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东君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驾龙輈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儋兮忘归;縆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敝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先秦·屈原《九歌》
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
先秦·屈原《离骚》
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
先秦·屈原《离骚》
偓促谈于廊庙兮,律魁放乎山间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长沮桀溺藕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犹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西周·姬昌《师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唐代·张祜《题金陵渡》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唐代·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 / 江上思归》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唐代·李颀《送陈章甫》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唐代·王维《桃源行》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唐代·杜甫《丽人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宋代·周邦彦《兰陵王·柳》
映水曲、翠瓦朱檐,垂杨里、乍见津亭
宋代·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如暗香、疏影、相思等语,虽甚奇,经前人用者众,嫌其一律,故辄略之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典故出处】《秋声赋》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三都赋》
风无纤埃,雨无微津
魏晋·左思《三都赋》
毕出征而中律,执奇正以四伐
魏晋·左思《三都赋》
且夫寒谷丰黍,吹律暖之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鸣条律畅,飞音响亮
魏晋·左思《三都赋》
皆与谣俗汁协,律吕相应
魏晋·左思《三都赋》
紫梨津润,樼栗罅发
魏晋·左思《三都赋》
西逾金堤,东越玉津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若乃玄律穷,严气升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七发》
则滂渤怫郁,闇漠感突,上击下律,有似勇壮之卒,突怒而无畏
两汉·枚乘《七发》
蹈壁冲津,穷曲随隈,逾岸出追
两汉·枚乘《七发》
初发乎或围之津涯,荄轸谷分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气旁迕以飞射兮,驰散涣以逫律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