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吴
简单释义:
吳
(会意。从口,从矢。矢,象头的动作∠起来表示晃着头大声说话。本义大声说话,喧哗) 同本义
不吳不敖,胡考之休。--《诗·周颂·丝衣》。传吳,哗也。”
吳
吳
吳国
state]。公元222╠280年孙权所建的国家。如吳越(古代的两个敌对国家。借指仇人);吳歲(吳地的歌声);吳牛见月(吳地的牛怕热,看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喘息起来);吳越气脉(比喻较高的水平和标准);吳头楚尾(指吳楚之间的地区)
吳承恩
吳(吳)wú
⒈〈古〉大声说话不~不敖(敖嗷,喧哗)。
⒉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和安徽省的部分地域。
⒊三国(魏、蜀、~)之一。公元222-280年。第一代君主是孙权。辖区在今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
吳yú 1.地名用字。参见"吳坂"﹑"吳泉"。
详细解释:吴 wu 部首 口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7吴
(1)
吴
wú
(2)
(会意。从口,从矢。矢(zè),象头的动作∠起来表示晃着头大声说话。本义大声说话,喧哗) 同本义 [peal]
不吴不敖,胡考之休。--《诗·周颂·丝衣》。传吴,哗也。”
吴
wú
[方]∶大 [big]。如吴魁(大而平的盾);吴榜(大棹,划船工具。亦指船)
吴
wú
吴国 [wu state]。公元222╠280年孙权所建的国家。如吴越(古代的两个敌对国家。借指仇人);吴歲(吴地的歌声);吴牛见月(吴地的牛怕热,看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喘息起来);吴越气脉(比喻较高的水平和标准);吴头楚尾(指吴楚之间的地区)
吴承恩
wú chéng ēn
[wu chengen] (约1500╠约1582)。明朝文学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家庭贫寒。自幼喜爱野言稗史。博览群书。他根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有关话本、杂剧,写成著名长篇小说《西游记》
吴音
wúyīn
[dialect of wu district] 指吴语,吴方言
醉里吴音相媚好。--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吴
wú ㄨˊ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
(2)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
(3)
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语。~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
(4)
姓。
郑码jagd,u5434,gbkcee2
笔画数7,部首口,笔顺编号2511134
展开阅读
吴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靳
简单释义:
靳
(形声。从革,斤声。从革”,表示与皮革有关。本义套在辕马胸部的皮革,也用作辕马的代称)
同本义
靳,当膺也。--《说文》
吾从子,如骖之靳。--《左传·定公九年》。注车中马也。言如骖马之首,当服马之靳,相随从也。”
又如靳令(靳固,确定。指严格执行法令);靳道(同劲道”。指面觔吃起来有韧性。喻性格柔中有刚)
游环
弸辕谓之靳。--《广雅》
姓
靳
吝惜
悔不小
靳jìn〈古〉
⒈吝啬,吝惜小~(稍微吝啬一点)。
⒉奚落,嘲笑~之。
⒊套在辕马胸部的皮革,也用作辕马的代称。
详细解释:靳 jin 部首 革 部首笔画 09 总笔画 13靳
jìn
(1)
(形声。从革,斤声。从革”,表示与皮革有关。本义套在辕马胸部的皮革,也用作辕马的代称)
(2)
同本义 [trappings under the neck of a horse]
靳,当膺也。--《说文》
吾从子,如骖之靳。--《左传·定公九年》。注车中马也。言如骖马之首,当服马之靳,相随从也。”
(3)
又如靳令(靳固,确定。指严格执行法令);靳道(同劲道”。指面觔吃起来有韧性。喻性格柔中有刚)
(4)
游环 [hide loop]。在马服背上的皮环,骖马的外辔穿过它,以便起到控制骖马奔离车辕的作用
弸辕谓之靳。--《广雅》
(5)
姓
靳
jìn
(1)
吝惜 [grudge;be stingy]
悔不小靳,可至千万。--《后汉书·崔石传》
(2)
又如靳惜(靳啬。吝啬,小气);靳色(吝惜的脸色);靳固(吝惜固执);靳令(严格执行法令);靳道(韧性);靳而不与
(3)
讥笑 [ridicule]
宋公靳之。--《左传·庄公十一年》。杜预注戏而相愧曰靳。”
靳
jìn ㄐㄧㄣ╝
(1)
吝惜,不肯给予~秘(吝惜而不外传)。
(2)
戏辱,奚落。
(3)
古代套在辕马胸前的皮革,因用作夹辕两马的代称。
(4)
姓。
郑码eepd,u9773,gbkbdf9
笔画数13,部首革,笔顺编号1221251123312
展开阅读
靳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