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权
简单释义:
权
(形声。从木,雚声。本义黄花木)
同本义
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说文》
权,黄英。--《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
于嗟乎,不承权舆。--《诗·秦风·权舆》
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大戴礼记·诰志》
秤。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
权,称也。--《论语·尧曰》集解
锤,谓之权。--《广雅·释器》
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汉书·律历志》
谨权量,审法度。--《论语·尧曰》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庄子·胠箧》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
权(權)quán
⒈掌握、支配和指挥的力量~力。~柄。~势。政~。职~。
⒉权利发言~。选举~。
⒊势力,有利形势制空~。主动~。
⒋暂且,灵活,变通~且。~宜。~变。
⒌〈古〉指秤,秤锤铜~。〈引〉衡量 ~衡轻重。
⒍
①最有威望或力量~威人士。
②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地位的人或事物学术~威。
权guàn 1.权火,烽火。
详细解释:权 quan 部首 木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06权
authority; power; right; tentatively;
权
(1)
権
quán
(2)
(形声。从木,雚(guàn)声。本义黄花木)
(3)
同本义 [a kind of tree]
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说文》
权,黄英。--《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
于嗟乎,不承权舆。--《诗·秦风·权舆》
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大戴礼记·诰志》
(4)
秤。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 [scale]
权,称也。--《论语·尧曰》集解
锤,谓之权。--《广雅·释器》
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汉书·律历志》
谨权量,审法度。--《论语·尧曰》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庄子·胠箧》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论语》
(5)
亦称秤锤
[中春之月]正权概。--《礼记·月令》
(6)
权柄,权力 [reins of power]
大夫执国权。--《谷梁传》
权重也。--《韩非子·五蠹》
利害之权。--清·黄宗羲《原君》
皇上无权。--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真无权矣。
(7)
又如权牟人主(权力与君王相等);权珰(擅权的宦官);权宠(权势与宠幸);权臣(握有权势而专横的臣子);掌权;专权(独揽大权);兵权
(8)
权宜、变通 [expedient]
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授之以手者,权也。--《孟子·离娄上》
(9)
又如权数(应变的机智);权巧(权宜善巧);权正(权变与常道);权制(权宜之制);权计(权宜之计);权书(以权宜之策草拟国书)
(10)
谋略,计谋 [plan]
三军之权。--《孙子·谋故》
(11)
又如权属(即权术。有心机有手段);权士(谋士);权用(谋略、才干)
(12)
唐以来的称试官或暂时代理官职为权” [official]
韩愈吏部权京兆。--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13)
又如权官(指代理之官);权署(暂时代理或充任某官职)
(14)
权利 [right;claim]。如选举权;生存权;人权
(15)
通颧”。颧骨 [cheekbone]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曹植《洛神赋》
(16)
姓
权
(1)
権
quán
(2)
称量 [weigh]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权称(用秤称)
(4)
衡量,比较 [weigh;compare]
古人有权成败、计轻重而行之者,伊尹、霍光是也。--《三国志·武帝纪》注
且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吕氏春秋·举难》
(5)
又如权时苟重(衡量时势而苟且顺从);权度(权衡度量);权量(犹权衡);权准(权衡的准则)
(6)
平衡 [balance]
九和之弓,角与杆权。--《周礼》
权
(1)
権
quán
(2)
姑且;暂且 [for the time being]。如权辞(临时选择言辞);权国(摄政;临时代理执掌国政);权朝(权国);权职(权且职掌;暂时代理)
权变
quánbiàn
