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郁
简单释义:
鬱
鬱夷
鬱,右扶风鬱夷也。从邑,有声。--《说文》
古地名『置县。在今陕西省陇县西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鬱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鬱,无刀斧之斫者谓之朴。--《论衡》
又如鬱朴(本指没有内核的果实或未加工的木料,借喻缺乏教养的人)
鬱 〈形〉
文采美盛
周监于二代,鬱鬱乎文哉!--《论语·八佾》
纷鬱鬱其远承兮。--《楚辞·九章·思美人》
又如鬱鬱桓桓(文采明盛、勇武出众的样子)
丰盛
蜜房鬱毓被其阜。--左思《蜀都赋》。注盛多也。”
又如鬱毓(丰盛的样子);鬱
鬱yù
⒈茂盛,树木丛生葱~。
⒉忧愁,愁闷忧~。抑~。
⒊草木腐臭~气。
⒋形容香气馥~。
⒌〈古〉通"燠"。
⒍
①有文采文采~ ~。
②忧愁,愁闷~ ~不乐。
③香气浓烈岸芷汀兰,~ ~青青(芷一种香草)。
详细解释:郁 yu 部首 阝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8郁
gloomy; lush; strongly fragrant;
郁
yù
(1)
郁夷 [yu county]
郁,右扶风郁夷也。从邑,有声。--《说文》
(2)
古地名『置县。在今陕西省陇县西
(3)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 [core]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无刀斧之斫者谓之朴。--《论衡》
(4)
又如郁朴(本指没有内核的果实或未加工的木料,借喻缺乏教养的人)
郁
yù
〈形〉
(1)
文采美盛 [rich and bright]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
纷郁郁其远承兮。--《楚辞·九章·思美人》
(2)
又如郁郁桓桓(文采明盛、勇武出众的样子)
(3)
丰盛 [abundant]
蜜房郁毓被其阜。--左思《蜀都赋》。注盛多也。”
(4)
又如郁毓(丰盛的样子);郁霭(云彩盛多的样子)
(5)
美好 [fine]。如郁穆(和穆美好的样子)
(6)
香气浓郁 [strong]
践椒涂之郁烈。--曹植《洛神赋》
(7)
又如郁芬(浓烈的香气);郁攸(火气;灼热之气);郁郁青青(香气馥郁,青葱繁茂的样子)
郁
(1)
鬱
yù
(2)
(形声。从邑,有声。郁”本是地名,又作姓。鬱”为形声,从林,鬱(yù)省声。本义繁盛的样子)
(3)
同本义 [luxuriant;rush]
鬱,木丛生也。--《说文》
郁彼北林。--《诗·秦风·晨风》
郁郁园中柳。--《古诗》。注茂盛也。”
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鸡鸣。--唐·王维《赠房卢氏琯》
(4)
又如郁秀(茂密秀丽);郁茀(郁勃。茂盛的样子);郁茂(茂盛)
(5)
隆盛;繁多 [various]
洛阳云树郁崔嵬。--元·杨果《洛阳怀古》
(6)
又如郁盎(旺盛,引申为久长);郁绿(深绿);郁翠(苍翠,浓绿);郁雾(浓雾)
(7)
忧郁 [depressed;gloomy;melancholy]
故乐愈侈,而民愈郁,国愈乱。--《淮南子·泛论训》
(8)
又如郁尼(郁悒不申);郁邑(郁悒);郁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郁沉(忧郁沉闷)
郁
(1)
鬱
yù
(2)
积聚 [gather]
郁浊困滞。--《管子·中匡》
(3)
又如郁酿(积聚掺和);郁黑(因湿热郁积而变黑);郁伏(蕴藏隐伏);郁聿(蕴积);郁浃(蕴结满溢);郁云(积云)
(4)
怨恨;愤怒 [grudge]
或有宛足郁怒。--傅毅《舞赋》
(5)
又如郁伊(忧愤郁结);郁怨(怨恨郁结)
(6)
郁积,阻滞 [stagnate]
精气郁也。--《吕氏春秋》。注不通也。”
郁湮不育。--《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滞也。”
忠良切言皆郁于胸。--《汉书·路温舒传》
(7)
又如郁陶(忧思郁积,思念的样子);郁噎(阻塞,郁积)
郁葱
yùcōng
(1)
[luxuriant]∶指树林等茂盛
竹树郁葱
(2)
[prosperous]∶比喻气盛的样子
郁愤
yùfèn
[suppressed indignation;pent-up fury] 忧郁愤恨
