谏》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两汉·刘向《九叹》
余幼既有此鸿节兮,长愈固而弥纯
两汉·刘向《九叹》
波淫淫而周流兮,鸿溶溢而滔荡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西周·姬昌《渐卦》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
西周·姬昌《渐卦》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西周·姬昌《渐卦》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西周·姬昌《渐卦》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西周·姬昌《渐卦》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西周·姬昌《渐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唐代·杜甫《蜀相》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唐代·杜甫《佳人》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唐代·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四》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枯桑老柏寒飕飗, 九雏鸣凤乱啾啾
唐代·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唐代·杜甫《古柏行》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
唐代·李颀《送陈章甫》
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唐代·韩愈《石鼓歌》
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
唐代·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宋代·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宋代·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宋代·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宋代·王禹偁《点绛唇·感兴》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宋代·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宋代·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断鸿声远长天暮
宋代·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飞鸿过也
宋代·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
宋代·戴复古《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带斜阳、一片征鸿
宋代·陈允平《唐多令·秋暮有感》
念汉浦、离鸿去何许
宋代·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
宋代·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
宋代·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典故出处】《洛神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风赋》
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飏熛怒
先秦·宋玉《风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鸟则鹍鸡鸀鳿,鹴鹄鹭鸿
魏晋·左思《三都赋》
跇逾竹柏,猭杞柟
魏晋·左思《三都赋》
胜强楚於柏举,栖劲越於会稽
魏晋·左思《三都赋》
楩柟幽蔼于谷底,松柏蓊郁于山峰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其中则有鸿俦鹄侣,振鹭鹈鹕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薄晚闲闺,老幼相携;蓬头王霸之子,椎髻梁鸿之妻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不雪雁门之踦,先念鸿陆之远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洞箫赋》
风鸿洞而不绝兮,优娆娆以婆娑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逐贫赋》
舍尔入海,泛彼柏舟;尔复我随,载沉载浮
两汉·扬雄《逐贫赋》
【典故出处】《幽通赋》
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蚊对》
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典故出处】《述行赋》
白马令李云以直言死,鸿胪陈君以救云抵罪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二节》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