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纪姓宝宝名字大全 > 纪善生名字打分92分
纪善生名字综合得分:92
92
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彗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
两汉·祢衡《鹦鹉赋》
宁顺从以远害,不违迕以丧生
两汉·祢衡《鹦鹉赋》
痛母子之永隔,哀伉俪之生离
两汉·祢衡《鹦鹉赋》
感平生之游处,若埙篪之相须
两汉·祢衡《鹦鹉赋》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有小山出水中,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又有奇卉,类合欢而蔓生,轇轕水石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奇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也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
魏晋·曹植《洛神赋》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魏晋·曹植《洛神赋》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
南北朝·江淹《别赋》
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
先秦·宋玉《神女赋》
”王曰:“夫风始安生哉
先秦·宋玉《风赋》
”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
先秦·宋玉《风赋》
”王曰:“善哉论事
先秦·宋玉《风赋》
故其风中人状,直憞溷郁邑,殴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
先秦·宋玉《风赋》
中唇为胗,得目为篾,啖齰嗽获,死生不卒
先秦·宋玉《风赋》
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宋代·曾巩《墨池记》
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
宋代·曾巩《墨池记》
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
魏晋·向秀《思旧赋》
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
两汉·张衡《归田赋》
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
唐代·白居易《冷泉亭记》
夸者死权兮,品庶每生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乎若深渊止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
两汉·贾谊《鵩鸟赋》
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
两汉·贾谊《鵩鸟赋》
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绿苔生阁,芳尘凝榭
南北朝·谢庄《月赋》
陈王曰:善
南北朝·谢庄《月赋》
”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考之果木,则生非其壤;校之神物,则出非其所
魏晋·左思《三都赋》
积习生常,有自来矣
魏晋·左思《三都赋》
魏国先生有睟其容,乃盱衡而诰曰:“异乎交益之士,盖音有楚夏者,土风之乖也;情有险易者,习俗之殊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虽则生常,固非自得之谓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皓兽为之育薮,丹鱼为之生沼
魏晋·左思《三都赋》
旼々率土,迁善罔匮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先生之言未卒,吴蜀二客,矍焉相顾,倏焉失所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先生玄识,深颂靡测
魏晋·左思《三都赋》
土壤不足以摄生,山川不足以周卫
魏晋·左思《三都赋》
鱼鸟聱耴,万物蠢生
魏晋·左思《三都赋》
宗生高冈,族茂幽阜
魏晋·左思《三都赋》
蓦六驳,追飞生
魏晋·左思《三都赋》
盖亦先生之所高会,而四方之所轨则
魏晋·左思《三都赋》
旁挺龙目,侧生荔枝
魏晋·左思《三都赋》
若乃刚悍生其方,风谣尚其武
魏晋·左思《三都赋》
榹桃函列,梅李罗生
魏晋·左思《三都赋》
碧出苌弘之血,鸟生杜宇之魄
魏晋·左思《三都赋》
王褒韡晔而秀发,杨雄含章而挺生
魏晋·左思《三都赋》
召邹生,延枚叟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于是河海生云,朔漠飞沙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谅天造兮昧昧,嗟生民兮浑浑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虚中重听,恶闻人声,精神越渫,百病咸生
两汉·枚乘《七发》
其根半死半生
两汉·枚乘《七发》
”太子曰:“善
两汉·枚乘《七发》
”太子曰:“善,然则涛何气哉
两汉·枚乘《七发》
原夫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
两汉·王褒《洞箫赋》
于是乃使夫性昧之宕冥,生不睹天地之体势,闇于白黑之貌形;愤伊郁而酷,愍眸子之丧精;寡所舒其思虑兮,专发愤乎音声
两汉·王褒《洞箫赋》
吟气遗响,联绵漂撇,生微风兮
两汉·王褒《洞箫赋》
纵纵莘莘,若生于鬼,若出于神
先秦·宋玉《高唐赋》
箕踵漫衍,芳草罗生
先秦·宋玉《高唐赋》
宁计生民之命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乘理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匪存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鲁生闻此辞,紧而作歌曰: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
唐代·韩愈《送穷文》
齐得十二,田生献筹
魏晋·张载《剑阁铭》
惟天地之无穷兮,鲜生民之晦在
两汉·班固《幽通赋》
周贾荡而贡愤兮,齐死生与祸福
两汉·班固《幽通赋》
舍生取谊,以道用兮
两汉·班固《幽通赋》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
明代·方孝孺《蚊对》
”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明代·方孝孺《蚊对》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
明代·方孝孺《蚊对》
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
明代·方孝孺《蚊对》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明代·方孝孺《蚊对》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彼何生之优渥,我独罹此百殃
两汉·班彪《北征赋》
何夫子之妄说兮,孰云地脉而生残
两汉·班彪《北征赋》
揽余涕以于邑兮,哀生民之多故
两汉·班彪《北征赋》
睹蒲城之丘墟兮,生荆棘之榛榛
两汉·班昭《东征赋》
攒棫朴而杂榛楛兮,被浣濯而罗生
两汉·蔡邕《述行赋》
唐虞渺其既远兮,常俗生于积习
两汉·蔡邕《述行赋》
则善戒恶,岂云苟兮
两汉·蔡邕《述行赋》
所有典故:
’其仆曰:‘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谓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晏子对曰:‘善哉问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王曰:“善哉言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曰:“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四节》
强为善而已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四节》
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五节》
禹闻善言则拜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八节》
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八节》
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八节》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八节》
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八节》
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九节》
齐人曰:“所以为蚔鼁,则善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五节》
王由足用为善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一节》
’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一节》
孟子曰:“不亦善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曾子曰:‘生,事之以礼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龙子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五节》
”曰:“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
子谓薛居州,善士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
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
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己频顣曰:‘恶用是鶂鶂者为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二节》
吾闻西伯善养老者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三节》
吾闻西伯善养老者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三节》
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四节》
父子之间不责善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八节》
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八节》
”曰:“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四节》
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七节》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一节》
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一节》
孟子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九节》
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三节》
孟子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六节》
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六节》
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节》
’曰:‘吾生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夫章子,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节》
责善,朋友之道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节》
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节》
左右曰:“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昔沈犹有负刍之祸,从先生者七十人,未有与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一节》
苟善其礼际矣,斯君子受之,敢问何说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八节》
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八节》
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八节》
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八节》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二节》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二节》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二节》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二节》
告子曰:“生之谓性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三节》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三节》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櫱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八节》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未有能生者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三节》