郁馥
yùfù
[strong fragrance] 香气浓烈
郁积
yùjī
[pent-up] 指忧郁愤懑积聚于心
郁江
yù jiāng
[yujiang river]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流。北源右江出云南省东南部广南县,是干流,南源左江出越南,二江在邕宁县西部汇合后称郁江。长1162公里,水面宽阔
郁结
yùjié
[pent up] 指忧思烦冤纠结不解
郁金香
yùjīnxiāng
[tulip] 供观赏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阔披针形,有白粉,花色艳丽,花瓣倒卵形,结蒴果。根、花可用作镇静剂
郁闷
yùmèn
(1)
[gloomy;melancholy;depressed]∶愁眉不展的性质或状态
(2)
[dreariness]∶迟钝和无兴趣状态
郁怒
yùnù
[worried and indignant] 愤怒郁结于心;郁愤
满腔郁怒
郁气
yùqì
[stuffy] 心中没有发泄出的怨恨,憋气
郁然
yùrán
(1)
[worrying]∶烦恼的样子
(2)
[flourishing]∶郁葱,树木等繁盛的样子
郁热
yùrè
[be depressingly] 天气闷热
郁抑
yùyì
[devil] 忧闷,心情不舒畅
神情郁抑
郁悒
yùyì
[gloomy] 忧愁;苦闷
心郁邑余侘傺兮。--《楚辞·九章·惜诵》
独郁悒而谁与语!--司马迁《报任安书》
郁郁
yùyù
(1)
[literary talent]∶文采兴盛
文笔郁郁
(2)
[heavy perfume]∶香气浓盛
郁郁登郡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致郁郁死。--清·周容《芋老人传》
郁郁
yùyù
(1)
[luxuriant;lush]∶生长茂盛
郁郁葱葱
(2)
[gloomy;depressed]∶形容忧伤苦闷
郁郁不乐
郁郁葱葱
yùyù-cōngcōng
[lush] 形容草木繁茂的样子。也形容繁荣兴旺的景象
郁郁寡欢
yùyù-guǎhuān
[be cheerless] 指不愉快,心中憋气
郁蒸
yùzhēng
[muggy; heat] 气压低,湿度大,气温高
天气郁蒸
郁
(①②鬱)
yù ㄩ╝
(1)
树木丛生~葱(a.青翠茂盛;b.形容很盛)。~闭。
(2)
忧愁,愁闷~闷。~悒(苦闷)。~愤。~怒。~积。~结。~忧。抑~。
(3)
有文彩~~(a.文彩显著;b.香气浓厚;c.草木茂密;d.心中苦闷)。
(4)
香气浓厚~烈。馥~。
(5)
姓。
郑码gdqy,u90c1,gbkd3f4
笔画数8,部首阝,笔顺编号13251152
展开阅读
郁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渐
简单释义:
渐
流入;入
东渐于海。--《书·禹贡》
又如渐渐(流淌的样子)
淹没,浸泡
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荀子·劝学》
淇水汤汤,渐车帏裳。--《诗·卫风·氓》
渐,渍也。--《广雅》
是渐之也。--《荀子·议兵》
渐之滫中。--《史记·三王世家》
治大地渐台。--《史记·孝武纪》
泽兰渐被径。--《文选·谢灵运·游南亭诗》
又如渐浸(浸润,渍染);渐涵(渐渍。犹浸润。引申为渍染,感化);渐摩(渐磨。浸润;教育感化);渐及(润泽普及)
熏染,可染
俗之渐民久。--《史记·货殖
渐jiān
⒈浸~渍。~染。
⒉慢慢流入东~于海。〈引〉疏导禹功之大,~九川。
渐jiàn
⒈慢慢地,一点一点地,一步一步地逐~。~变。年齿(年龄)~长。循序~进。
⒉事物的开端防微杜~。
渐qián 1.潜伏。
渐chán 1.山石高峻貌。
详细解释:渐 jian 部首 氵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1渐
gradually;
渐2
(1)
漸
jiàn
(2)
(形声。从水,斩声。本义古水名。即今新安江及其下游钱塘江)
(3)
古水名[jian river]
渐,渐水出丹阳黟南蛮中,东入海。--《说文》
渐江,山海经谓之浙江也。--《水经注·渐江水》。按,即今之钱塘江,古大江与钱塘江通。
(4)
征兆,迹象 [omen]。如渐不可长(刚露头的不好事物不能容许其发展滋长);防微杜渐
渐
(1)
漸
jiàn
(2)
逐渐 [gradually]
