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雪
简单释义:
雪
(会意。从雨,从彗,彗省声。本义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有部分凝结成冰晶,由空中降下,叫做雪)
同本义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小雅·采薇》
春洩气为雨,雨凝为雪。--谢惠莲《雪赋》题注引《五经通训》
平地尺为大雪。--《左传·隐公九年》
麻衣如雪。--《诗·曹风·蜉虫游》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杜甫《北征》诗
又如雪案萤窗(比喻勤学苦读);雪里鸿(即雪泥鸿爪);雪浪纸(一种有波浪形暗纹的宣纸)
雪
借喻
雪xuě
⒈从天上落下的白色结晶物,它是高空水汽在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兆丰年。万里~飘。
⒉揩,拭,洗刷~耻。~恨。
⒊颜色或光泽像雪的~白。~亮。
详细解释:雪 xue 部首 雨 部首笔画 08 总笔画 11雪
grue;snow;
雪
xuě
(1)
(会意。从雨,从彗,彗(huì)省声。本义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有部分凝结成冰晶,由空中降下,叫做雪)
(2)
同本义 [snow]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小雅·采薇》
春洩气为雨,雨凝为雪。--谢惠莲《雪赋》题注引《五经通训》
平地尺为大雪。--《左传·隐公九年》
麻衣如雪。--《诗·曹风·蜉虫游》
[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礼记·月令》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杜甫《北征》诗
(3)
又如雪案萤窗(比喻勤学苦读);雪里鸿(即雪泥鸿爪);雪浪纸(一种有波浪形暗纹的宣纸)
(4)
借喻白色 [white]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唐·杜牧《鹭鸶》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5)
又如雪厾(白银);雪练(色泽像雪白的绢一样);雪花银(白银);雪肌(白细如雪的肌肤);雪色(白色)
(6)
比喻高洁 [noble and unsillied]
松品落落,雪格索索。--前蜀·贯休《送姜道士归南岳》
一别高人又十年,霜筋雪骨健依然。--宋·杨万里诗
松品落落,雪格索索。--唐·贯休《送姜道士归南岳》
(7)
又如雪格(比喻高洁的品格);雪淡(态度淡漠,不热心)
(8)
姓
雪
xuě
(1)
下雪 [snow]
于时始雪,五处俱贺。--《世说新语》
(2)
又如雪夜访普(宋太祖赵匡胤曾于雪夜到大臣赵普家商谈国事的故事);雪峰(积雪的山峰);雪云(降雪的阴云)
(3)
洗刷,昭雪 [wipe out;rehabilitate]
大夫种辅翼越王勾践而为之报怨雪耻。--《淮南子·氾论》
(4)
又如雪正(昭雪更正);雪谤(洗雪污蔑之词)
(5)
擦净;揩干 [wipe]
黍者,非饭之也,以雪桃也。--《韩非子》
有言不可道,雪泣忆兰芳。--唐·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
(6)
又如雪泣(揩拭眼泪);雪除(清除);雪烦(消除烦闷);雪涕(拭泪);雪桃(拭桃)
雪白
xuěbái
[snow-white] 洁白如雪
雪豹
xuěbào
[snow leopard;snow panther] 中亚细亚高山上的一种花纹出色的大型猫科动物(felis uncia),在灰白色又长又密的皮毛上,夏季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纹,冬季变得几乎纯白(雪豹的学名是panthera uncia,中国西南、西北的山区也产)
雪暴
xuěbào
(1)
[snowstorm]
(2)
降雪的风暴
(3)
强风挟带大量雪片飞扬于空中,使能见度一般小于1公里的现象
雪崩
xuěbēng
(1)
[snowslide]∶大量的雪块从高山上崩裂下来
(2)
[avalanche]∶迅速滑下山坡或越过悬崖的大块冰雪
雪冰
xuěbīng
(1)
[snow ice]
(2)
(如冰川中)由雪的聚结形成的冰
(3)
由于半融化的雪或冰的冻结而形成的白色多孔的冰
雪车
xuěchē
[sledge;toboggon] 雪橇(xuěqiāo)
雪尘
xuěchén
[snow dust] 风中所挟带的微粒状的雪
雪耻
xuěchǐ
