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济
简单释义:
济
(形声。从水,齐声。本义水名,即济水。古四渎之一)
同本义。
济,济水也。出常山房子赞皇山东入沞--《说文》
济水源出赞皇山。--《穆天子传》
阴谷皆入济。--清·姚鼐《登泰山记》
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原在山东境内与黄河并行入渤海◇因黄河改道,下游被黄河淹没。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
州名
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置,治所在今山东省聊城东南
五代周置,在今山东省巨野县
金置,在今吉林省农安县
济
众多
济济多士。--《左传·成公二年》
济(濟)jǐ
⒈济水,〈古〉水名。发源于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今黄河下流河道即原济水河道。
⒉济南市,济宁市,均在山东省。
⒊
济(濟)jì
⒈渡,过河同船~水。同舟共~。
⒉帮助,援救接~。救~。~穷扶贫。
⒊有利,补益万民以~。
⒋成夫~大事必以人为本。
济qí 1.庄敬。 2.整治,使整齐。
详细解释:济 ji 部首 氵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9济
aid; cross a river; help;
济1
(1)
濟
jǐ
(2)
(形声。从水,齐声。本义水名,即济水。古四渎之一)
(3)
同本义。[ji river]
济,济水也。出常山房子赞皇山东入沞--《说文》
济水源出赞皇山。--《穆天子传》
阴谷皆入济。--清·姚鼐《登泰山记》
(4)
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原在山东境内与黄河并行入渤海◇因黄河改道,下游被黄河淹没。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
(5)
州名 [ji prefecture]
(6)
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置,治所在今山东省聊城东南
(7)
五代周置,在今山东省巨野县
(8)
金置,在今吉林省农安县
济
(1)
濟
jǐ
(2)
众多 [numerous]
济济多士。--《左传·成公二年》
(3)
又如人才济济;济济(众多);济济一堂(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济济彬彬(形容人才众多且文雅有礼)
(4)
整齐美好的样子 [neat and fine]
四骊济济。--《诗·齐风·载驱》
(5)
又如济然;济楚(整齐清洁);济济(整齐美好的样子)
另见jì
济楚
jǐchǔ
(1)
[neat]∶[衣着]整齐清洁;漂亮
衣冠济楚
(2)
[nice]∶美好
举意动容皆济楚。--宋·柳永《木兰花》
(3)
[outstanding]∶出色,出众
天生的济楚才能。--元·关汉卿《金线池》
济济跄跄
jǐjǐ-qiàngqiàng
[numerous] 形容人多而容止有节
会议期间各方代表济济跄跄聚集一堂,一时称盛
济南
jǐnán
[jinan] 山东省省会。位于山东省西部,南临泰山,北临黄河,面积4875平方公里,人口335万,其中市区132万。位于丘陵和平原交界地,泉水很多,素有泉城”之称。为山东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
济2
(1)
濟
jì
(2)
渡过水流 [cross a stream]
济乎江湖。--《楚辞·屈原·涉江》
济河,围令狐。--《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3)
又如同舟共济;济胜之具(指能登山涉水的健康身体);济水(渡水);济涉(渡水);济运(渡水运输)
(4)
帮助;救助 [help;assist;salve]
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欧阳修《朋党论》
惟以周穷济乏为事。--《晋书·何攀传》
济师来攻。--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5)
又如济人利物;济拔(从险恶的境地中救出);济惠(济会,济惠。周济,照顾);济物(帮助他人);济时(匡救时世)
(6)
拯救;救济 [relieve]
