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洛神赋》
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
魏晋·曹植《洛神赋》
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吊屈原赋》
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典故出处】《月赋》
臣闻沈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奔龟跃鱼,有祭吕梁
魏晋·左思《三都赋》
介胄重袭,旍旗跃茎
魏晋·左思《三都赋》
冻醴流澌,温酎跃波
魏晋·左思《三都赋》
精曜潜颖,硩陊山谷
魏晋·左思《三都赋》
泉室潜织而卷绡,渊客慷慨而泣珠
魏晋·左思《三都赋》
若离若合者,相与腾跃乎莽之野
魏晋·左思《三都赋》
沈虎潜鹿,馽龓僒束
魏晋·左思《三都赋》
相与昧潜险,搜环奇
魏晋·左思《三都赋》
演以潜沬,浸以绵雒
魏晋·左思《三都赋》
下高鹄,出潜虬
魏晋·左思《三都赋》
斯盖宅土之所安乐,观听之所踊跃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公孙跃马而称帝,刘宗下辇而自王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遂乃山崩川竭,冰碎瓦裂,大盗潜移,长离永灭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七发》
阳鱼腾跃,奋翼振鳞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搅搜捎,逍遥踊跃,若坏颓兮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敥嘎嘤,毛发尽竖,竦肩缩颈,疑有而无,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与子居,四十年余,子在孩提,吾不子愚,子学子耕,求官与名,惟子是从,不变于初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幽通赋》
靖潜处以永思兮,经日月而弥远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屯烟佛照,无殊阴火之潜,故为葕阳之所不入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述行赋》
想宓妃之灵光兮,神幽隐以潜翳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春秋·佚名《击鼓》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春秋·佚名《鹤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春秋·佚名《鹤鸣》
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春秋·佚名《潜》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存彷佛而不见兮,心踊跃其若汤
先秦·屈原《九章》
蛟龙潜于旋渊兮,身不挂于罔罗
先秦·庄忌《哀时命》
甂瓯登于明堂兮,周鼎潜潜乎深渊
两汉·东方朔《七谏》
蓍蔡兮踊跃,孔鹤兮回翔
两汉·王褒《九怀》
鲸鱏兮幽潜,从虾兮游陼
两汉·王褒《九怀》
水跃兮余旌,继以兮微蔡
两汉·王褒《九怀》
惶悸兮失气,踊跃兮距跳
两汉·王逸《九思》
玄蝯失于潜林兮,独偏弃而远放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初九:潜龙勿用。
西周·姬昌《乾卦》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西周·姬昌《乾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唐代·杜甫《阁夜》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唐代·杜甫《阁夜》
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唐代·韩愈《石鼓歌》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唐代·王维《桃源行》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唐代·杜甫《哀江头》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王在灵沼,於韧鱼跃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二节》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二节》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