[avenge an insult;wipe out a disgrace] 洗雪耻辱
报仇雪耻
雪堤
xuědī
[snowbank] 雪的小丘或雪坡
雪貂
xuědiāo
[ferret-polecat] 一种特别凶恶的貂,是很有价值的捕鼠者,与野生的欧洲鸡貂非常相似,据说是由家养的雪貂与野生的鸡貂杂交产生的
雪堆
xuěduī
[snow drift] 雪的淤积物
雪盖
xuěgài
[snow blanket] 积雪的表面,雪能保护和滋润下面的植物
雪糕
xuěgāo
(1)
[popsicle]∶冻结在棍棒上的冰糕
(2)
[snow]∶用蛋白、糖和果肉搅拌制成的白色甜点
雪恨
xuěhèn
[wreak vengeance;avenge vengenance] 洗掉仇恨
报仇雪恨
雪花
xuěhuā
[snow-flake] 空中飘落的雪,多呈六角形,象花
雪茄
xuějiā
[cigar] 用烟叶卷的烟,比普通香烟粗大
雪晶
xuějīng
[snow crystal] 雪中几种常见冰晶中的任何一种。雪晶是一单晶,与雪花不同,雪花通常是许多单雪晶的凝聚物
雪镜
xuějìng
[snow goggles] 凿有两条窄缝的木片,爱斯基摩人用以预防雪盲
雪卷
xuějuǎn
[snow roller] 被风吹卷起的雪堆,通常是圆柱形,两头是凹面
雪壳
xuěké
[snow crust] 在软雪上冻结的脆而坚实的外层
雪栏
xuělán
[roof guard] 一种装在屋顶上以防止雪侵袭的下滑设备
雪里红,雪里蕻
xuělǐhóng,xuělǐhóng
[potherb mustard] 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brassica juncea )var. ( crispifolia),芥(jiè)菜的变种,叶子多为长圆形,花鲜黄色。茎和叶子是普通蔬菜,通常腌着吃
雪亮
xuěliàng
(1)
[bright as snow]∶像雪那样明亮的
雪亮的日光灯
(2)
[shiny]∶具有明亮的外表、外观或外貌的
雪亮的匕首
雪盲
xuěmáng
[snow blindness] 由于眼睛未加保护而暴露于冰雪原野反射的紫外线所引起的畏光及炎症
雪泥鸿爪
xuění-hóngzhǎo
[traces of the past;human life lihened to that of birds of passage with foot print on the sand] 雪地上偶然留下的鸿雁爪 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也指人生际遇不定,踪迹无常
雪片
xuěpiàn
[snow block] 指飘落的雪花
雪橇
xuěqiāo
(1)
[sled;sledge]∶一种装在一对滑行装置上的交通工具,常用于雪地或冰上滑行
(2)
[sleigh]∶一种儿童雪橇
(3)
[bobsled]∶短雪橇,通常用为由联接器连接起来的一对雪橇中的一个
雪桥
xuěqiáo
[snowbridge] 横越冰川中冰隙的雪的桥
雪青
xuěqīng
[lilac;pale manve] 浅紫色
雪山
xuěshān
[snow mountain] 常年积雪的高山
雪上加霜
xuěshàng-jiāshuāng
[one disaster after another;calamities come in succession as frost is added on top of snow] 再次遭难而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雪水
xuěshuǐ
(1)
[snow water]∶雪化成的水
(2)
[snow-broth]∶混合的雪和水
雪松
xuěsōng
[deodar;cedar] 一种产于东印度的杉木(cedrus deodara)
雪线
xuěxiàn
[snow line] 永久雪地的最下线
雪冤
xuěyuān
[clear sb.of a false charge;redness a wrong] 洗雪冤屈
雪原
xuěyuán
[snowfield;snows] 辽阔的积雪平原;尤指终年积雪(如在冰川源头处)
雪照云光
xuězhào-yúnguāng
[snowblink] 雪地上面天空中的白色光亮,比冰映光要亮
雪中送炭
xuězhōng-sòngtàn
[help in one"s hour of need] 下雪天送炭给人。比喻在他人急需时给以及时的帮助
只有锦上添花,那得雪中送炭。--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雪
xuě ㄒㄩㄝˇ
(1)
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花。~山。~中送炭(喻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2)
