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骏
简单释义:
骏
(形声。本义良马)
同本义
骏,马之良材也。--《说文》
天子八骏。--《穆天子传》
天子赐许男骏马十六。
东市买骏马。--《乐府诗集·木兰诗》
将胡骏马而归。--《淮南子·人间训》
又如骏骨(骏马的骨头。比喻贤才);骏驭(良马拉的车驾);骏乘(骏良,骏马,骏骁,骏珍,骏骑,骏驹。都指良马)
才能出众的人
骏
迅速
骏奔走在庙。--《诗·周颂·清庙》
又如骏发(迅速耕作);骏逸(本指
骏jùn
⒈好马~马。八~日行三万里。〈引〉急速~奔。
⒉〈古〉通"峻"。高而陡峭。
详细解释:骏 jun 部首 马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0骏
(1)
騟
jùn
(2)
(形声。本义良马)
(3)
同本义 [steed;fine horse]
骏,马之良材也。--《说文》
天子八骏。--《穆天子传》
天子赐许男骏马十六。
东市买骏马。--《乐府诗集·木兰诗》
将胡骏马而归。--《淮南子·人间训》
(4)
又如骏骨(骏马的骨头。比喻贤才);骏驭(良马拉的车驾);骏乘(骏良,骏马,骏骁,骏珍,骏骑,骏驹。都指良马)
(5)
才能出众的人 [outstanding person]。如骏足(比喻贤能才俊);骏步(比喻贤才的足迹);骏民(贤人);骏才(才智杰出的人)
骏
(1)
騟
jùn
(2)
迅速 [speedy]
骏奔走在庙。--《诗·周颂·清庙》
(3)
又如骏发(迅速耕作);骏逸(本指马行急速。引申为超凡出众、才华纵逸);骏奔(急走,快跑);骏骥(良马)
(4)
高大,大 [great]
骏,大也。--《尔雅》
骏命不易。--《诗·大雅·文王》
遹骏有声。--《诗·大雅·文王有声》
(5)
又如骏命(上天或天子重大的命令);骏庞(笃厚,大厚);骏业(宏伟的事业);骏功(大功);骏烈(盛业)
(6)
通俊”。才智杰出 [outstanding]
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骏雄。--《管子·七发》
雄骏不创寿于旗幢。--《韩非子·大体》
诽骏疑杰兮,固庸态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骏异(优异);骏概(英武的气概);骏彩(华美);骏徒(优秀的学生)
(8)
长 [long]
浩浩昊天,不骏其德。--《诗·小雅·雨无止》
骏马
jùnmǎ
[fine horse] 骏足。即良马;跑得快的好马
骏足
jùnzú
[fine horse] 骏马
骏
(騟)
jùn ㄐㄩㄣ╝
(1)
良马~马。~足。~骨。
(2)
迅速~奔。~发。
(3)
古同峻”,高大。
(4)
古同俊”,才智超群。
郑码xzor,u9a8f,gbkbfa5
笔画数10,部首马,笔顺编号5515434354
展开阅读
骏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儒
简单释义:
儒
(形声。从人, 需声。本义 术士)
同本义。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人
儒,术士之称。--《说文》
通天地之人曰儒。--《法言·君子》
能说一经者为儒生。--《论衡·超奇》
儒浩居而自顺者也。--《墨子·非儒下》
四曰儒,以道得民。--《周礼·太宰》
儒之言优也和也,言能安人能服人也。--《礼记·儒行》
又如儒师;儒仙
孔子学说(孔教); 孔子的和他的弟子一家的学说,其特点是强调对孝、仁、义、礼、智、信等基本道德的实践和修养,该学说在历史上已成为中国
儒rú
⒈旧时指读书人~者。~生。
⒉
详细解释:儒 ru 部首 亻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16儒
rú
(1)
(形声。从人, 需声。本义 术士)
(2)
同本义。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人 [scholar server]
儒,术士之称。--《说文》
通天地之人曰儒。--《法言·君子》
能说一经者为儒生。--《论衡·超奇》
儒浩居而自顺者也。--《墨子·非儒下》
四曰儒,以道得民。--《周礼·太宰》
儒之言优也和也,言能安人能服人也。--《礼记·儒行》
(3)
又如儒师;儒仙
(4)
孔子学说(孔教); 孔子的和他的弟子一家的学说,其特点是强调对孝、仁、义、礼、智、信等基本道德的实践和修养,该学说在历史上已成为中国大部分伦理、教育、政治以及宗教的基础 [confucianism] 。如儒者(研究儒家学术的人);儒林(信奉儒家的大众或集团);儒教徒(信奉儒家学说的人); 儒化(儒家的教化);儒风(儒家承传下来的风范); 儒门(犹儒家); 儒相(博通儒学的宰相);儒玄(儒学与玄学);儒史(儒学和史学)