杀黑龙以济冀州。--《淮南子·览冥》
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三国志·方伎传》
(7)
又如济护(救护);济恤(救济);济救(救济);济众(救济众人);济难(拯救时难);济施(救济施舍)
(8)
[对事情]有益;成(多用于否定);发挥[作用][bring into play]
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刘邵《人物志》
臼杵之利,万民以济。--《易·系辞下》
(9)
又如无济于事;人少了不济事;济事(顶用)
(10)
成就 [achieve]
必以忍,其乃有济。--《书·君陈》
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后汉书·荀彧传》
以济大事。--《资治通鉴》
共济世业。
事之不济。
(11)
又如济胜(取胜);济勋(济功。成就功业);济办(成功地把事办妥);济克(成功)
(12)
停;止 [stop]
三月春风不济。--《淮南子·时则》
(13)
增加 [increase;add]
盍请济师于王。(盍为什么不。)--《左传·桓公十一年》
(14)
弥补 [make up]
又因中国文字太难,只得用图画来济文字之穷的产物。--鲁迅《且介亭杂文》
(15)
及,比得上 [can compare with]
果然我们就不济凤丫头了?--《红楼梦》
(16)
成;可以 [all right;well]
所言之事济否?--《警世通言》
济
(1)
濟
jì
(2)
渡口,过河的地方 [ferry crossing]
川既漾(水流长)而济深。--王粲《登楼赋》
济
(1)
濟
jì
(2)
整齐,漂亮 [in good order; neat;nice]。如济楚(整整齐齐;整洁;雅致;潇洒;端庄);济美(承继先人美好的事业)
(3)
能干,中用 [capable;useful;effective]
你忒不济,不济!又要马骑,又不放我去,似这般看着行李,坐到老罢!--《西游记》
另见jǐ
济度
jìdù
(1)
[provide salvation for the masses]∶以佛法救济众生脱离苦海
(2)
[succor]∶渡水而到达彼岸,比喻救助
济度百姓
济急
jìjí
[help sb. to cope with emergency; help meet an urgent need] 在急难时解决别人需要,或帮人解决困难
济困扶危
jìkùn-fúwēi
[help those in distress and aid those in peril] 亦称扶危济困”,指救济、扶助生活困难或境况危急的人
济美
jìměi
[devep and expand] 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扬光大
世济其美,不陨其名。--《左传·文公十八年》
济贫
jìpín
[help the poor] 向穷人提供救济和帮助
济世
jìshì
[assist one"s generation] 在金钱、物质等方面救济世人
济世之举
济世爱民
jìshì-àimín
[assist one"s generation and love the common people] 匡济艰危世道,恤爱苦难民众
济世救人
jìshì-jiùrén
[assist one"s generation and relieve the common people] 匡济时世于危亡,解救人民于水火
济世之才
jìshìzhīcái
[a person endowed with a talent to govern and to serve] 有匡救世人的才能
济事
jìshì
[be of help;benefit] 顶事;成事
空谈不济事
济私
jìsī
[serve a selfish purpose] 谋求私利
济增
jìzēng
[increase] 成功地增长
台湾与美国的双边贸易额由1970年的九亿多美元济增为将近一百六十亿美元
济助
jìzhù
[relieve] 救济,帮助
热心济助
济1
(濟)
jì ㄐㄧ╝
(1)
渡,过河同舟共~。
(2)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世。救~。赈~。周~。接~。
(3)
补益无~于事。
郑码vsnd,u6d4e,gbkbcc3
笔画数9,部首氵,笔顺编号441413432
aid;cross a river;help;
济2
(濟)
jǐ ㄐㄧˇ
〔~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
