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邦
简单释义:
邦
(形声。从邑,丰声。古文从之、从田,会意。与封字从之、从土同意。本义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
同本义
邦,国也。--《说文》。段注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书序云‘邦康叔,邦诸侯。’论语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
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周礼·天官·大宰》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天官·大宰》。注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按,散文邦国亦通。
利用为依迁邦。--《易·益》
协和万邦。--《书·尧典》
以畜万邦。--《诗·小雅·节南山》
后非众罔与守邦。--《国语·周语》
邦 bāng
①诸侯的封国王此大~。(《诗经·大雅·皇矣》)
②国友好邻~。
【邦胡】见【板胡】。
【邦交】国家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建立~。
【邦交正常化】国与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符合一般的规律和情况。
详细解释:邦 bang 部首 阝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6邦
nation; state;
邦
bāng
(1)
(形声。从邑,丰声。古文从之、从田,会意。与封字从之、从土同意。本义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
(2)
同本义 [state]
邦,国也。--《说文》。段注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书序云‘邦康叔,邦诸侯。’论语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
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周礼·天官·大宰》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天官·大宰》。注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按,散文邦国亦通。
利用为依迁邦。--《易·益》
协和万邦。--《书·尧典》
以畜万邦。--《诗·小雅·节南山》
后非众罔与守邦。--《国语·周语》
(3)
汉避高祖讳,多以国易之
且在邦域之中矣。--《论语·季氏》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书·五子之歌》
及公子返晋邦、瘵兵伐郑,大破之。--《韩非子·喻老》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论语·学而》
(4)
又如邦畿(古代指直属于天子的地方);邦家(诸侯的封国和大夫之家);邦国(诸侯的封国。大的叫邦,小的叫国,后泛指国家)
(5)
泛指国家 [country;nation]
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南朝齐·丘迟《与陈伯之书》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治)于家邦。--《孟子·梁惠王上》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6)
又如邻邦;盟邦;邦典(国家的法令制度)
(7)
疆界,边界 [boundary]。如邦墓(周代邦域中人民聚族而葬的墓地)
(8)
国都,大城镇 [capital]
逼迫迁旧邦,拥王以自疆。--《悲愤诗》
(9)
泛指地方 [place]
负海之邦,交趾之土,谓之南裔。--《博物志》
(10)
姓
邦
bāng
封,分封 [confer]
设五等,邦群后。--柳宗元《封建论》
邦交
bāngjiāo
[diplomatic relations;intercourse between nations] 古代诸侯国之间的交往,泛指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邦联
bānglián
[confederation] 几个主权国家组成的一种联合体。邦联的成员国仍保留完全的独立主权,只是在军事、外交等方面采取某些联合行动
邦
bāng ㄅㄤˉ
国友~。邻~。~交(国和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国(国家)。~人(本国的人)。
郑码ciy,u90a6,gbkb0ee
笔画数6,部首阝,笔顺编号111352
展开阅读
邦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降
简单释义:
降
(会意)
同本义,与陟”相对
降,下也。--《说文》
是降丘宅土。--《书·禹贡》
复降在原。--《诗·大雅·公刘》
维岳降神。--《诗·大雅·崧高》
降西阶一等。--《仪礼·士冠礼》
子余使公子降拜曰。--《国语·晋语》
又如降阶(走下台阶);降格(从上而至。即降临。格,至);降辇(帝王下车);降拜(下堂拜宾);降真(降临的神灵);降饯(高贵人物屈尊赴宴);降驾(帝王临幸);降坛诗(扶乩时鬼神
降临祭坛所题的诗)
贬抑;降低
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
稍降辞色。--《资治
降jiàng
⒈下落,落下,使下落~雨。~落。~价。~格以求。
⒉见xiáng。
降xiáng
⒈归顺,投向对方投~。请~。至死不~。
⒉制服,使驯服~烈马。一物~一物。
降xiàng 1.星次名。
详细解释:降 jiang、xiang 部首 阝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8降
capitulate; drop; fall; lower; subdue; surrender; tame;
降2
xiáng
(1)
投降 [capitaluate;surrender;subdue]
曷为不言降。--《公羊传》。注降者自优之文。”
每得降卒。--《资治通鉴·唐纪》
琮已降。--《资治通鉴》
诈云欲降
指言盖降
(2)
又如降附(投降归附);降骨(投降者的骨骸)
(3)
降服,使驯服 [yield;tame]
六卿三族,降听政也。--《左传·哀公二十六年》。注和同也。”
其能降以相从也。--《左传·隐公十一年》。注降,降心也。”
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太公]又与了我五钱银子做盘缠,教我再去请好法师降他。--《西游记》
(4)
又如降发(降伏;制伏);降视(降伏);降龙(以佛法降伏神龙)
降
xiáng
〈形〉
(1)
欢悦,快乐 [happy]
亦既觤止,我心则降。--《诗·召南·草虫》
(2)
同详”。详细 [detailed]
则俺那官人要个明降。--元·孟汉卿《魔合罗》
另见jiàng
降伏
xiángfú
[subdue;tame;vanguish] 用强力使驯服
降龙伏虎
xiánglóng-fúhǔ
[subdue the dragon and tame the tiger--overcome powerful adversaries] 比喻战胜重大困难或强大势力。亦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困难
我是大唐来的,我手下有降龙伏虎的徒弟,你若撞着他,性命难存也!--《西游记》
降1
jiàng ㄐㄧㄤ╝
(1)
下落,落下下~。~旨。~临。~旗。空~。
(2)
减低,贬抑~低。~价。~职。~解(jiě)。~心相从(抵制自己心志以服从别人)。
郑码yrmb,u964d,gbkbdb5
笔画数8,部首阝,笔顺编号52354152
展开阅读
降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