洗去,除去报仇~恨。为国~耻。平反昭~。
(3)
擦拭晏子独笑于旁,公~涕而顾晏子”。
(4)
姓。
郑码fvxb,u96ea,gbkd1a9
笔画数11,部首雨,笔顺编号14524444511
展开阅读
雪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夏
简单释义:
夏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人头。臼,两手,攵,两足∠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夏,中国之人也。--《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
泛指中国
蛮夷猾夏。--《书·舜典》。孔传夏,华夏。”
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注诸夏外土诸侯也。谓之夏者,大总下上言之辞也。”
此之谓夏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服注与诸夏同风。”
东夏之命。--《吕氏春秋·察今》。
夏xià
⒈一年四季里的第二季~天。~种。
⒉中国的古称华~。
⒊朝代名。夏朝,约在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第一代君主是禹。
⒋
夏jiǎ 1.木名。亦作"槚"﹑"榎"。参见"夏楚"。
详细解释:夏 xia 部首 夂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0夏
summer;
冬;
夏
xià
(1)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xié),人头。臼(jù),两手,攵(suī),两足∠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2)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chinese]
夏,中国之人也。--《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
(3)
泛指中国 [china]
蛮夷猾夏。--《书·舜典》。孔传夏,华夏。”
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注诸夏外土诸侯也。谓之夏者,大总下上言之辞也。”
此之谓夏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服注与诸夏同风。”
东夏之命。--《吕氏春秋·察今》。注东方也。”
(4)
又如夏盟(古代华夏诸国间的结盟);夏声(古代中原地区的民间音乐)
(5)
朝代名 [the xia dynasty]
(6)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系传说中禹的儿子启所建立,奴隶制国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即夏后氏
构木钻燧于夏后氏。--《韩非子·五蠹》
始于虞夏。--蔡元培《图画》
夏后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虞夏以来。--《史记·货殖列传》
(7)
又如夏礼(夏代的礼法);夏书(记载夏代史事的书);夏甲(夏朝君主孔甲)
(8)
封建割据政权或农民起义政权称号 (1)∶东晋末,公元407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夏国,建都统万城(今陕西横山西北) (2)∶隋末窦建德于公元618年建立夏国,都乐寿(今河北献县) (3)∶北宋仁宗时,赵元昊于1032年建立夏国,史称西夏,都兴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东南) (4)∶元末明玉珍于公元1362年建立夏国,都重庆
(9)
古代波斯的巴克特利亚人建立的国名 [bactria]。如夏国;大夏
(10)
通厦”。大屋 [big house]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楚辞·哀郢》
见若覆夏屋者矣。--《礼记·檀弓上》
(11)
夏季。一年的第二季,中国习惯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四、五、六”三个月 [summer]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诗·小雅·四月》
(12)