郑码vsnd,u6d4e,gbkbcc3
笔画数9,部首氵,笔顺编号441413432
展开阅读
济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晚
简单释义:
晚
(形声。从日,免声。本义傍晚;黄昏)
同本义
晚,莫也。--《说文》
晚,暮也。--《广韵》
四时失序,则辰星作异。…政急则出蚤,政缓则出晚。--《汉书·李寻传》
晚成单罗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晚泊沙夹。--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一屠晚归。--《聊斋志异·狼三则》
望晚日照城郭。--清·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晚曦(晚霞);晚夕(傍晚,晚上);晚半天儿(晚夕,晚晌,晚间,晚上);晚钟(傍晚的钟声);晚寒(傍晚的寒气);晚晴;晚饷(晚餐);晚阴(傍晚时的阴霾);晚来(傍晚)
夜晚
晚星没
晚wǎn
⒈日落的时候傍~。从早到~。
⒉夜间~上。昨~。
⒊时间靠后,接近终了~稻。~点到达。~年(老年)。~清(清朝末年)。
⒋后~辈。
⒌迟来~了。
详细解释:晚 wan 部首 日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1晚
evening;junior;late;lateness;night;
早;
晚
wǎn
(1)
(形声。从日,免声。本义傍晚;黄昏)
(2)
同本义 [evening]
晚,莫也。--《说文》
晚,暮也。--《广韵》
四时失序,则辰星作异。…政急则出蚤,政缓则出晚。--《汉书·李寻传》
晚成单罗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晚泊沙夹。--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一屠晚归。--《聊斋志异·狼三则》
望晚日照城郭。--清·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晚曦(晚霞);晚夕(傍晚,晚上);晚半天儿(晚夕,晚晌,晚间,晚上);晚钟(傍晚的钟声);晚寒(傍晚的寒气);晚晴;晚饷(晚餐);晚阴(傍晚时的阴霾);晚来(傍晚)
(4)
夜晚 [night]
晚星没。--庾信《对烛赋》
(5)
又如晚吹(夜晚的风);晚头(晚上);晚月(夜月);晚炬(夜间的火炬);晚漏(晚更);晚魄(月亮);晚逻(夜间巡逻)
(6)
晚年 [old age;one"s later years]
晚出榆关逐北征,惊沙飞迸冲貂袍。--温庭筠《塞寒行》
(7)
又如晚运(晚年。运指时期);晚涂(晚年);晚境(晚年的境遇;晚年);晚悟(晚年觉悟)
(8)
秋季 [antumn]。如晚菘(秋末冬初的大白菜);晚造(秋季作物);晚果(秋天成熟的果实);晚热(秋天的炎热)
(9)
旧时官场后辈对前辈、下级对上级称晚生,简言曰晚。多用于书信 [pupil (oft.self-reference in writing or speaking to teacher)]
恕治晚不能躬送了。--《儒林外史》
(10)
时间靠后。属于或关于时间上或发展上的后期阶段的 [late;far on in time]
兴尽晚归舟。--宋·李清照《如梦令》
事之晚矣。--《资治通鉴·汉纪》
土气有早晚。--宋·沈括《梦溪笔谈》
自有早晚。
后种者晚实。
(11)
又如晚唐;晚父;晚母(后母;继母);晚爷(后父);晚妻(后续之妻);晚嫁(再嫁);晚伯母(伯父后来续娶的妻子);晚进(后进;后辈);晚婆(晚娘,继母)
晚
wǎn
(1)
迟,在规定的、通常的或恰当的时间以后来的或做的 [late]
大器晚成。--《老子》四十一章
(2)
又如晚达(显达较迟);晚日(近日;最近几天);晚歇([方]∶过一会儿);晚转身([方]∶第二次嫁人);晚客;晚茶(迟采摘的茶叶);晚麦(迟熟的麦);晚代(近世);晚禾(晚稻);晚甲(迟发的芽)
(3)
衰;老 [old]。如晚叶(晚年;老叶);晚谬(年老昏愦);晚暮(年老)
晚安
wǎn ān
(1)
[good-evening]∶晚上见面时说的问候、祝福的话
(2)
[good-night]∶晚上分别时最后说的祝福的话
晚辈
wǎnbèi
[younger;one"s juniors;the younger generation] 辈分低的人;后辈
所有晚辈都跟着他们家里人,向杂技场走去
晚餐
wǎncān
[supper;dinner] 一天结束时吃的一顿饭
晚车
wǎnchē
[night train] 夜间开出或到达的火车
