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春秋·佚名《沔水》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雌蜺便娟以增挠兮,鸾鸟轩翥而翔飞
先秦·屈原《远游》
何卒官汤,尊食宗绪
先秦·屈原《天问》
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
先秦·屈原《离骚》
高堂邃宇,槛层轩些
先秦·屈原《招魂》
室家遂宗,食多方些
先秦·屈原《招魂》
周八极兮历九州,求轩辕兮索重华
两汉·王逸《九思》
鹯鹞兮轩轩,鹑鹌兮甄甄
两汉·王逸《九思》
念余邦之横陷兮,宗鬼神之无次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壹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胫胫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屑之人,何足算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幸治宾客,祝砣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六二:同人于宗,吝。
西周·姬昌《同人卦》
六五: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
西周·姬昌《睽卦》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西周·姬昌《既济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唐代·元稹《行宫》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唐代·朱庆馀《宫词 / 宫中词》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唐代·郑畋《马嵬坡》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唐代·李白《赠孟浩然》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唐代·杜甫《登岳阳楼》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唐代·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岱宗夫如何
唐代·杜甫《望岳》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唐代·李商隐《韩碑》
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时郭家狮子花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唐代·杜甫《丽人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
宋代·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别赋》
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
南北朝·江淹《别赋》
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登楼赋》
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
两汉·王粲《登楼赋》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月赋》
增华台室,扬采轩宫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周轩中天,丹墀临猋
魏晋·左思《三都赋》
刘宗委驭,巽其神器
魏晋·左思《三都赋》
亲御监门,嗛嗛同轩
魏晋·左思《三都赋》
輶轩蓼扰,彀骑炜煌
魏晋·左思《三都赋》
开轩幌,镜水区
魏晋·左思《三都赋》
飞轻轩而酌绿酃,方双辔而赋珍羞
魏晋·左思《三都赋》
开高轩以临山,列绮窗而瞰江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公孙跃马而称帝,刘宗下辇而自王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况乃黄鹤戒露,非有意于轮轩;爰居避风,本无情于钟鼓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空,虚明动荡,用号奇观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北征赋》
惟太宗之荡荡兮,岂曩秦之所图
两汉·班彪《北征赋》
【典故出处】《封燕然山铭》
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一节》
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三节》
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八节》
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无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