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则
简单释义:
则
(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同本义
则,等画物也。--《说文》
则,法也;则,常也。--《尔雅》
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管子·七法》
均守平则。--《周礼·大司马》
法则以驭其官。--《周礼·太宰》
掌则以逆都鄙之治。--《周礼·太史》。注亦法也。”
有物有则。--《诗·大雅·庶民》
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管子·形势》
又如则天(以天为
则zé
⒈规则,规律,制度准~。法~。总~。细~。
⒉榜样,模范以身作~。
⒊效法~先人之法。
⒋就,便,那么有~改之,无~加勉。唇亡~齿寒。
⒌却(〈表〉转折)今~不然。
⒍乃,是,就是(〈表〉肯定判断)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⒎做,作,常见于古小说中~甚(做什么)?不~声。
⒏连词。用于对比句或两件事先后相承内~百姓疾之,外~诸侯叛之。响了预备铃,~同学们陆续走入教室。
⒐假若,假使今~来,沛公(刘邦)恐不得有此。
⒑量词,指成文的条数寓言两~。试题五~。新闻三~。
⒒在一、二、三等数字后,表示列举事项一~屋少,二~人多,故住房紧张。
⒓
则zhī 1.姓。
详细解释:则 ze 部首 刂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6则
criterion; follow; rule; standard;
则
(1)
則
zé
(2)
(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3)
同本义 [criterion;norm;standard;rule]
则,等画物也。--《说文》
则,法也;则,常也。--《尔雅》
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管子·七法》
均守平则。--《周礼·大司马》
法则以驭其官。--《周礼·太宰》
掌则以逆都鄙之治。--《周礼·太史》。注亦法也。”
有物有则。--《诗·大雅·庶民》
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管子·形势》
(4)
又如则天(以天为法,治理天下);则度(法度);则效(则象。效法)
(5)
等级(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 [grade]
《坤》作坠势,高下九则。--《汉书·叙传下》。颜师古注引刘德曰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也。”
(6)
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 [district about 300 square li]。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为子男封邑
(7)
标准权衡器 [standard weighing device]
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史记》
(8)
榜样 [example]。如以身作则
则
(1)
則
zé
(2)
划分等级 [grade]
咸则三壤,成赋中邦。--《书·禹贡》
(3)
仿效,效法 [follow;imitate]。如则先烈之言行
(4)
做,作 [do]
众人听了,吓得不敢则声。--《红楼梦》
则
(1)
則
zé
(2)
正相反 [but]
则无可用。--唐·柳宗元《三戒》
则又望其真。--清·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人皆好名,我则不然;则不(不但,不止)
(4)
表示相反或对照 [however]
则耻师焉。--唐·韩愈《师说》
(5)
又如今则不然
(6)
表示平列关系 [and]
则桃李冬实。--宋·沈括《梦溪笔谈》
则桃李夏荣。
(7)
表示假设,相当于若”、如果” [if]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史记·高祖本纪》
(8)
虽然,表示让步关系 [though]
元帅此计好则好,则怕瞒不过诸葛孔明。--《隔江斗智》
则
(1)
則
zé
(2)
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 [so]
非死,则徙尔。--柳宗元《捕蛇者说》
则明月斜挂。--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则绿草如茵。
则人物必有概范。--蔡元培《图画》
(3)
表示前后两事时间相距很近,有因果、条件关系,相当于即”、便” [then]
则难者亦易矣。--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则易者亦难矣。
则治之如所言。--清·方苞《狱中杂记》
(4)
表示在发现某事时早已如此,或即将如此,相当于就”、将” [immediately]
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那就在殿堂下歃血订盟。歃血,是古代订盟的仪式,取牲血盛于盘中,以口微微吸吞,以示守信。华屋,漂亮的堂宇,指朝会或议事的地方。)--《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5)
表示范围,相当于仅”、只” [only]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
(6)
又如 则除(唯有, 只有); 则索(只好; 须得); 则情(只好管); 则故(只管,只顾)
(7)
对已然或发生的事强调。可译为都”、已经”、原来” [already]
客则鼾睡。--明·魏禧《大铁椎传》
则学校大备。--蔡元培《图画》
(8)
表示让步,可译为倒”、倒是” [instead;on the contrary]
则名微而众寡。--《三国志·诸葛亮传》
则
(1)
則
zé
(2)
多用于文章或艺术品,相当于章”、条”。如新闻一则;寓言四则
则则
zézé
