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晋
简单释义:
晋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指追着太阳一直前进。本义上进)
进
晉,进也。日出,万物进。--《说文》
晋者,进也。--《易·序卦》
王提马而走诸侯晋。--《周礼·田仆》
盍孟晋以迨群兮。(盍为什么不;孟,勉力;迨,赶上;群大家。)--班固《幽通赋》
又如晋谒(晋见;谒见);晋接(进见;接见);晋食(进献食品)
晋升。提高地位、级别或荣誉
以功晋知府。--《清史稿·桂中行传》
晋封英王。--《陈玉成》
又如晋封(晋升加封);晋秩(晋升官职或等级);晋阶(升级);晋号(晋升其称号)
低,俯
见梓晋然实而俯
晋(晉)jìn
⒈进,升,向前~见。~升。~级。
⒉〈古〉通"搢"。插。
⒊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大部分在今山西省。
⒋朝代名
①晋朝(西晋、东晋),公元265-420年。司马炎灭魏后建立。
②后晋,五代之一。公元936-946年。第一代君主是石敬塘。
⒌山西省的简称。
详细解释:晋 jin 部首 日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0晋
advance; enter; promote;
晋
(1)
晉
jìn
(2)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指追着太阳一直前进。本义上进)
(3)
进 [enter]
晉,进也。日出,万物进。--《说文》
晋者,进也。--《易·序卦》
王提马而走诸侯晋。--《周礼·田仆》
盍孟晋以迨群兮。(盍为什么不;孟,勉力;迨,赶上;群大家。)--班固《幽通赋》
(4)
又如晋谒(晋见;谒见);晋接(进见;接见);晋食(进献食品)
(5)
晋升。提高地位、级别或荣誉 [promote]
以功晋知府。--《清史稿·桂中行传》
晋封英王。--《陈玉成》
(6)
又如晋封(晋升加封);晋秩(晋升官职或等级);晋阶(升级);晋号(hào晋升其称号)
(7)
低,俯 [low]
见梓晋然实而俯。--《尚书大传》
(8)
又如晋然(低垂的样子;俯下的样子)
(9)
授予,尤指在公共典礼中授予(如学位或贵族称号) [confer]。如晋授
(10)
晋见,正式地会见,拜访 [call on]。如晋谒
晋
jìn
(1)
周代诸侯国名 [jin state]。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叔虞子燮父改国号为晋,春秋时居有今山西省大部与河北省西南地区,地跨黄河两岸◇被其大夫韩、赵、魏所分而亡
子夏之晋。--《吕氏春秋·慎行论》
晋师三豕过河。
晋师己亥涉河。
晋于是始墨。(晋国从此以黑衣为丧服。墨,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左传·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
(2)
又如晋用楚材(谓一国聘用别国的人才);晋邦(指春秋时代的晋国);晋阳之甲(喻称地方官吏不满朝廷而举兵向内为兴晋阳之甲”);晋棘(指春秋晋国垂棘之地所产的美玉)
(3)
朝代名 [jin dynasty]
(4)
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65╠316年),共四帝,为前赵所灭
晋太原中。--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无论魏晋。
魏晋氏以下。--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晋陶渊明独爱菊。--宋·周敦颐《爱莲说》
(5)
司马睿即位建康,保有江南之地,史称东晋(公元317╠420年),共十一帝,为刘裕所取代
(6)
五代时,石敬瑭灭后唐称帝,国号晋,都洛阳,史称后晋(公元936╠946年)
背晋以归染。--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7)
又如晋年(喻指怀念故朝之思);晋帖(指晋人的书迹或其摹本、刻帖);晋京(晋朝的京城。指洛阳)
(8)
山西省的简称 [shanxi province]。如晋剧
(9)
水名 [jin river]。源出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悬瓮山,分北、中、南三渠,东流入汾河
晋祠
jìncí
[jin memorial hall] 中国春秋时代晋国(公元前11世纪)开国君主唐叔虞的祠堂。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悬瓮山下。创建于北魏以前。晋祠建筑以圣母殿为主体,还有献殿、钟鼓楼、金人台、关帝庙、难老泉、唐槐、周柏等历史文物与自然风景。其中,建于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的圣母殿、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以及鱼沼飞梁合称为我国古建筑中的三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见
jìnjiàn
[call on sb. holding high office] 进见;前去会见
晋级
jìnjí
[advancement] 晋升到较高的等级
加官晋级
晋剧