晚春
wǎnchūn
[late spring] 春季最后的时日
晚祷
wǎndǎo
(1)
[evensong]∶教规规定的七个祈祷时刻中的第六个
(2)
[vesper]∶晚上举行的宗教仪式或礼拜
(3)
[compline]∶第七次和最末一次的日课经;入夜后或入睡之前诵念的最末一次日课经
晚稻
wǎndào
[late rice] 插秧期较晚或成熟期较晚的稻子
十月熟者谓之晚稻。--宋·沈括《梦溪笔谈》
晚点
wǎndiǎn
[(of a train,ship, etc.)late;behind schedule time] [车、船等]开出、运行或到达晚于规定的时间
晚饭
wǎnfàn
[supper;dinner] 一天结束时吃的一顿饭;晚上吃的饭
晚筴
wǎnguì
[late-mataring bambooshoots] 晚熟的竹笋
五月方生者谓之晚筴。--宋·沈括《梦溪笔谈》
晚会
wǎnhuì
[evening party;evening gathering;evening reception] 晚上举行的集会,以文娱活动为主要内容
篝火晚会
晚婚
wǎnhūn
[marry at a mature age;late marniage] 在法定结婚年龄之后若干年结婚
晚间
wǎnjiān
[at night;(in the)evening] 晚上
晚间小东门自不戒慎。--《广东军务记》
晚节
wǎnjié
(1)
[integrity in one"s later years]∶晚年的节操
保持晚节
(2)
[old age]∶晚年
(3)
[last stage]∶后期
晚景
wǎnjǐng
(1)
[evening scene]∶傍晚的景色
(2)
[one"s circumstances in old age]∶晚年;老年的景况
晚景凄凉
晚课
wǎnkè
(1)
[apodeipnon]∶东正教会日课的最后部分
(2)
[(of buddhist monks) chant scriptures in the evening]∶和尚晚上念经
晚恋
wǎnliàn
[be in love at a mature age] 较晚地恋爱
以你目前情况而言,晚恋较为适当
晚年
wǎnnián
[old age;one"s evening (later,remaining) years] 老年人一生中最后阶段
晚期
wǎnqī
[later period] 最后的时期。也指某种病的后期
晚秋
wǎnqiū
(1)
[late autumn]∶秋季的末期;深秋
(2)
[late-autumn crops]∶ 指晚秋作物
晚秋作物
wǎnqiū zuòwù
[late-autumn crops] 北方在收获小麦、油菜后复种的农作物,如甘薯、马铃薯、玉米、豆类
晚上
wǎnshɑng
[evening;night] 从日落或晚饭至寝宴的一段时间
晚生
wǎnshēng
[(of one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referring to oneself) i;your pupil] 谦辞,旧时文人在前辈面前的谦称
[贾黯]谒范仲淹,曰某晚生,偶得科第,愿受教。”--《邵氏闻见录》
晚世
wǎnshì
(1)
[modern times;nowadays]∶近世
(2)
[last period]∶指一个时代或朝代的最后时期,末世
晚熟
wǎnshú
[late-maturing] 指农作物生长期长,成熟较慢
晚熟作物
晚霜
wǎnshuāng
[late frost] 春季气候变冷时降的霜
晚霞
wǎnxiá
[afterglow;red sky at night;sunset clouds;sunset glow] 日落时出现的云霞
晚学
wǎnxué
(1)
[study later]∶后辈学生
(2)
[classes in the afternoon][方]∶指下午的课业
放晚学
晚宴
wǎnyàn
[evening banquet] 晚上举行的宴会
晚育
wǎnyù
[late bear;late childbirth] 指育龄妇女较晚地生育儿女
政府提倡晚婚晚育
晚照
wǎnzhào
[evening glow] 傍晚的阳光;夕照
晚
wǎn ㄨㄢˇ
(1)
太阳落了的时候~景。~霞。~会。~报。
(2)
一个时期的后段,在一定时间以后来~了。~年。~期。~节。~婚。
(3)
后来的~生(旧时文人对前辈的自谦)。~辈。
(4)
姓。
郑码krjr,u665a,gbkcded
笔画数11,部首日,笔顺编号25113525135
展开阅读
晚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