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铿钟摇簴,揳梓瑟些
先秦·屈原《招魂》
览往昔兮俊彦,亦诎辱兮系纍
两汉·王逸《九思》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唐代·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别赋》
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辨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着乎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先王之桑梓,列圣之遗尘
魏晋·左思《三都赋》
拱木於林衡,授全模於梓匠
魏晋·左思《三都赋》
楸梓木兰,次舍甲乙
魏晋·左思《三都赋》
平仲桾櫏,松梓古度
魏晋·左思《三都赋》
栋宇相望,桑梓接连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子何尊梓匠轮舆而轻为仁义者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曰:“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三节》
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三节》
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五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