jìnjù
[jin opera] 山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由蒲剧派生而成,流行于该省中部地区;也叫山西梆子”、中路梆子”
晋升
jìnshēng
[advance] 职位上升;晋职
他1940年晋升为中尉
晋王
jìnwáng
[king of jin in tang dynasty] 李克用,沙陀族(其父姓朱邪,名赤心,有功于唐朝,赐姓名为李国昌),因出兵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受封为晋王。为其一目失明,绰号独眼龙,为李存勗之继父兛
晋谒
jìnyè
[call on (sb. holding high office)] 进见;拜谒;拜见
晋职
jìnzhí
[be promoted] 晋升到较高的职位
晋
jìn ㄐㄧㄣ╝
(1)
进~级。~升。~谒(进见)。
(2)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3)
中国山西省的别称~剧。
(4)
中国朝代名西~。东~。
郑码akk,u664b,gbkbdfa
笔画数10,部首日,笔顺编号1224312511
展开阅读
晋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廷
简单释义:
廷〈名〉
(形声。从廴,壬声。廴,建之旁。有引长之义。本义朝廷)
同本义
廷,朝中也。--《说文》
虎兕争兮于廷中。--《楚辞·王逸·九思逢尤》
游汉廷公卿间。--《汉书·陆逵传》
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廷见相如。
廷中皆大笑。--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又如廷臣(朝臣);廷吏(朝廷的官吏);廷推(明代用高级官吏,由大臣推荐,经皇帝批准后任用);廷魁(科举时廷试头名。即状元)
官署。地方官吏办事的地方
庭院;院
廷tíng
⒈封建时代君主受朝拜和处理政事的地方朝~。宫~(又指帝王的住所)。
⒉地方官吏办政事的厅堂县~。
详细解释:廷 ting 部首 廴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6廷
tíng
〈名〉
(1)
(形声。从廴,壬(tíng)声。廴(yǐn),建之旁。有引长之义。本义朝廷)
(2)
同本义 [court of a feudal ruler]
廷,朝中也。--《说文》
虎兕争兮于廷中。--《楚辞·王逸·九思逢尤》
游汉廷公卿间。--《汉书·陆逵传》
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廷见相如。
廷中皆大笑。--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3)
又如廷臣(朝臣);廷吏(朝廷的官吏);廷推(明代用高级官吏,由大臣推荐,经皇帝批准后任用);廷魁(科举时廷试头名。即状元)
(4)
官署。地方官吏办事的地方 [government]
[刘邦] 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史记》
(5)
庭院;院子。通庭” [courtyard]
子有廷内。--《诗·唐风·山有枢》
张武军于荧廷。--《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夫差使人立于廷。--《左传·定公十四年》
门廷有事,期年而君不闻,此所谓远于万里也。--《管子·法法》
门廷车骑以千数。--《史记·李斯列传》
听于廷。--《资治通鉴·唐纪》
(6)
朝位;位置 [position]
奇从奇,正从正,奇与正,恒不同廷。--《马王堆汉墓帛书》
廷
tíng
〈形〉
公正 [fair-minded]
廷尉,秦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颜师古注廷,平也。治狱贵平,故以为号。”
廷臣
tíngchén
[official of a monarchical government] 朝内大官。
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清·张廷玉《明史》
廷寄
tíngjì
[a confidential letter sent direct from the palace to the highest provincial officials] 清廷给地方高级官员的谕旨,不由内阁寄出,而由军机处密封交兵部捷报处寄往各省,直接书上某官开拆”,叫廷寄”
廷试
tíngshì
[final imperial examination] 由皇帝亲自策问,在朝廷上举行的考试
廷杖
tíngzhàng
[flog a stateman at court] 帝王在朝廷上杖责臣子
廷
tíng ㄊㄧㄥˊ
封建时代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朝(cháo)~。宫~。~杖。~试(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对(a.在朝廷中当众对答;b.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
郑码ymb,u5ef7,gbkcda2
笔画数6,部首廴,笔顺编号312154
展开阅读
廷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