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贝
简单释义:
贝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海贝形『字部首之一。古时以贝壳为货币,又用作装饰,故从贝”的字多与钱财宝物、装饰品或贸易商品有关。本义海贝)
牡蛎、蛤或其它软体动物中腹足类和瓣鳃类的统称。体软无节,外束膜一层曰外套膜,能分泌液质,结构成壳,名为介
贝壳
又如贝阁(用贝壳装饰宫门前的楼观);贝阙(以贝装饰的宫门楼观);贝文(贝壳的纹彩);贝饰(贝制的饰物);贝雕(在贝壳上雕刻或镶嵌的工艺品。包括人物、山川、花卉、动物以及家具、文具等)
古代货币
大贝四寸八分以上。--《汉书·食货
贝 bèi
①软体动物的总称。特指有介壳的软体动物。如蚌、蛤蜊等。
②古代用贝壳做的货币。
③姓。
【贝雕】用贝壳雕刻或镶嵌成的工艺品。
【贝多芬】(1770-1827)德国音乐大师,最负盛名的近代音乐家之一。信仰共和,崇敬英雄,作品富有浓郁的时代革命气息。艺术上大胆创新,极大地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体裁得到充分运用,继承了古典音乐的精华,开辟了浪漫主义音乐的道路。代表作有《第九交响曲》、《英雄》、《命运》、《悲怆》、《月光》等。
【贝尔】(1847-1922)即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电话发明者。生于英国爱丁堡,后移居加拿大,再移居美国。1873-1877年担任波士顿大学生理学。1876-年3月10日发明电话。
【贝尔格莱德】南斯拉夫首都。也是塞尔维亚首府。位于东北部、萨瓦河同多瑙河交汇处。面积182平方公里。是全联邦的重要水、陆、空交通枢纽。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位于苏联东西伯利亚南部。平均深730米,最深达1620米。面积3.15万平方公里〓面海拔456米。淡水湖。水生动物种类繁多。
【贝克莱】(1685-1753)世纪英国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感觉或观念是唯一的实在。主要著作有《人类知识原理》、《视觉新论》等。
【贝朗瑞】(1780-1857)法国诗人。写有《洪水》、《主教和诗人》等诗篇,欢呼革命,抨击反动者。
【贝母】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叶条形,花被黄绿色,下垂钟形。鳞茎入药,有祛痰止咳作用。种类多。如四川的川贝母、东北的平贝母、新疆的伊贝母等。
【贝宁】全称贝宁共和国。位于西非东南部。面积11.3万平方公里。人口459万(1989),有46个部落,主要是芳族、约鲁巴族。居民中约65%信奉原始宗教。官方语言为法语,通用芳语、约鲁巴语。首都波多诺伏。
【贝宁雕塑】贝宁是西非的古国,位于今尼日利亚境内,有过高度的文明史。贝宁雕刻有铜塑和泥塑像。其作风写实而富有装饰性,造型洗练完美,显示出非洲黑人的高度智慧和艺术创造才能。
【贝希斯顿铭文】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一世建立的记功石刻。用古波斯文、新埃兰文和巴比伦文3 种楔形文字刻在古都埃克巴坦那西南的贝希斯顿崖石上。是研究古波斯帝国历史的珍贵资料。
详细解释:贝 bei 部首 贝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04贝
shellfish;cowrie;
贝
(1)
貝
bèi
(2)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海贝形『字部首之一。古时以贝壳为货币,又用作装饰,故从贝”的字多与钱财宝物、装饰品或贸易商品有关。本义海贝)
(3)
牡蛎、蛤或其它软体动物中腹足类和瓣鳃类的统称。体软无节,外束膜一层曰外套膜,能分泌液质,结构成壳,名为介 [shellfish]
(4)
贝壳 [shell]
(5)
又如贝阁(用贝壳装饰宫门前的楼观);贝阙(以贝装饰的宫门楼观);贝文(贝壳的纹彩);贝饰(贝制的饰物);贝雕(在贝壳上雕刻或镶嵌的工艺品。包括人物、山川、花卉、动物以及家具、文具等)
(6)
古代货币 [tortoise coin]
大贝四寸八分以上。--《汉书·食货志》
(7)
又如贝货(古代以贝壳为货币,故称贝货);贝财(货财);贝币(原始货币)
(8)
锦上的贝形花纹 [shellfish-like pattern]。如贝胄(用文贝装饰的头盔)
(9)
印度贝多或贝多罗树的简称。佛教徒以其叶写经 [leaf]。如贝函(佛经经匣);贝多叶(多罗树的叶;写经的树叶);贝典(贝夹。佛经);贝字(写在叶上的字。指佛经);贝书(贝叶书。佛经)
(10)
贝尔的简称 [bel(缩写b,b)]
(11)
姓
贝雕
bèidiāo
[scrimshaw;shell work] 用贝壳、鲸牙或海象牙之类制成的装饰品
贝多芬
bèiduōfēn
[beethoven]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作曲家,他集古典派之大成,又开了浪漫派的先河,对近代西洋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主要作品有交响乐曲九部,钢琴奏鸣三十二首,还有钢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协奏等
贝壳
bèiké
(1)
[shell]∶贝类的外表硬壳
(2)
[conchylium]∶软体动物的壳
(3)
[shuck]∶牡蛎或蛤的外壳
贝勒
bèilè
(1)
[beile] 全称多罗贝勒”。满语,贵族称号,相当于王或诸侯,地位次于亲王、郡王,是清代贵族的世袭封爵
贝勒既觇知城中无降意,攻逾急。--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
[阎]见贝勒,挺立不屈。
贝母
bèimǔ
[fritillary] 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功。产于四川、云南、甘肃等地
贝斯开湾
bèisīkāi wān
[biscayne bay] 大西洋的一部分,在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和法国布列塔尼半岛之间。一般译为比斯开湾
贝
(貝)
bèi ㄅㄟ╝
(1)