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四节》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六节》
曰:“先生将何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四节》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四节》
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四节》
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四节》
”曰:“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曰:“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节》
”曰:“其为人也好善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
”“好善足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
”曰:“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国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
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
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予既已知之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八节》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二节》
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三节》
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六节》
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一节》
吾闻西伯善养老者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二节》
吾闻西伯善养老者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二节》
’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二节》
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二节》
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五节》
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五节》
彼善于此,则有之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节》
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四节》
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三节》
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五节》
”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五节》
”“何谓善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五节》
”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五节》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节》
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节》
哭死而哀,非为生者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三节》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五节》
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八节》
所有典故: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春秋·佚名《击鼓》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春秋·佚名《凯风》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春秋·佚名《淇奥》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
春秋·佚名《兔爰》
有兔爰爰,雉离于罦。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尚寐无觉!
春秋·佚名《兔爰》
有兔爰爰,雉离于罿。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
春秋·佚名《兔爰》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春秋·佚名《有杕之杜》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春秋·佚名《葛生》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春秋·佚名《蓼莪》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冗,未有家室。
春秋·佚名《绵》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春秋·佚名《生民》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春秋·佚名《荡》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春秋·佚名《崧高》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春秋·佚名《烝民》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稚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无贰无虞,上帝临女。敦商之旅,克咸厥功。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春秋·佚名《閟宫》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春秋·佚名《玄鸟》
浚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
春秋·佚名《长发》
所有典故:
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
先秦·屈原《卜居》
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
先秦·屈原《卜居》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先秦·屈原《远游》
勋阖梦生,少离散亡
先秦·屈原《天问》
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先秦·屈原《九歌》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先秦·屈原《九歌》
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
先秦·宋玉《九辩》
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之俇攘
先秦·宋玉《九辩》
重无怨而生离兮,中结轸而增伤
先秦·宋玉《九辩》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莫之能善御
先秦·宋玉《九辩》
无伯乐之相善兮,今谁使乎誉之
先秦·宋玉《九辩》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先秦·屈原《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先秦·屈原《离骚》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先秦·屈原《离骚》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先秦·屈原《离骚》
孰非善而可服
先秦·屈原《离骚》
」世幽昧以昡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
先秦·屈原《离骚》
晋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谗而不好
先秦·屈原《九章》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先秦·屈原《九章》
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
先秦·屈原《九章》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先秦·屈原《九章》
五谷不生,丛菅是食些
先秦·屈原《招魂》
菉蘋齐叶兮,白芷生
先秦·屈原《招魂》
长袂拂面,善留客只
先秦·屈原《大招》
先威后文,善美明只
先秦·屈原《大招》
念我长生而久仙兮,不如反余之故乡
两汉·贾谊《惜誓》
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时
先秦·庄忌《哀时命》
邪气袭余之形体兮,疾憯怛而萌生
先秦·庄忌《哀时命》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
两汉·淮南小山《招隐士》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两汉·淮南小山《招隐士》
初放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两汉·东方朔《七谏》
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
两汉·东方朔《七谏》
晋献惑于孋姬兮,申生孝而被殃
两汉·东方朔《七谏》
商风肃而害生兮,百草育而不长
两汉·东方朔《七谏》
吕望穷困而不聊生兮,遭周文而舒志
两汉·东方朔《七谏》
皇天既不纯命兮,余生终无所依
两汉·东方朔《七谏》
引八维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长生
两汉·东方朔《七谏》
我决死而不生兮,虽重追吾何及
两汉·东方朔《七谏》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无王良之善驭
两汉·东方朔《七谏》
历九州兮索合,谁可与兮终生
两汉·王褒《九怀》
余悲兮兰生,委积兮从横
两汉·王褒《九怀》
款冬而生兮,凋彼叶柯
两汉·王褒《九怀》
天生我兮当闇时,被诼谮兮虚获尤
两汉·王逸《九思》
修德兮困控,愁不聊兮遑生
两汉·王逸《九思》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两汉·刘向《九叹》
晋申生之离殃兮,荆和氏之泣血
两汉·刘向《九叹》
哀余生之不当兮,独蒙毒而逢尤
两汉·刘向《九叹》
悲余生之无欢兮,愁倥傯于山陆
两汉·刘向《九叹》
所有典故: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醢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悖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温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伺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吾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徒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以祗以异。”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壹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不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推,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臯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茍合矣;少有,曰茍完矣;富有,曰茍美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定公问:“壹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壹言而兴邦乎?”曰:“壹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壹言而丧邦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戒戎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鏖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耕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吾未见其人也。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得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佛刖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刖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其孢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与子乎?”子贡曰:“君子壹言以为知,壹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勤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壹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尧曰第二十》
