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武人东征,不遑朝矣。
春秋·佚名《渐渐之石》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先秦·屈原《九歌》
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
先秦·屈原《九章》
代秦郑卫,鸣竽张只
先秦·屈原《大招》
黄鹄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
两汉·贾谊《惜誓》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锌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鼓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西周·姬昌《需卦》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西周·姬昌《讼卦》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西周·姬昌《同人卦》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西周·姬昌《谦卦》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西周·姬昌《蛊卦》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西周·姬昌《大畜卦》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西周·姬昌《颐卦》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西周·姬昌《颐卦》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西周·姬昌《益卦》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西周·姬昌《涣卦》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西周·姬昌《中孚卦》
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西周·姬昌《未济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唐代·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唐代·杜牧《泊秦淮》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唐代·王维《归嵩山作》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唐代·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唐代·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代·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唐代·崔颢《行经华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唐代·温庭筠《苏武庙》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唐代·韩翃《同题仙游观》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唐代·王维《青溪 / 过青溪水作》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唐代·王维《青溪 / 过青溪水作》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唐代·李白《春思》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唐代·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唐代·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唐代·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唐代·韩愈《石鼓歌》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唐代·王维《老将行》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唐代·王维《桃源行》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三》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唐代·李白《蜀道难》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唐代·李白《蜀道难》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唐代·杜甫《兵车行》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唐代·杜甫《丽人行》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唐代·高适《燕歌行》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唐代·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四》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绿满山川闻杜宇
宋代·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宋代·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
宋代·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
宋代·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洛浦梦回留佩客,秦楼声断吹箫侣
宋代·岳珂《满江红·小院深深》
散作一川香雨
宋代·赵崇《清平乐·怀人》
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宋代·陈与义《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隔屋秦筝依约,谁品春词?回首繁华梦,流水斜晖
宋代·None《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
宋代·曹豳《西河·和王潜斋韵》
绣屋秦筝,傍海棠偏爱,夜深开宴
宋代·吴文英《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踰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洛神赋》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魏晋·曹植《洛神赋》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魏晋·曹植《洛神赋》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
魏晋·曹植《洛神赋》
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阿房宫赋》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别赋》
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风赋》
猎蕙草,离秦衡,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
先秦·宋玉《风赋》
【典故出处】《墨池记》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
宋代·曾巩《墨池记》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典故出处】《登楼赋》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
两汉·王粲《登楼赋》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归田赋》
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
两汉·张衡《归田赋》
【典故出处】《月赋》
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若大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虎丘记》
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地淇澳之产;见“在其版屋”,则知秦野西戎之宅
魏晋·左思《三都赋》
余既思摹二京而赋三都,其山川城邑则稽之地图,其鸟兽草木则验之方志
魏晋·左思《三都赋》
尔其疆域,则旁极齐秦,结凑冀道
魏晋·左思《三都赋》
山林幽岟,川泽回缭
魏晋·左思《三都赋》
山图其石,川形其宝
魏晋·左思《三都赋》
“至於山川之倬诡,物产之魁殊
魏晋·左思《三都赋》
搦秦起赵
魏晋·左思《三都赋》
汉罪流御,秦馀徙<列巾>
魏晋·左思《三都赋》
由重山之束厄,因长川之裾势
魏晋·左思《三都赋》
土壤不足以摄生,山川不足以周卫
魏晋·左思《三都赋》
指衡岳以镇野,目龙川而带坰
魏晋·左思《三都赋》
或涌川而开渎,或吞江而纳汉
魏晋·左思《三都赋》
百川派别,归海而会
魏晋·左思《三都赋》
溪壑为之一罄,川渎为之中贫
魏晋·左思《三都赋》
于西则右挟岷山,涌渎发川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公擅山川,货殖私庭
魏晋·左思《三都赋》
焉独三川,为世朝市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故能侈秦法,佚周令,划崇墉,刳濬洫,图修世以休命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若夫藻扃黼帐,歌堂舞阁之基;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皆薰歇烬灭,光沉响绝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遂乃山崩川竭,冰碎瓦裂,大盗潜移,长离永灭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七发》
于是伯乐相其前后,王良、造父为之御,秦缺、楼季为之右
两汉·枚乘《七发》
于是使博辩之士,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比物属事,离辞连类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翔风萧萧而径其末兮,回江流川而溉其山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有秦客者,乃为诗曰: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十人者,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北征赋》
嘉秦昭之讨贼,赫斯怒以北征
两汉·班彪《北征赋》
剧蒙公之疲民兮,为强秦乎筑怨
两汉·班彪《北征赋》
惟太宗之荡荡兮,岂曩秦之所图
两汉·班彪《北征赋》
【典故出处】《封燕然山铭》
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西丧地于秦七百里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五节》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五节》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万章问曰:“或曰:‘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穆公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九节》
知虞公之不可谏而去,之秦,年已七十矣,曾不知以食牛干秦穆公之为污也,可谓智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九节》
时举于秦,知穆公之可与有行也而相之,可谓不智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九节》
相秦而显其君于天下,可传于后世,不贤而能之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九节》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四节》
”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四节》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二节》
”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四节》
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四节》
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四节》
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四节》
”曰:“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