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春秋·佚名《祈父》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设业设虡,崇牙树羽。应田县鼓,鞉磬柷圉。既备乃奏,箫管备举。喤々厥声,肃雍和鸣,先祖是听。我客戾止,永观厥成。
春秋·佚名《有瞽》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春秋·佚名《敬之》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长爪踞牙,诶笑狂只
先秦·屈原《大招》
靥辅奇牙,宜笑嘕只
先秦·屈原《大招》
伯牙之绝弦兮,无锺子期而听之
两汉·东方朔《七谏》
破伯牙之号钟兮,挟人筝而弹纬
两汉·刘向《九叹》
叹曰:倘佯垆阪沼水深兮,容与汉渚涕淫淫兮,锺牙已死谁为声兮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六五:豶豕之牙,吉。
西周·姬昌《大畜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序:漫叟以公田米酿酒,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
唐代·元结《石鱼湖上醉歌》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唐代·李商隐《韩碑》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唐代·李白《蜀道难》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阿房宫赋》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钩爪锯牙,自成锋颖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七发》
此甘餐毒药,戏猛兽之爪牙也
两汉·枚乘《七发》
使师堂操畅,伯子牙为之歌
两汉·枚乘《七发》
于是使伊尹煎熬,易牙调和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带以象牙,其会合
两汉·王褒《洞箫赋》
钟期、牙、旷怅然而愕兮,杞梁之妻不能为其气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孟子曰:“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