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董
简单释义:
董
(形声。从苃,重声。①本义草名,即鼎董。②督察)
监督;督察
董之用威。--《书·大禹谟》。传董,督也。”
董逋逃。--《左传·文公六年》
董之以武师。--《左传·昭公十年》
出则监察而董是非。--《后汉书·陈忠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董正(监督纠正);董统鹰扬(为督察纲纪而大展雄才);董治(监督管理);董摄(监督治理)
统率
主持;主管
董 dǒng
①监督管理~事。
②监督管理者;董事校~。
③姓。
【董必武】(1885-197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法学家。名贤琮、用威〓北黄安(今红安)人。曾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20年在湖北建立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
,出席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从事党和红色政权的建设工作。参加长征。曾参加国共谈判。建国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理主席、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政治法律学会会长等职,并多次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75年4月2日,在北京病逝。
【董存瑞】(1929-1948)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英雄∮北怀来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为扫除部队前进的最后
障碍,毅然用双手举起炸药包,炸毁桥上碉堡,壮烈牺牲。被部队追认为战斗英雄。
【董事】某些企业、学校等推举出来监督和主持业务的人。
【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武帝诏举贤良方正,对以"天人三策",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武帝采纳,确
立儒学在此后2000余年封建社会中的正统地位。他综合先秦儒家、法家思想,重新解释儒家思想,提出"天人感应"说,并创立"三纲"、"五常"学说,为封建统治服务。著有《
春秋繁露》及《董子文集》。
【董卓】(? -192)东汉末地主豪强。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灵帝时,任并州牧。189年,率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专断朝政。曹操与袁绍等起兵反对
,他挟献帝西迁长安,并纵火焚洛阳周围数百里◇为王允、吕布所杀。
详细解释:董 dong 部首 艹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2董
direct; director;
董
(1)
蕫
dǒng
(2)
(形声。从苃,重声。①本义草名,即鼎蕫。②督察)
(3)
监督;督察 [supervise]
董之用威。--《书·大禹谟》。传董,督也。”
董逋逃。--《左传·文公六年》
董之以武师。--《左传·昭公十年》
出则监察而董是非。--《后汉书·陈忠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4)
又如董正(监督纠正);董统鹰扬(为督察纲纪而大展雄才);董治(监督管理);董摄(监督治理)
(5)
统率 [command]。如董一(统一主持;一统);董率(董帅。统率;领导);董督(统率)
(6)
主持;主管 [take charge of]。如董成(主持和谈)
(7)
正,守正 [rectify]
董,正也。--《尔雅·释诂》
随人使少师董成。--《左传·桓公六年》
而辱使董振择之。--《左传·昭公三年》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楚辞·屈原·涉江》
(8)
又如董道(守正道);董役(正其事理);董齐(征伐之使归一统)
董
dǒng
(1)
今简称董事为董 [director]。如校董;董事会(某些公私合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或私人所办企业、学校、团体等的领导机构)
(2)
古地名。春秋时晋地,在今山西省万荣县境 [dong]
董事
dǒngshì
[trustee;director]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由股东会从股东中选出
董事会
dǒngshìhuì
(1)
[directorate;board of directors]∶公司的全体董事出席的会
两个附属的基金会,今天都在召开董事会
(2)
[court]∶有资格主管一个组织的一般事务的理事、经理或代表的机构
大学的董事会
董
dǒng ㄉㄨㄥˇ
(1)
监督管理~统。~督。~正(督察纠正)。~理。~事(某些企业、学校的资产所有者推举出来代表自己监督和主持业务的人)。~其成。
(2)
正余将~道而不豫兮”。
(3)
深藏年六十已上,气当大~”。
(4)
姓。
郑码emkb,u8463,gbkb6ad
笔画数12,部首艹,笔顺编号122312511211
展开阅读
董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亿
简单释义:
亿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安宁)
安宁;安定
亿,安也。--《说文》
不能供亿。--《左传·隐公十年》
心亿则乐。--《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我盍姑亿吾鬼神。--《左传·昭公三十年》
亿其上下。--《国语·楚语》
心亿则乐。--《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又如共亿(相安);亿康(安康);亿福(安宁幸福)
极多;极大
据亿丈之城。--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亿兆(比喻很多,难以计数);亿庶(亿众。亿万众庶)
满
不可亿逞。--《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又如亿盈(淆溢);亿廪(亿庾。满仓)
亿(億)yì数目字一万万为一~。〈古〉也指十万为一~。〈喻〉数目很大~万之众。
详细解释:亿 yi 部首 亻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3亿
a hundred million;
亿
(1)
億
yì
(2)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安宁)
(3)
安宁;安定 [peaceful;stable]
亿,安也。--《说文》
不能供亿。--《左传·隐公十年》
心亿则乐。--《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我盍姑亿吾鬼神。--《左传·昭公三十年》
亿其上下。--《国语·楚语》
心亿则乐。--《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4)
又如共亿(相安);亿康(安康);亿福(安宁幸福)
(5)
极多;极大 [maximum]
据亿丈之城。--汉·贾谊《过秦论》
(6)
又如亿兆(比喻很多,难以计数);亿庶(亿众。亿万众庶)
(7)
满 [full]
不可亿逞。--《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8)
又如亿盈(淆溢);亿廪(亿庾。满仓)
(9)
姓
亿
(1)
億
yì
(2)
数目的名称。古代有时把十万叫亿。今以万万为亿,即以阿拉伯数字100000000标记的可数量 [a hundred million]
三百亿兮。--《诗·魏风·伐檀》
亿丧贝。--《易·震》。郑注十万曰亿。”
为田九十亿亩。--《礼记·王制》
(3)
又如亿劫(佛家说从天地形成到毁灭为一劫”。意指时间极其久远);亿载(亿年);亿年(万万年)
亿
(1)
億
yì
(2)
通臆”。臆测,预料 [conjecture]
亿在屡中。--《论语·先进》
策虑幅亿。--《汉书·陈汤传》
不可亿度。--《旧唐书·李道宗传》
(3)
又如亿中(料事能中);亿出(凭臆想而得出);亿度(测度;揣测)
亿万
yìwàn
[millions upon willions;hundreds of millions] 极言其数之多
亿万人民
亿万斯年
yìwàn-sīnián
[for billions of years;for all time;for aeons] 极言年代的久长,也形容时间无限久长
亿
(億)
yì ㄧ╝
数目,一万万;古代指十万~万(泛指极大的数目)。~万斯年(形容无限长远的年代)。
郑码nyda,u4ebf,gbkd2da
笔画数3,部首亻,笔顺编号325
展开阅读
亿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