又如夏汛(夏季汛期);夏安居(僧徒在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又称坐夏”);夏畦(夏天治理田畦);夏苗(夏季的禾苗或田猎)
(13)
姓
夏
xià
(1)
大 [great]
夏,大也。--《尔雅》
于我乎夏屋渠渠。--《诗·秦风·权舆》。传大也。”
[夏]此字本谊训大也。万物宽假之时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方言》
(2)
又如夏李(大李);夏屋(大屋);夏海(大海)
(3)
华彩,即五色 [magnificent color]
秋染夏。--《周礼》
(4)
又如夏翟(夏狄。羽毛五色的野鸡);夏缦(古代卿乘坐的五采车)
夏播
xiàbō
[summer sowing] 夏天里播下种子
夏布
xiàbù
[grass cloth;grass linen] 用苎麻织的麻布
夏锄
xiàchú
[summer hoeing] 指夏季锄地的活儿
夏管
xiàguǎn
[summer field management] 夏季的田间管理
夏侯
xiàhóu
[surname] 复姓
夏侯婴、靳强、纪信(夏侯婴,沛人,跟从刘邦起义,后封汝阴侯。靳强,祖籍西河,刘邦的部属,因攻击项羽有功,后封汾阳侯。纪信,刘邦的得力部将,因救刘邦脱险,被项羽烧死)。--《史记·项羽本纪》
夏后氏
xiàhòushì
[the xia danasty set up by king yu] 指禹建立的夏王朝。也称夏后或夏氏
钻燧于夏后氏之世。--《韩非子·五蠹》
夏季
xiàjì
(1)
[summer]∶见夏天”
(2)
[shemu]∶埃及古历一年三季之一,每季四个月,其他两季为冬季和洪水季
夏口
xiàkǒu
[xiakou] 古地名,位于汉水下游入长江处,由于汉水自沔阳以下古称夏水,故名。夏口在江北,三国吴置夏口督屯于江南,北筑城于武汉市黄鹄山上,与夏口隔江相对
夏历
xiàlì
见农历”
夏粮
xiàliáng
[summer grain crops] 夏天收获的粮食
夏令
xiàlìng
(1)
[summer]∶夏季
(2)
[summer weather]∶夏季的节令、气候
夏令营
xiàlìngyíng
[summer camp] 夏季开设的供集体人员短期休养、娱乐的营地
夏秋
xià-qiū
[estivo-autumnal;aestivo-autumnal] 夏季与秋季;关于或见于夏季和秋季的事物--主要指某种类型的疟疾
夏日
xiàrì
(1)
[summer]∶夏天
夏日葛衣。--《韩非子·五蠹》
(2)
[summer sun]夏季的太阳
夏日炎炎似火烧
夏收
xiàshōu
(1)
[summer harvest]
(2)
夏日收获作物
(3)
夏季的收成
夏熟
xiàshú
[summer maturing] 夏季作物成熟
夏熟作物
夏熟谷物
xiàshú gǔwù
[fall grain] 秋季播种和在来年春季或夏季收获的谷物
夏天,夏季
xiàtiān,xiàjì
[summer] 同夏2”
夏衣
xiàyī
[summer clothing] 夏季穿的衣服
夏禹
xià-yǔ
[xia yu] 夏代开国之主。颛顼孙,姓如人氏,其号曰禹,亦曰文命。初封夏伯,故亦称伯禹”。为有天下之号,史称夏禹,又称夏后氏”。在位八年,后南巡,崩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市)。据传,禹治水,历十年之久,三过其门而不入”,终于战胜洪水,民得以安。因此他是我国历史上劳苦功高而又最副盛名的国王
夏耘
xiàyún
[summer hoeing (ploughing)] 夏锄
夏至
xiàzhì
(1)
[summer solstice]∶对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夏至点的时刻;对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冬至点的时刻
(2)
[solstice]∶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21或22日,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夜间最短
夏种
xiàzhòng
[summer sowing] 夏季的播种
夏装
xiàzhuāng
[summer clothing] 夏衣
夏
xià ㄒㄧㄚ╝
(1)
一年的第二季~季。~天。~令。~播。~熟。~粮。
(2)
中国朝代名~代。~历。
(3)
指中国华~。
(4)
姓。
郑码anrs,u590f,gbkcfc4
笔画数10,部首夂,笔顺编号1325111354
展开阅读
夏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