蛤蜊、珠母、刀蚌、文蛤等有介壳软体动物的总称。
(2)
指贝类动物的硬壳~壳。~雕。
(3)
古代用贝壳做的货币。
(4)
姓。
郑码lo,u8d1d,gbkb1b4
笔画数4,部首贝,笔顺编号2534
展开阅读
贝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尔
简单释义:
尔
(形声。本义窗格花纹)
同本义
后引作薾。华盛的样子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诗·小雅》。毛传尔,华盛貌。”
又如丽尔(华丽的样子)
近。通迩”
戚戚兄弟,莫远具尔。--《诗·大雅》
尔上敦黍于筵上右之。--《仪礼·少牢馈食礼》
公降立于阼阶之东南,南乡尔卿。--《仪礼·燕礼》
名相近者相远也,实相近者相尔也。--《周礼·地官·肆长》
士不信悫而有多知能,譬之其豺狼也,不可以身尔也。--《荀子·哀公》
又如尔者(近来);尔语(凑向跟前说话)
浅近
尔 ěr
①〈古〉你;你们;你的;你们的~作言造语。(《庄子·盗跖》)、以~车来。(《诗经·卫风·氓》)
②〈古〉这;那~夜风恬月朗。(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下》)
③〈古〉这样问君何能~。(陶潜《饮酒》)
④〈古〉近实相近者相~也。(《周礼·地官·肆长》)
⑤〈古〉语气词。表示肯定或"罢了"的意思明日取虞~(《公羊传·僖公二年》)、如反手~。(《荀子·非相》)
⑥词尾。相当于"地"、"然"卓~、率~。
【尔曹】你们这些人。
【尔虞我诈】互相猜疑,互相欺骗。又作尔诈我虞。
【尔诈我虞】见【尔虞我诈】。
详细解释:尔 er 部首 小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5尔
like so; you;
尔
(1)
爾
ěr
(2)
(形声。本义窗格花纹)
(3)
同本义 [figure;decorative pattern]
(4)
后引作薾。华盛的样子 [luxuriant]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诗·小雅》。毛传尔,华盛貌。”
(5)
又如丽尔(华丽的样子)
(6)
近。通迩” [near]
戚戚兄弟,莫远具尔。--《诗·大雅》
尔上敦黍于筵上右之。--《仪礼·少牢馈食礼》
公降立于阼阶之东南,南乡尔卿。--《仪礼·燕礼》
名相近者相远也,实相近者相尔也。--《周礼·地官·肆长》
士不信悫而有多知能,譬之其豺狼也,不可以身尔也。--《荀子·哀公》
(7)
又如尔者(近来);尔语(凑向跟前说话)
(8)
浅近 [shallow]
尔
(1)
爾
ěr
(2)
第二人称代词 [you]
(3)
你
尔为尔,我为我。--《孟子》
尔安敢轻吾射。--宋·欧阳修《归田录》
(4)
又如尔当(你);尔躲(你身上);尔汝(尊对卑称;贵对贱称;朋友间的亲密互称);尔济(汝辈,你们)
(5)
您;你们--通常放在关系词所”之前。如尔曹(你们大家)
(6)
那 [that]
尔夜风恬月朗。--《世说新语》
(7)
又如尔俸尔禄(那些俸禄。尔其,那);尔语(那样言语);尔时(那时,彼时)
(8)
这个;此 [this]
问君何能尔。--晋·陶渊明《饮酒》
(9)
如尔夕(今夕,这个晚上);尔日(当天,这天);尔为(这样,如此)
(10)
如此;这样。
尔毋从从尔。--《礼记·檀弓》
(11)
又如果尔;乃尔;尔馨(六朝时语词。即如此);尔为(如此);尔许(若此,如许。尔,此也。许,助辞);不尔;云尔
尔
(1)
爾
ěr
(2)
形容词、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然”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论语》
(3)
相当于了”
非死则徒尔。--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4)
应诺声。相当于是” [yes]。如尔尔(应答之词。等于唯唯,是是)
(5)
通耳”,表示限止用在句末,可译为而己”罢了”
唯手熟尔。--宋·欧阳修《归田录》
尔曹
ěrcáo
[you people;you and yonr kind] 代词,汝辈,你们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尔尔
ěr ěr
(1)
[yes;yes]
(2)
表示应答的词,相当于是是”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如此
不过尔尔
尔后
ěrhòu
[henceforth;henceforward] 从此以后;今后
尔来
ěrlái
[since that time] 自那时以来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尔汝
ěrrǔ
[be on very inte-mate terms] 彼此以尔和汝相称,表示亲昵,不分彼此
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尔雅
ěryǎ
[elegant] 文雅;近于雅正
温文尔雅
尔雅
ěryǎ
[erya(near corretness)] 中国古代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汉代学者缀辑而成。《汉志·尔雅》30篇,传至今只有19篇◇世经学家多用以考证解释儒家经典的义意,遂成为《十三经》之一,注释《尔雅》的有晋人郭璞(注)、宋人邢昺(疏)、清人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疏)
尔虞我诈
ěryú-wǒzhà
[each trying to cheat or outwit the otber] 互相诈骗
尔
(爾)
ěr ㄦˇ
(1)
你,你的~父。~辈。~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曹(你们这些人)。~虞我诈。
(2)
如此偶~。不过~~。
(3)
那,其(指时间)~时。~后。
(4)
而已,罢了(亦作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5)
词尾,相当于地”、然”卓~。率~(轻易地)。
郑码rko,u5c14,gbkb6fb
笔画数5,部首小,笔顺编号35234
展开阅读
尔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