所有典故:
六三:观我生,进退。
西周·姬昌《观卦》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西周·姬昌《观卦》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西周·姬昌《观卦》
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西周·姬昌《大过卦》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西周·姬昌《大过卦》
所有典故: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唐代·王维《相思》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唐代·李商隐《贾生》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唐代·李商隐《贾生》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唐代·韦应物《滁州西涧》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唐代·王湾《次北固山下》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代·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唐代·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唐代·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唐代·李白《渡荆门送别》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唐代·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唐代·杜甫《月夜忆舍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唐代·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代·张九龄《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唐代·张籍《没蕃故人》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唐代·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唐代·刘禹锡《蜀先主庙》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唐代·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唐代·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唐代·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唐代·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唐代·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代·李商隐《锦瑟》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唐代·李商隐《锦瑟》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唐代·崔颢《行经华阴》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唐代·祖咏《望蓟门》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唐代·卢纶《晚次鄂州》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唐代·杜甫《望岳》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唐代·杜甫《赠卫八处士》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唐代·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唐代·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唐代·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销愁 一作 消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唐代·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唐代·李商隐《韩碑》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唐代·李商隐《韩碑》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唐代·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唐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唐代·韩愈《石鼓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唐代·韩愈《石鼓歌》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唐代·韩愈《石鼓歌》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唐代·韩愈《石鼓歌》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唐代·韩愈《山石》
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
唐代·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唐代·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唐代·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唐代·王维《秋夜曲》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唐代·王维《老将行》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唐代·王维《老将行》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二》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唐代·李白《将进酒》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代·李白《将进酒》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唐代·李白《将进酒》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唐代·李白《玉阶怨》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三》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三》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唐代·李白《长干行·其一》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唐代·杜甫《兵车行》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唐代·杜甫《兵车行》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唐代·杜甫《兵车行》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唐代·杜甫《哀王孙》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唐代·杜甫《哀江头》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唐代·杜甫《哀江头》
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
唐代·孟郊《列女操 / 烈女操》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唐代·高适《燕歌行》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唐代·崔颢《长干行·家临九江水》
所有典故: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宋代·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宋代·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宋代·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宋代·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浮生长恨欢娱少
宋代·宋祁《玉楼春·春景》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
宋代·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凉生枕簟泪痕滋
宋代·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平生事
宋代·王禹偁《点绛唇·感兴》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宋代·苏轼《贺新郎·夏景》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宋代·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宋代·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宋代·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宋代·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黄菊枝头生晓寒
宋代·黄庭坚《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人生莫放酒杯干
宋代·黄庭坚《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浮生岂得长年少
宋代·晏殊《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浮生只合尊前老
宋代·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宋代·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
夜夜相思直到明,有梦怎生成
宋代·None《武陵春·人道有情须有梦》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宋代·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宋代·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多应念得脱空经,是那个、先生教底
宋代·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笑艳秋莲生绿浦
宋代·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汀洲渐生杜若
宋代·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
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宋代·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
双燕归来问我,怎生不上帘钩
宋代·万俟咏《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
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
宋代·寇准《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钱塘依旧,潮生潮落
宋代·汪元量《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宋代·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乔木生云气
宋代·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
宋代·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所有典故: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春秋·曾子《第一章》
“有匪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春秋·曾子《第四章》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春秋·曾子《第七章》
”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所有典故: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春秋·子思《第一章》
“有匪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春秋·子思《第四章》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春秋·子思《第七章》
”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