[make an admiring sound] 赞叹的声音。今作啧啧
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清·袁枚《祭妹文》
则个
zégè
早期白话句末语助词,有便了”之意
全望舅舅看觑则个。--《水浒传》
则例
zélì
[regulations] 依据法令或成案作为定例
此事无须再商,请照则例裁处
则甚
zéshèn
[what for] 做什么
则
(則)
zé ㄗㄜˊ
(1)
模范以身作~。
(2)
规程,制度规~。总~。原~。细~。
(3)
效法~先烈之言行。
(4)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
(5)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
(6)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
(7)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房子太小,二~参加的人数多。
(8)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甚(做什么)。
(9)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
郑码lokd,u5219,gbkd4f2
笔画数6,部首刂,笔顺编号253422
展开阅读
则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铭
简单释义:
铭
(形声。从金,名声。从金,与钟鼎器物有关。本义在器物上雕刻文字)
同本义
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礼记·祭统》
铭,明旌也。--《礼记·檀弓》
铭书于王之大常。--《周礼·司勋》。注铭之言名也。”
名,题勒也。--《字林》
其铭有之。--《国语·晋语》。注刻器曰铭。”
铭功会稽岭。--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三》
又如铭功(在金石上刻文字来记下功勋);铭戒(在金石等物品上,刻下言辞,以为劝诫);铭勒(镌刻金石,以记述功德)
牢记不忘
铭心立报,永矣无贰。
铭míng
⒈刻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业或警语等的文字鼎~。墓志~。座右~。
⒉在器物上刻字~刻。也〈喻〉深刻记住~记在心。
⒊文体的一种陋室~。
详细解释:铭 ming 部首 钅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11铭
inscription;
铭
(1)
銘
míng
(2)
(形声。从金,名声。从金,与钟鼎器物有关。本义在器物上雕刻文字)
(3)
同本义 [engrave]
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礼记·祭统》
铭,明旌也。--《礼记·檀弓》
铭书于王之大常。--《周礼·司勋》。注铭之言名也。”
名,题勒也。--《字林》
其铭有之。--《国语·晋语》。注刻器曰铭。”
铭功会稽岭。--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三》
(4)
又如铭功(在金石上刻文字来记下功勋);铭戒(在金石等物品上,刻下言辞,以为劝诫);铭勒(镌刻金石,以记述功德)
(5)
牢记不忘 [imprint]
铭心立报,永矣无贰。--《三国志·周鲂传》
(6)
又如铭佩;铭意(刻记于胸中的心志);铭戢(表示感谢别人的恩惠而深藏于心里);铭篆(比喻感激很深,没齿难忘);铭戴(感戴人的恩惠,铭刻于心,永远不忘)
铭
(1)
銘
míng
(2)
为着确立持久的或公开的记载而刻写或题写的文辞(古多刻于钟鼎,秦汉以后有的刻在石碑上) [inscription]
钟鼎之铭。--《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3)
又如墓志铭;商汤《盘铭》;正考父《鼎铭》
(4)
刻写或题写的格言 [inscribed or written maxim]。如座右铭;砚铭
(5)
铭旌,即明旌 [a funeral streamer bearing the titles of the deceased]。旧时竖在灵柩前标有死者官衔和姓名的旗幡。如铭旌七尺(高官或其父母的铭旌)
铭记
míngjì
[engrave on one"s mind;always remember;enshrine in the heart;learn by heart] 牢记在心中
时刻铭记
铭刻
míngkè
[inscription] 刻在器物上的文字
古代铭刻
铭刻
míngkè
[engrave on one"s mind] 铭记
铭刻在心
她的音容笑貌都铭刻在他的记忆中
铭牌
míngpái
[name plate] 装在机器、仪表、机动车等上面的牌子,标有名称、型号、规格及出厂日期、制造者等字样
铭文
míngwén
(1)
[inscription]
(2)
指碑文
(3)
硬币、勋章、奖章、纪念章、印章、器物上的文辞(大多铸成或刻成)
铭心
míngxīn
[bear in mind;engraved in one"s heart;imprint on one"s mind] 铭刻在心上,指感念不忘
铭心
míngxīn
[inscription] 铭文
铭心刻骨
míngxīn-kègǔ
[imprint;be engraved on one"s mind forever] 比喻感念极深,永远不忘(多用于对别人的感激)。也说铭心镂骨”、刻骨铭心”
铭
(銘)
míng ㄇㄧㄥˊ
(1)
铸、刻或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迹或警诫自己的文字~刻。~文。~志。墓志~。座右~。
(2)
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纪念,永志不忘~记。~心。~骨。~诸肺腑(喻永记)。
(3)
中国古代用于铭刻的文字逐步形成的一种文体,如《文心雕龙》有《铭箴》篇。
郑码prj,u94ed,gbkc3fa
笔画数11,部首钅,笔顺编号31115354251
展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