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释义】瑞
简单释义:
瑞
(形声。从玉,聑声)声。本义玉制的符信,作凭证用)
同本义
瑞,以玉为信也。--《说文》
掌玉瑞器之藏。--《周礼·典瑞》。注;符信也,人执以见曰瑞。”
成六瑞益王所用镇圭也。--《周礼·小行人》
以圭为瑞。--《礼记·礼器》
司马请瑞。--《左传·哀公十四年》
又如瑞珪(天子赐的作为凭信的圭玉);瑞节(玉节;瑞与节);瑞令(符命);瑞玉(玉制信物)
吉祥的事物
世间谓之圣王之瑞,为圣母来矣。--《论衡·指瑞》
又如瑞桢(吉祥)
征兆
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
瑞ruì
⒈迷信者所谓的"吉凶预兆"自己认为是嘉~,就是嘉~。不吉之~。特指吉兆,吉利的~气。~雪兆丰年。
⒉〈古〉用作凭证的玉器。
详细解释:瑞 rui 部首 王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3瑞
lucky;
瑞
ruì
(1)
(形声。从玉,聑(zhuān)声。本义玉制的符信,作凭证用)
(2)
同本义 [jade used as tally]
瑞,以玉为信也。--《说文》
掌玉瑞器之藏。--《周礼·典瑞》。注;符信也,人执以见曰瑞。”
成六瑞益王所用镇圭也。--《周礼·小行人》
以圭为瑞。--《礼记·礼器》
司马请瑞。--《左传·哀公十四年》
(3)
又如瑞珪(天子赐的作为凭信的圭玉);瑞节(玉节;瑞与节);瑞令(符命);瑞玉(玉制信物)
(4)
吉祥的事物 [auspicious thing]
世间谓之圣王之瑞,为圣母来矣。--《论衡·指瑞》
(5)
又如瑞桢(吉祥)
(6)
征兆 [omen]
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墨子·非攻下》
(7)
又如祥瑞
(8)
古州名 [rui prefecture]
(9)
唐州名。故治在今辽宁省绥中县北
(10)
宋州名。故治在今江西省高安县
(11)
姓
瑞
ruì
(1)
吉祥,吉利 [auspicious;lucky;propitious]
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
(2)
又如瑞雪霏霏;瑞应(祥瑞的感应);瑞星(吉祥之星);瑞相(吉祥的征兆);瑞物(吉祥之物);瑞光(吉祥之光);瑞日,瑞月(象征吉祥的日、月);瑞兽(象征吉祥之兽);瑞露(象征吉祥之露)
瑞霭
ruì ǎi
[auspicious pink clouds] 吉祥的云气
瑞金
ruìjīn
[ruijin] 江西省的县。位于省东南边境,面积2421平方公里,人口45万。境内大部为山区丘陵,以种水稻为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
瑞气
ruìqì
[auspicious sign] 吉祥之气
霞光瑞气
瑞签
ruìqiān
[slips of paper with auspicious words on them] 上面写着吉利话的红纸条,在春节期间张贴
瑞霞
ruìxiá
[auspicious pink clouds] 吉祥的彩霞
瑞香
ruìxiāng
[winter daphne(daphne odora)] 一种常绿灌木,椭圆形叶,有光泽,花淡红色,有香气。供观赏,根皮可入药
瑞雪
ruìxuě
[timely snow;auspicious snow] 应时的好雪
瑞雪兆丰年
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那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水浒传》
瑞雪霏霏
ruìxuě-fēifēi
[auspicious snow] 指预兆丰年的大雪纷飞
瑞
ruì ㄖㄨㄟ╝
(1)
古代作为凭信的玉器~玉(诸侯朝见帝王时所执玉器的统称)。~节。~符。
(2)
吉详,好预兆~气。~芝。~签。~雨。祥~。
(3)
姓。
郑码clgl,u745e,gbkc8f0
笔画数13,部首王,笔顺编号1121252132522
展开阅读
瑞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衡
简单释义:
衡〈名〉
(形声。从角,从大,行声。本义绑在牛角上的横木)
同本义。一说穿于牛鼻的横木
秋而载尝,夏而糕。--《诗·鲁颂》。毛传糕,设牛角以福之也。”
衡,牛触,横大木其角。--《说文》。徐锴注谓琶抵触,以木阑制之也。”
车辕前端的横木
加之以衡扼。--《庄子·马蹄》。释文衡,辕前横木缚轭者也。”
则见其倚于衡也。--《论语·卫灵公》。皇疏衡,车衡,轭也。”
枉玉衡于炎火兮。--《楚辞·刘向·九叹·远逝》
又如衡辀(车辕与辕前横木);衡轸(辕前横木与车后横木);衡盖(车辕前端的横
衡héng
⒈称东西轻重的器具,如秤,天平等。
⒉称,量~其轻重。
⒊评估,考虑,斟酌~量。权~利弊。
⒋平,不偏不倚公正平~。
⒌
详细解释:衡 heng 部首 行 部首笔画 06 总笔画 16衡
judge; weigh; weighing apparatus;