乱花渐欲迷人眼。--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渐闻水声。--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渐拍渐止。--《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渐次间(渐渐,逐渐);渐至佳境(渐入佳境。逐渐好转或兴味逐渐浓厚);渐积(逐渐发展,积聚)
(4)
立刻 [immediately;at once;right away]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水浒传》
(5)
缓慢 [slowly]
为变盖渐。--[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渐
(1)
漸
jiàn
(2)
疏导河川 [dredge]
渐九川。--《史记》
(3)
加剧 [aggravate]
疾大渐。--《尚书》
王曰呜呼!疾大渐,惟几。”--《书·顾命》。孔传自叹其疾大进笃,惟危殆。”
汝寒温不节,虚实失度,病由饥饱、色欲、精虑、烦散,非天非鬼,虽渐,可攻也。--《列子》
(4)
成长;滋长 [grow]
自下之渐。--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5)
又如渐包(渐苞。不断滋长;丛生)
另见jiān
渐变
jiànbiàn
[gradual change] 逐渐变化
渐次
jiàncì
[gradually;increasingly;slowly;by degrees;by little and little;step by step] 渐渐地;逐渐
渐渐
jiànjiàn
(1)
[gradually;increasingly;slowly;by degrees;by little and little;step by step] 程度或数量逐步地;慢慢地
渐渐透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
又
渐渐落吾杖底。
路上的行人渐渐多起来了
渐进
jiànjìn
[advance gradually;progress step by step] 逐步前进、发展
循序渐进
渐快
jiànkuài
[accelerando] 速度的逐渐加快
渐慢
jiànmàn
[slow down gradully] 速度逐渐减慢
渐稀
jiànxī
[fray out] 使逐渐稀疏
皮上渐稀的羽纹
渐1
(1)
漸
jiān
(2)
流入;入 [flow into]
东渐于海。--《书·禹贡》
(3)
又如渐渐(流淌的样子)
(4)
淹没,浸泡 [soak]
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荀子·劝学》
淇水汤汤,渐车帏裳。--《诗·卫风·氓》
渐,渍也。--《广雅》
是渐之也。--《荀子·议兵》
渐之滫中。--《史记·三王世家》
治大地渐台。--《史记·孝武纪》
泽兰渐被径。--《文选·谢灵运·游南亭诗》
(5)
又如渐浸(浸润,渍染);渐涵(渐渍。犹浸润。引申为渍染,感化);渐摩(渐磨。浸润;教育感化);渐及(润泽普及)
(6)
熏染,可染 [contaminate]
俗之渐民久。--《史记·货殖列传》
(7)
又如渐染(渍染;沾染);渐导(熏染,引导);渐濡(浸染,熏染)
(8)
欺诈 [cheat]
上幽险则下渐诈矣。--《荀子·正论》
(9)
又如渐巧(诈伪);渐行(诈行,以欺诈行事);渐毒(欺诈);渐诈(欺诈)
(10)
通潜(qián)”。潜伏 [hide;conceal;lie low]
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荀子·修身》
意岂将军忘湛渐之火?--《汉书·谷永传》
(11)
又如渐心(潜心);沉渐
另见jiàn
渐1
(漸)
jiàn ㄐㄧㄢ╝
(1)
慢慢地,一点一点地逐~。~进。~~。~次。~悟。~冉(逐渐)。防微杜~。
(2)
加剧疾大~。
(3)
疏导~九川。
郑码vhpd,u6e10,gbkbda5
笔画数11,部首氵,笔顺编号44115213312
gradually;
渐2
(漸)
jiān ㄐㄧㄢˉ
(1)
浸~渍。~洳(浸湿)。~染。~仁摩谊(用仁义之道感化教育人)。
(2)
流入东~于海。
郑码vhpd,u6e10,gbkbda5
笔画数11,部首氵,笔顺编号44115213312
展开阅读
渐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