[tact;flexibility in tactics] 灵活应付随时变化的情况
三晋多权变之士。--《史记·张仪列传赞》
权柄
quánbǐng
(1)
[power]∶权势地位
掌握权柄
(2)
[authority]∶所掌握的权力
权臣
quánchén
[powerful and imperious officials] 有权势之臣(多指专横的大臣)
权臣祸国
权贵
quánguì
[influential officials] 旧指官高势大的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
权衡
quánhéng
(1)
[scale]∶称量物体轻重的器具。权,称锤;衡,称杆
为之权衡以称之。--《庄子·胠箧》
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史记》
(2)
[power]∶喻指权力
执权衡。--《晋书》
(3)
[rule;standard]∶法度;标准
使人尽力于权衡。--《韩非子》
权衡
quánhéng
[balance;weigh;compare] 评量;比较
权衡利弊
权衡轻重
权力
quánlì
(1)
[power]∶权位,势力
宣战的权力
(2)
[authority]∶职责范围内的指挥或支配力量
父母管教子女的权力
权利
quánlì
(1)
[potency and money]∶权势和货财
稍争权利,更相杀害。--《后汉书》
(2)
[right]∶公民或法人依法应享有的权力和利益
人民的权利
权门
quánmén
[powerful family] 权贵豪门
所谓权门者。--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权门之子
权谋
quánmóu
[(political) tactics] 权变的谋略
上好权谋,则臣下百吏诞诈之人乘是而后欺。--《荀子·君道》
权能
quánnéng
[powers and functions] 权力与职能
权且
quánqiě
[for the time being] 姑且、暂且
定稿本一时找不到,权且送上初稿本
权势
quánshì
(1)
[power and influence]∶权力和势力
好权势
(2)
[bigwigs]∶居高位有势力的人
不交权势
(3)
[changing situation]∶指不断变化的形势
审权势之宜
权术
quánshù
[political trickery;shifts in politics] 运用权力的手腕
玩弄权术
权威
quánwēi
(1)
[authority;authoritiveness]
(2)
权力,威势
权威震主
(3)
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
权威性
(4)
[power]∶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地位的人和事物
物理权威
权威性
quánwēixìng
(1)
[authority]∶具有权威者的特征的性状
特别精制的和有权威性的一张唱片录音
(2)
[finality]∶完美无缺的性状
他的自传的真正的权威性
权位
quánwèi
[power and position] 权势、地位
贪恋权位
权限
quánxiàn
[limits of authority] 职能权利范围
在法律规定的权限内
权宜
quányí
[expedient] 暂时适宜的措施
权宜之计
权益
quányì
[rights and interests] 权利
维护民族经济权益
权欲熏心
quányù-xūnxīn
[be obsessed by a craving for power] 权力的奢望迷住了心窍
权责
quánzé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权利与职责
权诈
quánzhà
[trickery] 诡诈;奸诈
世路多权诈
权杖
quánzhàng
(1)
[wand]∶一种木杖或金属杖,常由执权杖者、执礼杖者或司法行政执行官持着,走在高官职者之前;标志主教等职权
(2)
[verge]∶借指权威或职位
权
(權)
quán ㄑㄩㄢˊ
(1)
职责范围内支配和指挥的力量政~。~力。~威。~贵。~柄。~势。生杀予夺之~。
(2)
有利的形势主动~。
(3)
变通,不依常规~变。~谋(随机应变的计谋)。~术。智必知~。
(4)
暂且,姑且~且。
(5)
秤锤~衡。
(6)
衡量,估计~其轻重。
(7)
姓。
郑码fxs,u6743,gbkc8a8
笔画数6,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54
展开阅读
权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泽
简单释义:
泽
(形声。从水。瞘声。本义光泽,润泽)
同本义
泽,光润也。--《说文》
共饭不泽手。--《礼记·曲礼》
泽剑首。--《礼记·少仪》
实诸泽器。--《考工记·慌氏》
顺非而泽。--《荀子·礼论》
芳与泽其杂糅兮。--《离骚》
热多则淖泽。--《素问·经络论》
色沃不泽。--《素问·玉机真藏论》
色泽莹润。--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根色鲜泽。--宋·沈括《梦溪笔谈》
仁义不足泽其性,礼乐不足锢其情。--王安石《太古》
又如泽雨(润泽万物之雨);泽器(润泽光滑的器皿);色泽(颜色和光泽)
水深
泽(澤)zé
⒈聚积水的地方沼~〓~。深山大~。
⒉湿,雨露润~。雨~。
⒊恩惠恩~。
⒋金属或别的物体发出的光亮光~。色~。
泽shì 1.通"释"。松散,解散。 2.通"舍"。
泽yì 1.通"醳"。酒。 2.通"怿"。乐。
泽duó 1.见"格泽"。 2.通"?