(5)
儒生。中国哲学家孔子的门徒、学生; 孔子学说的信徒 [confucianist]
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
(6)
又如儒效(儒者的效用,儒学的功效);儒素(儒者的素行);儒侠(儒生和游侠); 儒素(儒者的素质,谓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 儒吏(儒生出身的吏员); 儒先(儒生); 儒效(儒者的作用;儒学的效用); 儒流(儒士之辈)
(7)
旧时对学者或读书人的称呼 [scholar]
是儒墨之分也。--《荀子·礼论》
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陋室铭》
(8)
又如儒馆(文臣的居处);儒巾(古代读书人所戴的一种头巾);儒户(读书人的户籍);儒冠(古代儒生带的帽子);儒俊(才智出众的儒士);儒修(才能出众的儒士);儒服(儒衣,古代儒者的服饰);儒官(古代掌管学务的官员或官学教师)
儒
rú
(1)
通懦”。懦弱 [cowardly]
劳苦之事,则偷儒转脱。--《荀子·脩身》
(2)
又如儒柔,儒弱(柔弱,文弱);儒缓(柔弱,宽柔);儒懦(柔弱,不刚强)
(3)
愚昧无知的 [ignorant]
儒,愚也。--《广雅》
(4)
通濡”。缓慢 [slow]
儒,此言圣人之动静、开阖、诎信、…取与之必因于时也。--《管子》
(5)
又如儒厚(温文厚重);儒输(迂缓迟钝)
儒家
rújiā
[the confucianists] 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其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理关系
儒家经书
rújiā jīngshū
[classical confucian texts] 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范围随历代王朝的增设而不断扩大。由最初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和《周礼》、《仪礼》、《礼记》三礼”,发展为宋代的十三经,即《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和《孟子》
儒将
rújiàng
[a general who is an equally accomplished man of letters] 有文人风度的将帅
儒教
rújiào
[confucianism] 儒家学派。又称孔教”。从南北朝开始叫做儒教,跟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参看儒家”
儒林
rúlín
[academic circles] 儒家学者之群
儒生
rúshēng
[confucian scholar] 指遵从儒家学说的读书人◇来泛指读书人
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儒士
rúshì
[confucian scholar] 儒生;孔子信徒;学者,读书人
儒术
rúshù
[confucian learning] 先秦儒家的学说、原则、思想
儒雅
rúyǎ
[cultured;genteel] 风度温文尔雅
以经术自辅,其政颇杂儒雅,往往表贤显善,不醇用诛罚。--《汉书·张敞传》
儒雅风流
rúyǎ-fēngliú
[elegant and graceful] 文雅而飘逸
儒医
rúyī
[a physici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o used to be a scholar] 旧时指读书人出身的中医
儒
rú ㄖㄨˊ
(1)
指读书人~生。腐~。通~(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
(2)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家。~教(即孔教”)。~士。~术。~学。
(3)
古同懦”,懦弱。
郑码nfgl,u5112,gbkc8e5
笔画数16,部首亻,笔顺编号3214524444132522
展开阅读
儒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