衡
héng
〈名〉
(1)
(形声。从角,从大,行声。本义绑在牛角上的横木)
(2)
同本义。一说穿于牛鼻的横木 [crossbar]
秋而载尝,夏而糕。--《诗·鲁颂》。毛传糕,设牛角以福之也。”
衡,牛触,横大木其角。--《说文》。徐锴注谓琶抵触,以木阑制之也。”
(3)
车辕前端的横木 [croobar]
加之以衡扼。--《庄子·马蹄》。释文衡,辕前横木缚轭者也。”
则见其倚于衡也。--《论语·卫灵公》。皇疏衡,车衡,轭也。”
枉玉衡于炎火兮。--《楚辞·刘向·九叹·远逝》
(4)
又如衡辀(车辕与辕前横木);衡轸(辕前横木与车后横木);衡盖(车辕前端的横木和车上的伞盖。亦借指车)
(5)
架在屋梁上或门窗上的横木。即桁条或檩子 [ridgepole]。如衡宇(横木为门的房屋。指简陋房屋);衡门(以横木为门的简陋房屋,借指房屋建筑古朴典雅);衡梁(架屋的横梁。比喻重任);衡荜(横木编荜以为门户)
(6)
秤杆,秤 [the graduated arm of a steelyard weighing apparatus]
衡不同于轻重。--《韩非子·扬权》
(7)
又如衡石(泛指称重量的器物);衡库(称与仓库);衡玑(即天平);衡鉴(衡器和镜子);衡权(称物之具)
(8)
衡阳的简称 [the hengyang]。如京广线衡广段
(9)
衡山的简称 [hengshan mountain]。此山系五岳之一,在今湖南省中东部
(10)
水名♀水的省称 [the hengshui river]
求思望襄澨,叹息对衡渚。--刘义恭《艳歌行》
衡
héng
〈动〉
(1)
称量 [weigh;measure]
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孟子·惠王上》
犹衡之于轻重也。--《礼记·经解》。注衡,称也。”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庄子·胠箧》
(2)
衡量;评定 [judge;evaluate]
衡之于左右。--《淮南子·主述训》
(3)
又如衡文(品评文章,指主持科举考试);衡定(评定);衡校(品评考核);衡鉴(品评,鉴别)
(4)
横亘,横贯 [lie across]。如衡流(横穿水流);衡游(谓横渡)
(5)
违逆 [disobey]。如衡命(违逆命令);衡道(违背道义)
(6)
铨选 [select]。如衡才(铨选人才);衡尺(喻铨选人才的官职);衡铨(铨衡,铨选);衡综(谓考核铨选官吏)
衡
héng
(1)
横行;蛮横。通横” [rude and unreasonable]。如衡行(横行。不循正道而行);衡击(横行劫击。谓抢劫♀,通横”)
(2)
横。与纵”相对 [traverse]
衡,横也。--《广雅》
衡门之下。--《诗·陈风·衡门》。传衡门,横木为门。”
外连衡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
倚一衡木。--明·魏学洢《核舟记》
(3)
如衡陈(横向排列);横纵(纵横);衡缩(纵横)
(4)
平正 [fair]。如;衡言(平正之言);衡虚(平正而清虚);衡仪(公平的法则)
(5)
同横”,梗塞、不顺 [block]
衡于虑。--《孟子·告子下》
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孟子·梁惠王下》
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荀子·致仕》
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汉·贾谊《论积贮疏》
衡流而方羊。--《左传·哀公十七年》
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礼记·檀弓上》
以能合从,又善连衡。--《荀子·赋》
非有分于纵横之党。--《韩非子·五蠹》
衡量
héngliɑng
(1)
[weigh;measure;judge]
(2)
量度物体的重量和容积
惟衡量之器耳。--《书·五子之歌》
(3)
考虑斟酌事物的轻重得失
衡量得失
衡门深巷
héngmén-shēnxiàng
[primitive and remote place] 衡门指简陋的地方;深巷喻冷落的巷子。偏僻的地方
衡宇
héngyǔ
[house] 门上横木和房檐,代指房屋
乃瞻衡宇。--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衡
héng ㄏㄥˊ
(1)
秤杆,泛指秤~器。~镜(借指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鉴(衡镜)。
(2)
称量~钧(借指执掌国政之权)。
(3)
反复思索做出决定,比较评定权~。~情度理。
(4)
平,对等平~。均~。
(5)
指北斗星~汉(北斗星和银河)。
(6)
古同横”,纵横。
郑码oirg,u8861,gbkbae2
笔画数16,部首行,笔顺编号3323525121134112
展开阅读
衡的动态笔画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