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霜
简单释义:
霜
(形声。从雨,相声。本义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
同本义
霜,露所凝也。士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说文》
霜者,天之所以杀也。--《汉书·董仲舒传》
履霜坚冰至。--《易·坤》
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 范仲淹《渔家傲》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霜雪(比喻高洁清白);霜瓦(覆盖着白霜的瓦片);霜旦(下霜的早晨);霜甲(沾着霜的战甲);霜衣(寒衣);霜妃(指
霜shuāng
⒈地面上或近地面的水汽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微细冰粒,附着于物体上有~。地上~。草上~。瓦上~。
⒉白色鬓将~(〈喻〉年将老)。
⒊像霜的柿~。
⒋年白骨横千~。
详细解释:霜 shuang 部首 雨 部首笔画 08 总笔画 17霜
frost;hoarfrost;
霜
shuāng
(1)
(形声。从雨,相声。本义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
(2)
同本义 [frost]
霜,露所凝也。士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说文》
霜者,天之所以杀也。--《汉书·董仲舒传》
履霜坚冰至。--《易·坤》
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 范仲淹《渔家傲》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霜雪(比喻高洁清白);霜瓦(覆盖着白霜的瓦片);霜旦(下霜的早晨);霜甲(沾着霜的战甲);霜衣(寒衣);霜妃(指霜);霜序(霜降的时序);霜信(寒霜将来的信息。也为雁的别名);霜砧(寒秋时节的捣衣声);霜草(因霜害而枯萎的草;草名,也叫相思草”);霜气(寒霜);霜鸟(指在秋冬或日暮时的乌鸦);霜雪(霜和雪;比喻心志清纯洁净);霜雾(寒气);霜黄(指树叶遭受伤害而枯黄的颜色)
(4)
年岁,年岁的代称。犹言秋 [year]
客舍并州己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贾岛《渡桑乾》
(5)
如霜的粉末 [frostlike powder]
冰盘若琥珀,何以糖霜美?--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
(6)
又如柿霜。亦指润肤的化妆品。如雅霜;白玉霜
霜
shuāng
(1)
譬喻白色 [white]
徒霜镜中发,羞彼鹤上人。--唐·李白《古风》之四
(2)
又如霜毫(白毫毛笔);霜鬓(耳边白发);霜毛(形容洁白的羽毛;比喻白发);霜衣(形容白鸟的羽毛);霜色(白色);霜侵(指白发渐渐增多);霜翎(白色的羽毛);霜絮(白棉絮);霜蓬(喻白发);霜须(形容须白如霜)
(3)
比喻高洁 [noble and unsullied]
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晋·陆机《文赋》
(4)
又如霜操(指高洁的操持);霜女(指梅花。比喻其高洁)
(5)
譬喻冷酷、严峻 [severe]
王思远恒如怀冰,暑月亦有霜气。--《南史·陆慧晓传》
(6)
又如霜法(严厉的法禁);霜典(严厉的法典);霜威(指寒霜肃杀的威力;比喻严厉的威势);霜烈(比喻严厉);霜台(御史台的别称。御史掌职弹劾,为风霜之任,故称。也称霜署”)
(7)
譬喻锋利 [sharp]
钢镞润,霜刃染。--左思《吴都赋》
(8)
又如霜刀(指锋利雪亮的刀);霜刃(锋利雪亮的刀刃);霜爪(指锐利的爪子);霜矛(指锋利雪亮的矛);霜戈(指锋利雪亮的戈)
霜晨
shuāngchén
[frost morning] 寒冷多霜的清晨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霜冻
shuāngdòng
[frost] 指农作物因寒潮的侵袭而受到伤害
霜害
shuānghài
[frostbite; frost injury] 霜冻给农作物造成的灾害
