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新台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春秋·佚名《新台》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春秋·佚名《南有嘉鱼》
蓼彼萧斯,零露湑兮。既见君子,我心写兮。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春秋·佚名《蓼萧》
间关车之舝兮,思娈季女逝兮。匪饥匪渴,德音来括。虽无好友?式燕且喜。
春秋·佚名《车舝》
凫鹥在泾,公尸来燕来宁。尔酒既清,尔肴既馨。公尸燕饮,福禄来成。
春秋·佚名《凫鹥》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
先秦·屈原《天问》
鹄酸臇凫,煎鸿鸧些
先秦·屈原《招魂》
鵾鸿群晨,杂鶖鸧只
先秦·屈原《大招》
斥逐鸿鹄兮,近习鸱枭,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
两汉·东方朔《七谏》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两汉·刘向《九叹》
余幼既有此鸿节兮,长愈固而弥纯
两汉·刘向《九叹》
波淫淫而周流兮,鸿溶溢而滔荡
两汉·刘向《九叹》
乌获戚而骖乘兮,燕公操于马圉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西周·姬昌《渐卦》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
西周·姬昌《渐卦》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西周·姬昌《渐卦》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西周·姬昌《渐卦》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西周·姬昌《渐卦》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西周·姬昌《渐卦》
初九:虞吉,有他不燕。
西周·姬昌《中孚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代·刘禹锡《乌衣巷》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唐代·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唐代·皇甫冉《春思》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唐代·皇甫冉《春思》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唐代·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唐代·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四》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
唐代·李颀《送陈章甫》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唐代·李颀《古意》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唐代·韩愈《石鼓歌》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军
唐代·王维《老将行》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二》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唐代·李白《清平调·其二》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唐代·李白《长相思·其二》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唐代·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一》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唐代·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代·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宋代·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宋代·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
宋代·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宋代·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宋代·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宋代·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看燕燕,送归妾
宋代·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宋代·王禹偁《点绛唇·感兴》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宋代·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乳燕飞华屋
宋代·苏轼《贺新郎·夏景》
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
宋代·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宋代·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背飞双燕贴云寒
宋代·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夕阳无语燕归愁
宋代·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宋代·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
宋代·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
输与莺莺燕燕
宋代·朱淑真《谒金门·春半》
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宋代·张炎《解连环·孤雁》
断鸿声远长天暮
宋代·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蜂儿不解知人苦,燕儿不解说人愁
宋代·程垓《最高楼·旧时心事》
飞鸿过也
宋代·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渐近燕山
宋代·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远信还因归燕误
宋代·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
宋代·戴复古《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
宋代·戴复古《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带斜阳、一片征鸿
宋代·陈允平《唐多令·秋暮有感》
燕塞月,缺了又还圆
宋代·None《望江南·燕塞雪》
宿燕夜归银烛外,啼莺声在绿阴中
宋代·吴文英《望江南·三月暮》
双燕归来问我,怎生不上帘钩
宋代·万俟咏《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
春睡起,积雪满燕山
宋代·金德淑《望江南·春睡起》
念汉浦、离鸿去何许
宋代·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知心惟有雕梁燕
宋代·许棐《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宋代·周邦彦《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
宋代·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还带馀杭、春信到燕台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
宋代·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一团燕月照窗纱
宋代·汪元量《一剪梅·怀旧》
倦游燕、风光满目,好景良辰,谁共携手
宋代·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对语东邻,犹是曾巢,谢堂双燕
宋代·吴文英《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
有约不来梁上燕
宋代·陈允平《清平乐·凤城春浅》
翩跹舞态燕还鹭,绰约妆容花尽妒
宋代·周端臣《玉楼春·华堂帘幕飘香雾》
【典故出处】《洛神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别赋》
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
南北朝·江淹《别赋》
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
南北朝·江淹《别赋》
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若大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三都赋》
开胸殷卫,跨蹑燕赵
魏晋·左思《三都赋》
鸟则鹍鸡鸀鳿,鹴鹄鹭鸿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其中则有鸿俦鹄侣,振鹭鹈鹕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薄晚闲闺,老幼相携;蓬头王霸之子,椎髻梁鸿之妻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不雪雁门之踦,先念鸿陆之远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洞箫赋》
风鸿洞而不绝兮,优娆娆以婆娑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逐贫赋》
宗室之燕,为乐不槃
两汉·扬雄《逐贫赋》
【典故出处】《幽通赋》
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蚊对》
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典故出处】《述行赋》
白马令李云以直言死,鸿胪陈君以救云抵罪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封燕然山铭》
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二节》
齐人伐燕,胜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节》
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节》
齐人伐燕,取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一节》
诸侯将谋救燕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一节》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一节》
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一节》
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八节》
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八节》
”齐人伐燕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八节》
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八节》
沈同问‘燕可伐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八节》
’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八节》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