详细解释:泽 ze 部首 氵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8泽
damp; lustre; pond; pool;
泽
(1)
澤
zé
(2)
(形声。从水。瞘(yì)声。本义光泽,润泽)
(3)
同本义 [lustre]
泽,光润也。--《说文》
共饭不泽手。--《礼记·曲礼》
泽剑首。--《礼记·少仪》
实诸泽器。--《考工记·慌氏》
顺非而泽。--《荀子·礼论》
芳与泽其杂糅兮。--《离骚》
热多则淖泽。--《素问·经络论》
色沃不泽。--《素问·玉机真藏论》
色泽莹润。--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根色鲜泽。--宋·沈括《梦溪笔谈》
仁义不足泽其性,礼乐不足锢其情。--王安石《太古》
(4)
又如泽雨(润泽万物之雨);泽器(润泽光滑的器皿);色泽(颜色和光泽)
(5)
水深的湖泽或水草丛杂的湖泽 [marsh]
下而有水曰泽,言润泽也。--《释名》
水草交厝名之为泽。言其润泽万物以阜民用也。--《风俗通》
泽水之钟也。--《国语·周语》
川壅为泽。--《左传·宣公十二年》
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韩非子·五蠹》
山泽不避。--《史记·货殖列传》
行吟泽畔。--《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在某泽中。--《汉书·李广苏建传》
(6)
又如泽陂(池沼);泽皋(沼泽);泽淖(泥潭);泽农(指在水泽地区耕作的农夫);泽卤(地低洼而多盐碱);泽薮(大泽);川泽
(7)
恩泽,恩惠 [beneficence;favor]
泽及万世而不为仁。--《庄子·大宗师》
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史记·西门豹传》
(8)
又如泽民(施恩惠于民);泽物(施恩于人,做好事);泽枯,泽骨(恩泽施及死去的人。形容恩情深厚);泽霈(恩惠普施);泽润(恩泽普施)
(9)
仁慈的行动 [benefit]
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泽。--《书·多士》
(10)
雨和露 [rain and dew]
两泽下注。--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11)
又如泽下尺,升上尺(天上的雨下落一尺,地上的禾苗就向上长一尺。比喻君王赐给臣民恩泽,臣民就拥戴君王)
(12)
土壤中的水分 [moisture]
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齐民要术》
(13)
津液、唾液或汗水 [body fluid,saliva or sweat]
几扇门窗上就留着他的手泽了。--叶圣陶《小铜匠》
(14)
润头发或皮肤的油脂 [oil]
你让我来分你一些香泽吧!--郭沫若《王昭君》
(15)
又如芳泽;香泽
(16)
汗衣;内衣 [undershirt; underclothes]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诗·秦风·无衣》
(17)
禄位;遗风 [custom left by a preceding generation]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孟子》
(18)
又如手泽
泽国
zéguó
(1)
[a land that abounds in rivers and lakes]∶多水的地区;水乡
泽国用龙节。--《周礼·地官·掌节》
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唐·杜牧《题白云楼》
(2)
[inundated area]∶遭水淹了的地区
那年发大水,这里成了一片泽国
泽兰
zélán
[boneset] 泽兰属草本植物的一种,特点是具有对生的贯穿叶和白色、排列成伞房状的头状花序,过去用作家常药品
泽泻
zéxiè
[oriental water plantain]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椭圆形,开白色小花。生长在沼泽中。根可以入药,是利尿剂
泽1
(澤)
zé ㄗㄜˊ
(1)
水积聚的地方大~〓~。润~(潮湿)。沼~。
(2)
金属或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亮光~。色~。
(3)
恩惠恩~。~及枯骨(施惠于死人)。
(4)
洗濯。
(5)
汗衣,内衣。
郑码vxbi,u6cfd,gbkd4f3
笔画数8,部首氵,笔顺编号44154112
damp;lustre;pond;pool;
泽2
(澤)
shì ㄕ╝
古同释”,解散。
郑码vxbi,u6cfd,gbkd4f3
笔画数8,部首氵,笔顺编号44154112
展开阅读
泽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