霜露
shuānglù
[frost and dew] 霜和露水,两词连用常不实指,而比喻艰难困苦的条件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宋·苏洵《六国论》
霜鸟
shuāngniǎo
[frostbird] 约出现在初霜时期的各种迁徒鸟
霜淇淋
shuāngqílín
[soft ice-cream] 冰淇淋的一种,即尚未硬化的冰淇淋。或译软冰淇淋”
霜天
shuāngtiān
[cold weather] 指严寒的天空;气温低的天气(多指晚秋或冬天)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霜灾
shuāngzāi
[frost hazard] 霜造成的对作物等的桅
霜
shuāng ㄕㄨㄤˉ
(1)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降。~冻。~序(指深秋季节)。~秋。~期。~天。
(2)
像霜一样的东西柿~。西瓜~。
(3)
形容白色~鬓。~刃。~锋。
(4)
喻高洁~操(高洁的节操)。~骨。~情。
郑码fvfl,u971c,gbkcbaa
笔画数17,部首雨,笔顺编号14524444123425111
展开阅读
霜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沐
简单释义:
沐
(形声。从水,木声。本义洗头发)
同本义
沐,濯发也。--《说文》
予发曲局,薄言归沫。--《诗·小雅·采绿》
共王之沐浴。--《周礼·宫人》
沐则心覆。--《左传》
诸侯皆有汤沐之邑也。--《公羊传·隐公八年》
夫子助之沫椁。--《礼记·檀弓》
且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皆去一形之垢,其实等也。--《论衡·讥日》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沐发(洗发);沐澡(洗头洗澡);沐濯(洗头洗澡);沐芳(用香草水洗头);沐巾(洗发用的巾);沐盆
沐mù洗头发~雨栉风(旅途奔波辛苦勤劳)。泛指洗~浴(洗澡)。
详细解释:沐 mu 部首 氵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7沐
mù
(1)
(形声。从水,木声。本义洗头发)
(2)
同本义 [wash one"s hair;shampoo]
沐,濯发也。--《说文》
予发曲局,薄言归沫。--《诗·小雅·采绿》
共王之沐浴。--《周礼·宫人》
沐则心覆。--《左传》
诸侯皆有汤沐之邑也。--《公羊传·隐公八年》
夫子助之沫椁。--《礼记·檀弓》
且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皆去一形之垢,其实等也。--《论衡·讥日》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沐发(洗发);沐澡(洗头洗澡);沐濯(洗头洗澡);沐芳(用香草水洗头);沐巾(洗发用的巾);沐盆(盥洗盆);栉风沐雨
(4)
芟除 [remove]
沐涂树之枝。--《管子》
(5)
又如沐树(芟除树枝,使之无荫)
(6)
整治 [renovate]。如沐椁(整治棺材)
(7)
润泽 [moisten]。如沐日浴月(受日月光华的润泽)
(8)
受润泽。引申为蒙受 [suffer]。如沐恩(清代官场中下级对上级的自称,意为沐浴着上级恩惠之人);沐泽(蒙受恩泽);沐浴;沐仁浴义(受仁义的熏陶);沐露沾霜(饱经霜露辛苦)
沐
mù
(1)
指休假 [take a holiday]。如沐日(休假日)
(2)
米汁。古人常用作洗头之用 [thin rice gruel]。如沐粱(用淘粱的汁水洗头发);沐稷(用淘洗稷的汁水洗头发)
(3)
水名。即中国山东省弥河 [mu river]
沐浴
mùyù
(1)
[have a bath]∶洗澡
(2)
[bathe;immerse]∶蒙受;受润泽
一轮晚月升上天空,仓库的空场沐浴在月光之中
沐
mù ㄇㄨ╝
(1)
洗头发~浴。栉风~雨(喻辛苦奔波,饱经风雨)。
(2)
润泽,或受润泽~恩。
(3)
古代官员休假~日。休~。
(4)
整治助之~椁。
(5)
米汁。
(6)
姓。
郑码vfvv,u6c90,gbke3e5
笔画数7,部首氵,笔顺编号4411234
展开阅读
沐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